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3公里的小路上,站满了招工的制衣厂负责人,他们拿着各种衣服样品,举着牌子等着路过的工人选择入厂,不少人还吆喝着“月入过万没问题”……这是最近发生在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的一幕。尽管如此,制衣厂依旧很难招到工人,不少负责人感叹:“现在是工人挑老板”“日薪700元仍难招人”“现在不缺订单就缺人”。
最近几年,“招工逆向潮”的社会现象在珠三角等地区屡屡上演。造成“招工难”的原因复杂,但背后也折射了一大趋势:中国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转型,应当朝着更高水平实现发展。
如何把中国制造推向更高水平?疫情条件下催发的“无人化企业”“黑灯工厂”“无人经济”,提供了一个重要方向。
疫情按下自动化、智能化快进键,2020年新增无人经济相关企业超过1.9万家
走进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的雅戈尔集团智能工厂,只见一台智能机器人,精准移动到西服缝制车间缝制工蒋珠凤身边,眨着“眼睛”提醒着“做好防疫人人有责,请戴上口罩”。不仅如此,当员工存在物品违规摆放、操作不当等行为时,智能机器人都会悄悄赶来,进行温馨提示。而以往,这些都是由人工巡检来完成。
目前,雅戈尔的人工智能应用已经和生产流程进行了深度结合。“拆线、翻下一件、衣服分开对称放置、检验驳头吃势、检验挂面眼位吃势、检验完毕收起衣物”,通过连接智能探头的大屏幕,可以看到智能算法依次识别员工作业动作,驳头是否正常凸起,是否存在疵项,自动判定成品质检结果,统计标准工时达标率。
“以面料监测环节为例,以前这方面都是由人工实施,对人的依赖性大且掌控力度参差不齐。现在通过人工智能,自动判定成品质检结果,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雅戈尔服装制造信息总监顾跃君告诉记者,借助5G+工业互联网,雅戈尔的生产将实现可视化、透明化、可预测、自适应,生产效率提升25%以上,预计年利润可增加3000万元。
这一切放在2020年初是难以想象的。疫情给包括雅戈尔在内的诸多企业带来了一次史无前例的“超纲”考核:员工无法按时到位、原料供给遇阻、线下销售渠道基本封闭……“线下原本单日营收1500万元至2000万元,疫情最严重期间仅20万元甚至更低。”顾跃君说。
“面对疫情冲击,智能工厂建设让雅戈尔拥有了快速应对危机的能力,最大限度保证了灵活高效的生产,同时也按下了雅戈尔自动化、智能化建设的快进键。”顾跃君说,雅戈尔化危为机,深化对人工智能的应用,在已有的基础上,挖掘更多可替代的工作场景,让AI提供更快、更聪明、更稳定的解决方案,减少对人工的依赖,同时扩展线上销售渠道,推动业绩逐渐从疫情的严重影响中走了出来。
疫情影响下,人工智能、5G、大数据技术加速更新迭代,以自动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无人餐厅、无人超市、无人配送、无人工厂等“无人经济”与我们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国无人经济相关企业新增数量呈逐年递增态势,目前我国有超过7.3万家无人经济相关企业,而2020年新增相关企业超过1.9万家,是增量最多的年份。
“‘无人经济’改变了传统经济对人力的高度依赖,在降低劳动力成本、信息交换成本和交易成本的同时,也为疫情防控提供着积极帮助,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孙中伟说。
无需人工、即使关灯也能生产的“黑灯工厂”成为现实,我国企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近2万平方米的车身自动化生产区域,130多台灵活的智能机器人安静而忙碌地工作,车间绝大部分区域不需要操作人员。智能机械臂自动完成车身零件组装、油漆喷涂、质量检测等多个环节,一台台360度智能AGV无人运输车自动穿梭车间运送各种生产物料,生产精度和效率比人工时代提高至少10倍。完成总装和测试的车辆无需驾驶员,全程自动驾驶至指定发运区,实现无人移库、无人提取……
这充满科技感的一幕,就发生在位于江苏省盐城市的华人运通高合城市精品工厂。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全方位应用,这里的生产线实现了从物料运输到所有连接工艺百分之百的自动化,基本实现了无需人工、即使关灯也可运行的“黑灯工厂”。
据了解,在高合汽车从各个零部件到最后组装完成的五百多个环节中,大部分已经由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来完成,自动化、精细化、智能化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通过智能互联,对所有产品实行在线与离线相结合的过程质量测量,制造过程100%线上测量,离线测量通过三坐标测量室和蓝光测量系统,实现对车身尺寸进行精细化管理,设备精度达到0.06毫米,还不到成年人一根头发丝的直径。
“机器人的位置非常精准,每次都会到同一个位置,它的重复精度小于0.1毫米,质量和一致性是非常有保证的。”华人运通高合汽车制造规划总监陈琛介绍。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类似高合汽车这样的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开始在中国制造业广泛应用,推动我国企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工业机器人完成产量237068台,同比增长19.1%,其中,2020年12月,全国工业机器人完成产量29706台,同比增长32.4%。从营业收入看,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营业收入531.7亿元,同比增长6.0%。
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副教授刘胜看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有利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升级、管理模式改进、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结构升级,实现“1+1>2”的综合合成,帮助企业以更少的资源损耗、更低的成本费用、更高的运营效率及需求响应速度,来实现更高效的生产制造与资源配置过程。
“机器人的大规模使用,降低了对廉价劳动力的用工需求,降低了人工成本,缓解了疫情防控的压力,为产业进一步转向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争取宝贵时间。”孙中伟说,同时,机器人的使用降低了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将为制造业吸引和留住更多年轻、高素质的劳动者,特别是会创造对编程、数控、维修、统计、质检等岗位的需求,这些岗位技术含量更高,劳动力的工作条件也会更好。
人均GDP连续两年超1万美元,巨大消费市场支撑企业转型升级
超9000亿元!日前,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2021全国网上年货节”期间(1月20日至2月18日),全国网络零售额达9057.6亿元。“一方面由于疫情影响,对线下商场购物还是有一定的担心,另一方面,直播等新型购物方式浸入感好,方便选品比较,得到更大的实惠。”家住陕西省西安市的王女士告诉记者,今年的年货基本都是在网上直播间购买的。
王女士的选择是直播经济蓬勃发展的缩影。疫情之下,许多人居家时间增加,观看直播成为新的娱乐方式。与此同时,许多直播平台也在不断开拓内容边界,从1.0的秀场打赏时代进入到了电商带货的2.0时代,推动企业围绕产品内容打通线下线上,以此来满足短期内急速上涨的市场需求。
“巨大的消费市场催生产业升级,催促产能提升,催动制造业和消费模式更新换代。”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王君超告诉记者,我国人均GDP已经连续两年突破1万美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者群体,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会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促进消费。
近年来,我国消费市场快速发展,消费贡献不断增强,消费结构持续升级。2020年受疫情影响,消费遭受了重大冲击,但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一系列促消费政策落地见效,消费市场持续回稳向好。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2万亿元,最终消费占GDP比重达到54.3%,消费仍然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
“显著的规模效应和最大消费者群体,这些因素持续推动着中国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王君超说。
此外,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到党的十九大上进一步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战略目标,再到“十四五”规划建议指出,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我国在5G、量子通信、语音识别、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得到重大支持,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这也为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奠定了基础。
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增长点:中国企业的智能转型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世界银行进一步预测,随着消费者和企业信心增强以及劳动力市场状况改善,经济活动扩大到私人投资和消费,2021年,中国GDP增长预计将达7.9%。
放眼全球,由于新冠疫情的不确定性,经济复苏充满了不确定性,中国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不仅带来更加贴心、便利的生活体验,而且在经济发展中释放出巨大的效率红利。不少权威机构和专家预计,疫情催发的新科技不会“昙花一现”,而将持续内嵌于我们的生活,加速数字化转型。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张宏江认为,后疫情时代,科技将持续发挥更深远影响,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习惯将在疫情后得到保留。依靠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构建创新型运营模式,促进降本增效、业务增长,将成为未来各行业在后疫情时代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对于这一点,各企业的受访者都深信不疑。顾跃君告诉记者,按照计划,雅戈尔宁波总部、吉林珲春两大制造基地的5G未来工厂建设预计年内完成。待明年云南瑞丽工厂投用后,雅戈尔将借助5G开启智能制造新模式。以雅戈尔打造的未来工厂为例,省去大量的硬件投入后,未来工厂的网络建设成本降低了50%。
“中国巨大的市场使得汽车产业具有广阔的空间,而新能源、智能化、5G通信、人工智能条件下,这个产业发生了重组和重构,使我们能够有机会赶上并且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华人运通高合汽车创始人丁磊说。
在孙中伟看来,中国制造业实现“无人化转型”,将在全球产业竞争中拥有更大的战略主动权。“无人化通过推动产业转型,延缓产业外迁的进程,将更多优质的就业岗位留在中国,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劳动者收入和生活水平,助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孙中伟说,未来不管疫情如何发展、何时消失,中国智能转型的范围和步伐应该会进一步加速,这无论对于企业的业务发展,还是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会构成新增长点。(记者 薛鹏)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