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格罗斯:20年内中国有望获诺贝尔奖(图)(1)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大卫·格罗斯 今年是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100周年。 昨天,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大卫·格罗斯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提出了对我国物理学界的一些认识和建议。他认为目前只重视技术投资,而忽略了基础研究的投资,这是中国不能问鼎诺贝尔奖的主要原因。而对于我国的青少年教育,格罗斯教授说:“青少年对待科学一定要有野心。”他说,20年内,中国也许就能获得诺贝尔奖。 昨天,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大卫·格罗斯,在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他指出,中国一定要加大基础科学研究的投资,这样就有望在20年内拿到诺贝尔奖。 中国有望拿到诺贝尔奖 今年64岁的大卫·格罗斯教授看上去要远比实际的年龄年轻得多。他个子很高,脸上始终挂着谦和的笑容,他很幽默、也很健谈。 记者提出“截止到目前,除华裔学者杨振宁和李政道因‘宇称不守恒理论’,丁肇中因‘发现一类新的基本粒子’等先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外,中国籍的诺贝尔奖得主还没有出现,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问题后,对中国科技充满信心的格罗斯教授说:“20年内,中国也许就能获得诺贝尔奖。” 他说:“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快,没有理由中国不会成为科学强国,因为科学应该和经济发展一样快。” 同时,格罗斯教授很直接地指出了中国之所以迟迟不能问鼎诺贝尔奖的最主要的原因:“目前中国只注重对科学技术方面的投资,而忽略了对基础科学的研究。”他用树的形象比喻向记者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说:“科学研究就像一棵树,树干和根就是基础研究,只有重视基础研究,树才有可能长出树叶,甚至开花、结果。” “中国现在有大量的投资在科学技术方面,虽然这样的投资是成功的,但一定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资。”格罗斯教授这样建议中国的物理学研究。 对科技从小就要有野心 格罗斯教授说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看《宇宙大爆炸》、《爱因斯坦相对论》等科普类的读物,那时候他就对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13岁的时候,他就立志要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 对于中国的早期教育,他觉得只靠学校老师讲的那些物理知识绝对不够,中小学生要从各个方面和不同的渠道用不同的方式找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而这样的兴趣一定要从小开始培养。他说:“正因为如此,科学一定要普及。因为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一课是教会他们树立很高的目标,要有野心。” 年轻人要挑战“大东西” 对于中国的大学生,格罗斯教授认为他们都很聪明,只要提供合适的时间和空间,他们就一定能作出很好的成绩。他用“饥渴”这个词来形容中国的大学生,他认为他们需要好的机制来培养。并且他说:“我相信,10年以后,他们中间有很多人会在物理界相当的出色。”但格罗斯教授指出:“对此政府一定要提供资助,应该允许他们有足够的机会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他举例说,年轻人的确有优势,精力充沛,敢于幻想。所以对于年轻人,格罗斯教授建议:努力工作,别怕挑战“大东西”,即便那些东西“大”得超出想像,因为任何真正的创新一开始看来都是没道理的。格罗斯教授接受记者采访。 潘 磊/摄 要勇于尝试 对如何培养孩子和学生的问题,格罗斯教授笑称自己是一个好老师。他说自己平时有意识在做的是尽量鼓励他们,让他们充满自信,不要害怕挑战高的目标,敢于做没有做过的事情。“另外就是还要多交流。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非常亲近,就像同事一样。这对我,对他们,都有很多好处。始终处于交流的状态是充满挑战的,这是一种深入工作的方式。”格罗斯教授这样形容自己和学生的关系。 更聪明的人选择科学 当记者问,在国内,更多的学生愿意去读经济、法律以及其他一些应用学科,而基础学科相对较冷,他怎么看这件事情时,格罗斯教授说这个现象在哪里都是一样,因为学经济、法律可能让人赚到很多钱,但研究物理会比经济、法律等学科有更多乐趣。更聪明的人会选择科学,因为这里可以自由自在地追随自己的想法,并且有新的发现。他建议大学要更关注基础理论的研究,并且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
首页 上页 | 1 | 2 | 下页 尾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