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科技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当前位置: 科技 > 科学 >

在华南百色盆地手斧技术研究中获进展

在华南百色盆地手斧技术研究中获进展
2020-11-17 10:08:57 来源: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以手斧为代表的旧石器早期大型工具组合,是古人类石器技术进步的重要体现。广西百色盆地是国内较早发现手斧的区域之一,目前已有近50年的发现和研究历史。在研究过程中,考古学者积累较多旧石器标本,为研究华南地区早期人类的演化提供科学依据。自2018年以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广西百色右江民族博物馆、广西民族大学和贵州大学等单位组成的合作团队,开启对百色盆地含手斧石器工业的系统整理和研究工作。

近日,研究团队在《石器技术》(Lithic Technology)上在线发表对百色右江民族博物馆馆藏手斧等标本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原料质地、剥片技术与修型技术的定量统计分析,研究人员获得了有关百色盆地手斧人群技术行为的新认识:原料选择策略明显,硬度较大、一端呈卵圆形的砾石原料更受青睐;手斧毛坯以砾石为主,同时存在少量大石片毛坯,有组织性的两面剥片技术是获取大石片毛坯主要方式;手斧修型以单面为主(70.3%),两面修理也占一定比例(29.1%);手斧尖部的修型比例较高、刃角较小,与底部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可能指示不同的功能单元;纵向修型片疤(打击方向与石器长轴平行或近平行)常见于尖部,起到减薄和规整尖部刃缘的作用;沿右江河谷自上而下,手斧技术存在一定的变异性,上游大石片毛坯和两面修型的比例明显高于下游,这可能与不同区域砾石原料的大小有关。接下来,研究团队将继续围绕百色盆地的手斧材料,开展进一步研究工作,以期深化对华南含手斧石器工业及其在中国南方早期人类演化中的作用的认识。

贵州大学博士雷蕾为论文第一作者,古脊椎所副研究员李浩为论文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的资助。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
关键词:

我国5G商用一年以来,已建成5G基站近70万个

2020-11-17 09:46:21我国5G商用一年以来,已建成5G基站近70万个

天通一号02星发射圆满成功,将服务亚太地区移动通信

2020-11-13 09:04:14天通一号02星发射圆满成功,将服务亚太地区移动通信

“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坐底10909米,创下最深纪录

2020-11-11 11:35:37“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坐底10909米,创下最深纪录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发布《2019-2020中国企业视频媒体中心行业发展》白皮书

2020-11-11 09:01:26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发布《2019-2020中国企业视频媒体中心行业发展》白皮书

水星年内最后一次大距,将在11月11日上演

2020-11-10 14:25:01水星年内最后一次大距,将在11月11日上演

中国天眼累计发现脉冲星数量超过240颗

2020-11-05 08:20:35中国天眼累计发现脉冲星数量超过240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