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水利部部署,在保证沿线大中城市正常生活用水的前提下,利用丹江口水库汛期富余水量,实施向沿线河湖生态补水,华北地区地下水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涵养修复,局部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生态补水区域周边地下水水位回升更为明显。
水利部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1日早上8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以下简称“中线工程”)超额完成水利部下达的2019—2020供水年度水量调度计划,向工程沿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供水86.22亿立方米,供水量为年度水量调度总计划的117%。
按照《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中线工程水量调度年度为每年11月1日至次年10月31日。通过科学调度,2019—2020供水年度,中线工程实际供水量超过了规划明确的多年平均供水量。
“这标志着中线工程运行6年即达效。具体看,本年度正常供水62.19亿立方米,完成年度水量调度计划的102%;生态供水24.03亿立方米,完成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生态补水年度计划的136.8%。”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以下简称“中线建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超额供水 首按最大流量
通水以来,按设计标准流量350立方米每秒输水的情况下,中线工程经受住了汛期特大洪水和冰期极端天气的重大考验,运行状况良好。尽管如此,各类建筑物此前几年没有经历过按设计最大流量420立方米每秒进行输水的检验。
今年入春后,丹江口水库来水情况较好,随着汛期来临,迫切需要腾库迎汛。这为持续开展丹江口水库洪水资源化利用,推进生态补水常态化创造了条件,水利部决定实施中线工程加大流量输水工作。
从4月29日开始,中线工程按两个阶段分步实施加大流量输水:4月29日至4月30日,陶岔入渠流量由350立方米每秒逐步增至385立方米每秒;5月6日至5月9日,由385立方米每秒逐步增至420立方米每秒,并持续至6月20日结束。
5月9日8时30分,中线工程陶岔渠首,清澈的丹江水穿过闸门,欢涌向北。监测显示,当时的入渠流量为420立方米每秒,这是中线工程首次以设计最大流量进行输水,以这个流量5秒钟即可充满1个标准游泳池。
“从世界各国大型调水工程运行的规律看,大型调水工程达到设计输水流量一般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超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所需要的时间更长。中线工程在第6个调水年度就实现加大流量输水设计目标,这是对工程建设质量和运行管理水平的重要考验。”中线建管局总工程师程德虎介绍。
中线工程全长1432公里,交叉建筑物2385座,运行管理任务十分艰巨。建成通水以来,中线建管局积累了大量运行管理数据和经验,为加大流量输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加大流量输水期间,中线建管局严阵以待,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渠查险,高度关注安全监测与技术保障,强化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确保工程安全平稳运行。
“这次加大流量输水,我们收集了大量监测数据,获取了输水建筑物局部水头损失等水力学参数。”程德虎介绍,这些数据将为中线工程全线竣工验收工作提供重要支撑,为引江补汉及沿线调蓄水库等后续工程建设积累经验。
据统计,设计最大流量输水期间,中线建管局共获取69738组水质自动监测数据,4858组水质人工监测数据,积累了水质监测方面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标等基础数据和大量样品,为后续水质保障、科学研究等打下了基础。
生态补水 恢复河道基流
位于河北滹沱河畔的冀之光广场附近,流水潺潺、波光粼粼,宽阔水面中丛生的芦苇随着清风摇曳,不时有水鸟飞过,岸边垂钓的老人怡然自得。让干涸多年的滹沱河恢复生机,是中线工程生态补水效益的一个缩影。
受益的不只是滹沱河。据介绍,今年加大流量输水期间,中线工程向沿线39条河流进行生态补水,补水量近10亿立方米。生态补水恢复了部分河道基流,形成有水河段长度超过1200公里,比海河的总长度多了200公里。
“现在,河北省滏阳河、滹沱河、七里河等13条河流保持常流水,缓解了海河流域‘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困局,特别是邢台市七里河下游的狗头泉、百泉干涸了18年,今年实现了稳定复涌。河南省境内白河、贾鲁河、淇河、洹河等25条河流水清岸美,成为沿线群众娱乐休闲的好去处。”说起中线工程生态补水的成效,中线建管局相关负责人如数家珍。
在南水的补给下,一些地区河道复流,部分河道水质也有了明显改善。洹河是安阳市的母亲河,又名安阳河。过去,仿佛碧玉一般的洹河水草茂盛,蝉鸣蛙叫。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洹河河道不畅、水质发臭,一度以洹河为荣的安阳人如坐针毡。中线工程持续向洹河注入生态水,使得河道水质有了明显改善。
与此同时,中线工程的一渠清水,还为沿线城市水生态建设带来了契机。焦作市是唯一一座中线工程从中心城区穿过的城市,当地实施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建设工程。一座“以绿为基,以水为魂,以文为脉,以南水北调精神为主题”的开放式带状生态公园,与南水北调总干渠并肩而起,成为呵护南水北调一渠清水的绿色走廊。
“作为一名摄影人,我看到了南水带来的改变。焦作的南水北调绿化带生态公园被命名为天河公园,良好的休闲环境,使大家真切感受到了青山绿水带来的福利。”焦作日报摄影部主任赵耀东几乎跑遍了焦作市内各个湿地,也见证了南水北调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变化。
据介绍,中线工程河南省干渠沿线的8个省辖市35个县(市、区),高标准规划,全部完成了总干渠两侧宽100米的生态廊道建设。栽植树木采取常绿与落叶相结合、乔灌与地被植物相搭配,郁郁葱葱,既起到了生态隔离的作用,又确保了中线总干渠水质,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润物无声 涵养地下水源
华北平原是我国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地区。据测算,自上世纪70年代大规模开始机井灌溉以来,华北地区地下水储存量已累计亏损约1800亿立方米。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历史欠账多,实现采补平衡及地下水水位回升将是长期的过程。
2019年1月,水利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和农业农村部共同印发《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方案》,这是我国首次提出的大区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
方案提出,用足用好南水北调中线水,增供南水北调东线水。加快完善中线一期配套工程,加强科学调度,逐步增加向华北供水量,为地下水超采治理创造条件。在保障正常供水目标的前提下,根据丹江口水库水源条件,相机为京津冀河湖水系进行生态补水,回补地下水。
近年来,按照水利部部署,中线工程在保证沿线大中城市正常生活用水的前提下,利用丹江口水库汛期富余水量,实施向沿线河湖生态补水,华北地区地下水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涵养修复,局部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生态补水区域周边地下水水位回升更为明显。
“过去,由于地下水超采严重,安阳市城区和平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农业灌溉井最深打到50米。”安阳市水利局水资源科负责人户和国介绍,中线工程累计向安阳市供水超3亿立方米,提高了城市供水安全保障率,通过水源置换,减少地下水开采,近年来地下水位回升了2.74米。
位于河北省南部的邯郸市邱县,地处黑龙港流域上游,十年九旱是当地气候特点。属于资源性严重缺水的邱县,多年来供水调度实行生活和工业用水优先,农业和生态用水主要靠开采地下水,不仅用水成本高,还引发了地表沉陷等问题。据介绍,中线工程通水以后,邱县全县用上了南水北调水,通过水源置换,有效减少了地下水的开采使用,涵养了地下水源。
据统计,自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以来,中线工程累计输水超34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 24 个大中城市及130多个县,直接受益人口超过 6700万人,经济、生态、社会等综合效益发挥显著,极大地缓解了北方水资源短缺状况。(唐 婷)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