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技术史》中文版面世 形形色色的“最早”(1)
昨天上午,七大卷的牛津《技术史》中文版出版座谈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技术史》编纂历时30年,涵盖了自远古至20世纪中叶人类技术的历程,是目前最具权威性、篇幅最大、资料最全的世界技术与社会发展通史。其中文版执译动员了国内上百名专家学者,历经多年曲折——— 牛津《技术史》中文版面世 2005年新年伊始,一部鸿篇巨制的面世,引起了科学史界、技术史界的关注。七大卷的牛津《技术史》中文版,系“十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由我国著名技术哲学家陈昌曙主持,动员了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上百名专家学者执译,近日终于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推出。 原版编纂历时30年 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技术史》,是一部资料丰富的国际技术史巨著,自1954年起用了整整30年时间才出齐。 该书在帝国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资助下于1950年开始筹划编写,1954年至1958年出版了第Ⅰ—Ⅴ卷。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长查尔斯·辛格等4人为主编,内容涵盖远古至19世纪末。这5卷出版后受到各国学术界的重视,很快被译成意大利文、日文出版。 由于其他三位主编相继作古,由特雷弗·I·威廉斯主编,第Ⅵ—Ⅶ卷1978年完成出版。这两卷的内容主要涵盖20世纪上半叶,一些章节的内容实际上已写到20世纪70年代。 这是一部自远古至20世纪中叶的综合技术史,全书共194章,每章均由该领域的专家撰稿,内容翔实,涵纳300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和插图。 《技术史》的四位主编均为现代国际知名的科学技术史学家。虽然《技术史》撰稿人大多是英国学者,对其他国家、民族的技术成果可能反映不足,但这并不影响其作为科学技术史领域的世界名著的分量。 英国《自然》杂志的评价是:“这七卷著作构成了一座学识纪念碑。”《美国历史评论》断言:这部著作“在可预见的将来……仍将是对这一主题的最全面的处理,对任何学术图书馆或公共图书馆都是不可或缺的参考著作。” 中文版面世几经曲折 据《技术史》编译委员会副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姜振寰先生介绍,《技术史》中文版的面世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的过程。 1981年,姜振寰在北京图书馆发现了《技术史》日文版,大体浏览后深为其内容的浩瀚、图文并茂所惊叹。1986年,姜振寰与东北工学院陈昌曙、远德玉教授商议后,决定发动几所工科院校出版社联合翻译出版。这一倡议得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工学院、大连工学院、华中工学院、中南工业大学、成都科技大学等六所工科院校的支持,于1986年10月在华中工学院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并成立了译审委员会。 考虑到经费的困难,当时他们决定分两批出版,首先翻译出版第Ⅴ、Ⅵ、Ⅶ三卷,按该书的日文版模式,将每一卷拆分为上下两册,每所学校负责一册。当时他们的设想十分乐观,计划1987—1988年出版第Ⅴ、Ⅵ、Ⅶ卷,1990年出版前4卷。 然而好事多磨,几乎所有参与中译本出版的大学出版社都遇到了经费不足、征订数太少的窘境。费尽千辛万苦,从1989年到1997年,这三卷六册书才陆续出齐,而更为不幸的是,此时他们对《技术史》前4卷已无力再组织翻译出版了。 《技术史》中文版的出版几乎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然而这时他们又遇到了柳暗花明的转机。 1999年春,清华大学刘兵教授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编辑吕芳到哈尔滨开会,顺便去看姜振寰先生,姜振寰向他们讲起这套书的出版坎坷,他们听后很感动。此后,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经过论证决意出版《技术史》中文版。 2001年3月,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与牛津大学出版社签订了《技术史》Ⅰ—Ⅶ卷中文版出版权授权合同。2002年1月,在东北大学召开了《技术史》编译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编委会工作会议,成立了以我国著名科技哲学专家陈昌曙为主任的编译委员会,决定拟用一年左右时间完成翻译工作,包括组织力量对第Ⅴ、Ⅵ、Ⅶ卷已出版的6册中译本进行重新译校。 中国要有自己的《技术史》 经过编译委员会及出版社的共同努力,《技术史》中文版的出版工作如今终于按计划完成了。 昨天,在清华大学举行的《技术史》中文版出版座谈会上,包括欧阳自远、柯俊、陈难先、李伯谦、刘钝、王渝生在内的多位院士、专家学者纷纷表示祝贺。 陈昌曙教授表示,对于科学技术工作者、科技管理与经济管理干部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技术史研究都大有益处,乃至是不可缺少的。我国学术界还缺乏资料翔实的技术史专著,在短期内难以自己撰写的情况下,搞学术引进,把辛格、威廉斯等主编的这部《技术史》介绍到中国来是适宜的。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刘钝所长说,改革开放以来,梅森《自然科学史》、丹皮尔《科学史》、广重彻《物理学史》、柏廷顿《化学简史》、斯科特《数学史》、玛格纳《生命科学史》、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等一批科学史著作相继被翻译引进。然而技术史、特别是技术通史类的著作,国内依然是个空白。 辛格等《技术史》的主编是国际著名的科学技术史学者,这样一部《技术史》巨著中文版的出版,填补了我国这方面出版物的空白。 在肯定《技术史》的重大学术意义之余,柯俊院士也表示,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这部书的作者对我们中国的技术史不可能有太多研究。而事实上,以“四大发明”为例,中国历史上对人类技术的进步也有许多重大贡献,近年来,我国的学者对中国的技术史也有了很多深入研究,希望不久的将来,参照《技术史》一书的成功范例,我们对此也能有很好的总结。(王鸿良)下一页:形形色色“最早的”技术
首页 上页 | 1 | 2 | 3 | 下页 尾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