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和AMD打双核营销战 二人转角色互换(2)
走向娱乐化营销“芯片双雄”似乎均已不满目前的技术传播,开始了一场娱乐化营销竞赛。与去年不同,AMD第二届“我为双核狂”活动完全转变了去年的主题,它要打造IT版“造星”运动:所有参与者不限性别,不限年龄,只要具备入门级电脑技能与才艺,并通过网上答题积分、写博客,便有机会获选到北京、广州、上海竞赛。而就在两个月前,AMD还与著名女导演、博客写手徐静蕾签约,让其代言全球首款64位移动处理器,并借助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掀起了一场娱乐狂欢。徐静蕾导演的AMD双核移动处理器广告《会走的沙发》也很快占据了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电视频道的黄金时间。这为AMD赚足了眼球。不过,英特尔立刻启动了大规模的秋季广告营销,在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英特尔的酷睿二代双核广告与AMD《会走的沙发》等广告多次在同一频道撞车,已呈肉搏之势。而英特尔的广告营销创新在于,它超越了以往通常采取的四种补助金形式,即不再完全倚重采购折扣(依数量定,主要用于广告,如IntelInside基金)、特定产品拓展基金(如迅驰平台)、销售回扣等针对OEM厂商的激励手段。业内人士透露,英特尔全球今年将投入25亿美元以进行营销与广告战,这是它屡试不爽的手段。当年,奔腾面世后,英特尔仅仅花在电视广告上的费用便高达1.5亿美元;而2003年迅驰平台推出后,英特尔立刻投入了3亿美元大力推销。目前,借助远比AMD雄厚的营销资源,英特尔酷睿二代双核的广告几乎覆盖了所能想象的媒介,它简直无孔不入。就连上海通向西安的沉闷火车上,同样可以发现它的身影。英特尔自然也延续着一些娱乐化营销元素。英特尔亚太区经理兼中国区总经理杨旭在前不久CHINAJOY上对《第一财经日报》说,英特尔已完全走出来了,在营销上将会有更多创新。盛大总裁唐骏去年以盛赞的语气说:“我还从没有见过如此时尚的英特尔。”不过,相对AMD,英特尔的营销与传播仍偏重于技术,这使它的形象有些生硬。而AMD娱乐化营销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不但让品牌形象进一步渗透大众,而且还以非常有限的营销资源牵制着比自己强大多倍的对手,成功运用联合营销。可以预言,无论“二人转”角色如何互换,英特尔、AMD的“双寡头”竞争格局仍将持续多年。
首页 上页 | 1 | 2 | 下页 尾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