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应用趋势
在北京科技大学物联网与电子工程系主任王志良看来,数字替身是人工智能在具体应用上的发展趋势之一。
2011年在某档娱乐节目中,主持人赵忠祥与去世已经16年的台湾歌星邓丽君进行了一次时空对话。虽然出现在现场的邓丽君是由3D投影技术完成,已经不算一个很新的技术,但也代表着学界发展真实的数字替身的愿望。
王志良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数字替身从形式上可以分为物理替身和虚拟替身两种。物理替身就是设计出实体的机器替身,而虚拟的就是在屏幕上用3D技术创造一个真人替身。“目前,通过简单的程序设计,已经可以实现让虚拟替身去完成一些预设的任务。”他说。
施瓦茨科普夫的阿凡达基本已经可以达到这样的水平。
此前,欧洲招募了一个投资达10亿美元的超级项目,在备选项目中就有数字替身项目。王志良告诉记者,创造这个数字替身的目的是将人类所有的疾病都集中在这个替身上,用虚拟的方法来研究疾病是怎样形成。并且在用药之后,在分子结构和细胞结构上,研究药物如何起到作用的,包括抗药性是如何产生的等等。“但是做到这一步就非常困难了。但是它的意义是非常大的。”
王志良本人也正在参与一个国家“973”的虚拟人项目,目的是制造虚拟中医,把老中医的经验赋予到这个虚拟中医的身上。让家庭实现虚拟私人医生的设想。此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也在研究虚拟人,主要是用于西医解剖学的研究。
“阿凡达”走进现实道路很长
最有野心的科学家所希望的数字替身,绝不是简单的替代你完成一些简单任务。正如Lifelike计划的负责人芝加哥伊利诺伊斯大学教授杰森·利(Jason Leigh)所说,未来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你正和一个朋友热络聊天,但有可能对方只是他的替身而已。如果你能想象得疯狂一些,可以梦想未来有一天,你已经作古,但一个你的数字克隆人还在替你完成你没有实现的梦想。
这样的事有可能吗?
美国一家名为Lifenaut的公司就在进行这些看似更不实际的想法。他们试图让自己生产的阿凡达能够像人类一样作出反应,甚至将你的性格用数据传递给你的阿凡达,让你自己也能确定,那就是你自己。
第一步就需要依据480多种情景所反映的感受进行评定,例如“我喜欢讨好他人”、“我同情无家可归的人”。之后要上传诸如日记以及照片、视频等标有日期、地点和关键字的文件来帮助你的阿凡达建立 “记忆”。此外你还得花几小时的时间跟Lifenaut公司的其他阿凡达们进行对话,以便于你的阿凡达从中学习,拥有和你一样的习惯风格:我问候他人或者回答问题的方式,以及更多的表达出我的见解和好恶。
而如果要让你的替身能替你永生,就需要它能获得你的思维。变成“真正”的你。
王志良说,这条路还很长,人的智慧表现在三个方面:认知和智能;情绪和情感;意识和意志。“人工智能已经搞了60年,但现在实际上连智能这个部分还没有实质上的突破。”
在人工智能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图灵测试”。所谓图灵测试是一种测试机器是不是具备人类智能的方法。被测试的有一个人,另一个是声称自己有人类智力的机器。
两者被隔开,并同时回答测试者(人类)的提问。根据这些问题,如果测试者不能判断出哪个是人回答,哪个是机器人回答的问题达到30%,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且会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台机器能够通过图灵测试。一个由俄罗斯专家设计的“叶甫根尼”电脑程序在2012年6月成为目前世界上最接近人工智能的机器。它在英国著名的布莱切利庄园参加一场国际人工智能机器测试竞赛时,29.2%的回答成功“骗过”了测试者,取得了仅以差0.8%便可通过图灵测试的最终成绩。
不过科学技术从来都是把双刃剑,如今在很多广告、游戏中经常会有演艺明星、运动员等名人的模拟仿真形象出现。有些数字化身的制作和使用并未得到本人的同意和授权,为此极易引发法律纠纷。
(来源: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