媒体聚焦微信收费 质疑运营商垄断思维无创新(2)

2013-04-07 10:39:50  田雷    参与评论(-)条

    潇湘晨报:微信辟谣“收费” 或用广告收入弥补

    微信在微博上的官微发出了辟谣帖,宣称近日在网络上被疯传的三种收费方式都是纯谣言。《潇湘晨报》除了替微信否认了一些传闻,还引用网友们的猜想推测收费方式。有推测称,运营商也许会对微信收费,但微信对用户可能会继续免费;工信部称运营商肯定会向腾讯收费,至于腾讯向用户收费,半毛钱都没可能;腾讯微信可以通过广告收入弥补。

    现代快报:微信尚无有力替代者

    在微信收费的风口浪尖,其他语音软件无疑想趁机抢占市场。在新浪微博上,微信批驳了“各种荡气回肠,辗转曲折”的谣言,但仍为明确表示不会收费。

    《现代快报》认为,在微信收费颇受争议的同时,国内外大量与微信相似的软件趁机蜂拥进市场,欲与微信分割用户这块“大蛋糕”。但对比这些软件发现,目前没有一款软件可以全面代替微信。

    国外软件如LINE等,因为用户群数量的不足,软件的朋友圈几乎无“圈”可言。whatsapp、skype等软件功能较单一。飞信、沃信、翼信受限于运营商,无法实现跨界交流;米聊等软件虽然在国内比较成熟,用户群也相对较多,但同样存在着用户活跃度和留存率不高的问题。

    新华社:对微信收费是垄断小利 运营商应努力创新

    关于微信收费问题,新华社的文章表态颇为鲜明。新华社引用网调数据的结果称,九成网友表示“若微信收费将不会继续使用”。一边是国有运营商的“放风”收费,一边是用户的海量力挺,“微信收费”之争似乎正在演变成一场垄断与创新的较量。

    “占道交费”是否成立?新华社引用专家观点称,信令资源占用并不足以成为微信额外收费的理由。不排除微信收费背后暗藏深层利益博弈,“微信收费,是触动了运营商的灵魂还是利益?”

    运营商要成功实现移动互联网的转型,必须摒弃“垄断为王”的思维,投身市场洪流,考虑用户的利益,而非自身利益。“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必然会出现局部利益冲突,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来源:IT商业新闻网综合)

(责任编辑:CT001)
 
网友发言 已有人参与 条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提交评论

社会文史娱乐汽车科技旅游城市文化

新闻 军事 论坛 娱乐

新闻频道
国内国际社会评论文史专题经济新闻图库老照片
军事频道
军事要闻中国军情国际军情军事历史网友原创军事专题军事图库武器装备军事文化
汽车频道
车闻Update漫话车型漫记车映像实拍解析行业动态新车资讯独家评测汽车生活人文之旅
教育频道
留学移民高考中小学拒讲堂师说商道商论
游戏频道
游点意思网络游戏网页游戏单机游戏手机游戏军事游戏游戏产业发号中心游戏美女图说游戏囧游囧事
科技频道
业界互联网行业通信数码手机平板IT硬件相机笔记本家电产品库
旅游频道
X旅行视界目的地 美图发现社区
文化频道
专题非遗沙龙历史艺文博览读书图库书画禅文化
书画频道
资讯收藏展览在线展厅艺术家视觉专题
体育频道
国际足球中国足球NBACBA 综合体育图片汇总专题策划
视频频道
新闻军事中华出品原创娱乐纪录片微电影决胜海陆空
娱乐频道
明星电影电视音乐专题图库论坛
公益频道
老兵出镜老兵动态老兵资料库关爱老兵在行动公益组织公益人物
城市频道
城市聚焦城市设计城市生活城市策划城 市图赏城市加盟城市论坛
社区频道
中华论坛网上谈兵中华拍客社会时政国际风云生活消费休闲旅游美丽女人娱乐八卦经济风云情感世界文学天地
好医生频道
保健养生疾病防治行业资讯名医谈健康 医生专栏食疗跑步
经济频道
国内宏观海外经济产经商贸时尚消费电商眼球儿企业故事专栏评说识局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