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气臭氧追因与控制”科技专项(简称“臭氧”专项)14日正式启动,将着力破解臭氧怎么来、如何控制等关键难题。
“臭氧”专项启动会当天在北京举行,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出席并讲话,“臭氧”专项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贺泓介绍该专项的立项背景、总体设想、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贺泓说,“臭氧”专项瞄准大气臭氧污染与防治的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大气臭氧污染监测与成因、大气臭氧控制技术研发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提出大气污染控制新思路和新技术,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体系和方法,并选择典型区域开展示范研究,探索中国大气复合污染治理的新途径,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科技支撑。
白春礼指出,“臭氧”专项的启动恰逢其时,是中科院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前几年,大气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在环境保护部门、科技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大气颗粒物污染浓度持续降低,中国大气污染防治取得积极成效。近几年,臭氧污染的问题开始显现。目前,全球臭氧背景浓度呈增长趋势,平均每年每立方米上升1微克左右,而从中国情况来看,在空气质量普遍改善、各项空气污染物浓度显著降低的情况下,臭氧浓度不降反升。
他强调,大气污染防控的任务依然艰巨。臭氧污染的成因、来源及迁移转化机制极为复杂,相应的很多科学问题还不明确,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具有很强的挑战性。
白春礼表示,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科院2015年10月依托城市环境所成立“中国科学院区域大气环境研究卓越创新中心”,进一步汇聚院内外大气环境领域优秀科学家的智力资源,取得包括建立京津冀天地空一体化的立体观测体系、自主开发大气灰霾预报预警模式等一系列创新成果,并有力支撑“APEC”“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G20峰会”等重大活动以及重污染应急的空气质量保障工作等,这为后续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对“臭氧”专项实施,白春礼提出具体要求:一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瞄准中国大气臭氧污染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把揭示臭氧形成机理作为重要的着力点;二是充分发挥区域大气环境卓越中心的平台作用,深化学科交叉;三是加强组织管理,中科院机关相关部门和研究所要高度重视,积极配合,为项目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记者 孙自法)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