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代尔:中国人的世界观中身体和精神是统一的(1)
今天“2006诺贝尔获奖得者北京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主持。 陈至立:各位尊敬的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由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0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隆重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光临论坛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生命科学界的中外著名学者和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 陈至立: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是以人类和谐与发展为永久性议体,以及诺贝尔获得者、世界著名学者共同参与的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本次论坛以生命科学和人类健康为主题,邀请部分生命科学、经济学和物理学领域的诺贝尔获得者和著名科学家来京,从创新与科技发展战略,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生物医药产业等角度开展研究和交流活动,这次论坛的目的在加深中国科技节和产业界对国际生命科学的了解,促进中国和国际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推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界与国际科学家和科研机构的对话,增进广大人民群众对生命技术和生物医药的产业理解。 陈至立:中国改革28年来,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然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依然面临很多急迫的问题,例如资源环境问题突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依然存在。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是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要通过大力提高中国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世界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路程表明,生产力的每一次重大变革,社会的每一次转型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势头更猛,以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不仅给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而且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陈至立: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现在中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体系,整体科技发展的水平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部分重要的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已经跻身世界先进前列。三峡大坝水利工程的建成,载人航天的实现,青藏铁路的通车都反映中国科学技术水平和工程水平。总体来讲,中国科技的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陈至立:本世纪头20年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期,也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期,中国科技发展面临着两大课题,一是应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机遇和挑战,提高中国的科技竞争力,二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人民生活,建设和谐社会,是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才能获得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为此中国政府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 陈至立:今年年初,中国政府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的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确立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对未来15年中国科技发展做出了总体的部署。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已经成为当今最为活跃的科技领域之一,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的发展,人类对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认知水平大家前所未有的程度,其地位和作为和不言而喻的。 陈至立:五如果说信息技术极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那么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就是有可能改变的是人类自身和社会的进程,它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我国的科技规划纲要已经将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纳入最优先,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从政策、经费、人才等方面给予优先的支持。 陈至立:一是我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研究早日进入国际先进水平,具体的说我们安排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防治的重大专项,16个领域中这几个领域就占了三项。我们还确定了动植物品种与药物分子技术,基因操作核蛋白之工程技术,以及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的攻关等等,我们还安排脑科学和认知科学,人类健康与疾病生物学基础,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农业科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 陈至立:另外,我们还将组织蛋白质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等生命科学大的研究计划。实际上,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造福人类,这主要体现在医学和农业的产生了农无生物学,医学生物学,正是由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进步,人类才从传统的育种、外科手术发展到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乃至科隆技术。 陈至立: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在人口于健康、农业能源和环保等领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将充分运用生物技术来攻克重大疾病,研制新药,进一步提高我国13亿人口的医疗与健康水平。在农业领域,中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和农产品需求大国,我们将努力依靠科学技术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生态和农业安全。在能源领域,我们要更多利用生物技术开发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为解决我国的后续能源问题提供新的途径。在环保领域,生物技术将成为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修复最有利的手段之一,我们还将在轻工和化工领域广泛利用生物技术。
首页 上页 | 1 | 2 | 下页 尾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