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新闻 | 军事 | 汽车 | 游戏 | 科技 | 旅游 | 经济 | 娱乐 | 教育 | 投资 | 文化 | 书画 | 公益 | 城市 | 社区 | 拍客 | 视频 | 好医生 | 海外购 |
政府压力倍增 “中立角色”不好当
分析起来,政府由此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不可一概而论,层层压力来自其需要考虑的重重利益。
站在经济发展的全局高度,电信业不仅仅是一个行业领域的议题,它关系到的更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其自身的稳定发展与国家命脉息息相关。可以说,2008年是电信业的关键年,电信业重组与3G投入的巨大成本都要由企业承担。同时,肩负商务部“走出去”的重要战略重任,电信企业也必须有足够的资本实力参与海外并购与投资。因此,作为国有垄断企业重要组成的移动运营商,其收益毫无疑问将直接影响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这样说来,约占其收益1/5的漫游费就更显得非同寻常,政府由此难以取舍利益分配也不足为奇。
而在另一方面,站在消费者和舆论角度,政府的压力更是不小。毕竟,漫游费涉及到的不仅是国家经济和运营商的发展,还有全国四亿手机用户的切实利益,因此从本质上说,这是一个民生问题。早在前几年的两会上,就有代表委员提出取消漫游费。另外,如何将移动运营商的垄断利益受惠于民,也早已成为大众瞩目并让国家头疼的敏感话题。
专家认为,从理论上来讲,政府在资费问题上应处于中立地位。然而,作为手机漫游费听证的主导者,政府不得不兼顾企业、公众、政府的三方利益,巨额手机漫游费收益该惠之于民,还是该用于产业发展使得政府的中立“角色”并不好拿捏。
考验政府决策公信力的重要时刻
从会前与会后公众和媒体的相关置疑来看,政府因此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表面上是听证活动在程序上存在技术纰瑕,本质上反映的却是社会各界对政府决策公信力的考量。事实上,手机漫游费的核心问题在于,在目前的资费价格管理体制中,价格确定的主体是由具有定价管制权力的政府决策机关来最终决定的。
一方面,值得肯定的是,此次手机漫游费听证会是第三次全国性的公开听证会,在决策领域引入公开听证程序,这是政府行政制度改革进程中的一项开创性工作。尽管由此引发了诸多争议,然而它的积极意义依然得到了消费者最大程度的认可。
另一方面,由价格主管机关来组织听证并做出最后决策的制度设计着实存在潜在缺陷,这将成为政府下一步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关学者认为,在未来的听证制度发展改革中,政府应改进目前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制衡作用,同时建立司法救济制度。
在决策上,“调整漫游费应与电信业结构调整相结合”这一观点,也得到一些电信专家的共鸣。
从全局出发,电信资费改革既要施惠百姓,又要促进运营商各自的企业发展,更要有利于电信事业乃至国家经济的平稳发展,这才能真正实现战略化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正如赛诺研究机构分析师陈亮在会后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表示的那样,手机漫游费的降低将是一个长期利益磨合的过程,其间政府的角色和拿捏也着实不易。如何增加决策的透明度、公正性、合理性和科学性,这或许才是本次手机漫游听证会留给政府的真正思索和议题。
首页 上页 | 1 | 2 | 下页 尾页 共 2 页 |
404 Not Found |
404 Not Found |
404 Not Found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