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有利他主义基因 基因变异在11号染色体(2)
研究人员指出,“利他主义”基因可能是通过促进受体对神经传递多巴胺的接受,给予大脑一种良好的感觉,促使人们表现利他行为的。这意味着多巴胺在忠实于社会道德准则的利他行为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人员认为,拥有“利他主义”基因的人可以承担好的工作,因为他们可以从工作中得到更多回报。 这种“利他主义”基因是第一次被发现,但研究人员认为,一定还有其他“利他主义”基因有待发现。而且,“利他主义”基因只是决定人类表现利他行为的一部分原因,另一部分因素则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 行为基因研究在争议中前进 对于“利他主义”基因,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心理学者菲利普·拉斯顿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这种基因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明显不同的表达方式。 他的这种观点,基于他通过伦敦大学精神病学院的成年双胞胎登记项目几十年收集的分析数据。 拉斯顿让174对同卵双胞胎回答一套由22个问题组成的问卷———每对双胞胎都具有同样的基因。拉斯顿还找到148对异卵双胞胎———每对只分享一半的基因。实验对象要求对一些陈述作出判断,衡量的等级分成从1(极反对)到5(极赞成)。这些陈述包括“逃避个人所得税如同偷窃一样坏”和“我是一个别人可以依靠的人”等。同卵双生儿的回答相似率几乎恰好是异卵双生儿的两倍,这让拉斯顿计算得出结论:在个人善恶态度不同的问题上,基因因素占42%.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这个结论。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保尔·埃利希在美国生物科学协会的一次会议上说:“基因并没有给我们提供一种事先编定的‘人类本性’程序,没有理由能证实人到底是‘性本恶’还是‘性本善’。” 其实,真的认为基因就可决定一切的“天真”科学家大概不多。反之,完全不认为先天扮演任何角色的环境论者,大概也绝无仅有。基因与环境的复杂互动关系,有时是超乎想像的;就算在同样的大环境下,还可能存在许多非共享环境,由个人天生的性格所主导。至于环境因子,好比光照、压力、饮食等,更可以经由神经内分泌系统,对身体(包括基因在内)造成改变。因此,以人类长达10数年的发育成长时间来看,要理清基因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是不容易的。 人类科技的发展使得我们对自身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基因技术更是直指我们的天性深处。但不管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对基因的认识和改造都将是一柄双刃剑,我们在舞弄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因为这关乎人类全体的未来。(来源:北京科技报)
首页 上页 | 1 | 2 | 下页 尾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