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当前位置:科技 > 快讯 >

一文读懂腾讯这场关于青年的大会|沸腾新青年盛典

一文读懂腾讯这场关于青年的大会|沸腾新青年盛典
2022-01-20 15:19:27 来源:壹点网

穿过2021,行至2022,我们向着历史的新坐标迈进。

宇宙深处,“羲和”探日、“天问”奔火,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女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漫步。换了人间,在宏大无匹的时代浪潮中,青年躬身入局激荡起更大的浪花。奥运会上,杨倩射落首金、全红婵一跃惊人、苏炳添刷新纪录;抗疫战场,一线医护、志愿者、普通居民在与病毒的交锋中守望相助;教育的田野,孩子们回归校园,职场人重回“课堂”开启“新学习时代”……

来自全国最大在线终身学习平台腾讯课堂的数字表明,即便在疫情之下,依然有更多的青年在用拼搏的音符,谱写自己的乐章和时代的交响曲。过去一年,在腾讯课堂参与职业技能学习的年轻人累计在屏幕前度过了7000万个小时,相当于8144年。通过学习,他们当中有人从工厂汽修工成为IT工程师,有人从叉车工人成为网络专家,有人从门锁设计师成为工业仿真工程师……

在1月 19日揭幕的沸腾新青年盛典上,青年这种前进与奋进的力量让人感受更加强烈。这场由南方周末联合腾讯课堂发起的盛典,汇聚了世界冠军邓亚萍、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陶勇、“北大保安读书第一人”张俊成、“职场锦鲤”孟羽童、广州导盲犬学校校长李苑甄、带领全村留守妇女创业的90后“瓷娃娃”王妙、打败了职业危机的宝妈崔钲聃等各界青年。他们登上盛典的舞台,分享如何用终身学习书写沸腾的人生。

我们用两万字记录他们的学习、奋进的每一步,也描摹出了这个点滴星火却能点燃自己照亮他人的“新学习时代”。不管身处何处、起点在哪,沸腾新青年都将奔赴坦荡的大道而去,前进者永不停歇。

世界冠军邓亚萍:《西西弗斯从不在山顶停留》

邓亚萍,在14年的运动生涯中拿到18个世界冠军,是乒乓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退役后,邓亚萍投身公益事业,立志将体育精神发扬光大。

邓亚萍演讲全文:

近几年最热的词可能就是“内卷”和“躺平”了,我非常理解内卷是什么状态。竞技体育,有人胜利,也有人失败。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竞技体育是千军万马只有一个冠军。你们看到很多运动员在奥运会的小组赛被淘汰了,但是你们没有看到的是,有更多运动员连奥运比赛的资格都没有。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次比赛的成绩、每块奖牌的背后都是运动员从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数十年如一日的苦练,与对手之间的比拼往往是在毫厘之间,没有谁有绝对胜利的把握,每个人背后都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

我生长在一个乒乓世家,但因为身材矮小曾三次被国家队拒绝。我赢得全国冠军的时候只有13岁,打败成年组所有大人,包括国家队的队员、世界冠军,理应进入国家队了。但国家队5个教练中的4个教练都反对,因为我身高不足。我必须要比别人跑得快、打得狠、打得怪,跟别人打得不一样我才能赢。后来我进入国家队,拿了4个奥运金牌、18个世界冠军,连续八年世界排名第一。我的经历证明了无论怎样的内卷世界,有效的努力能够改变外界所有的质疑。用现在的话来说,我的状态是宁可累死自己,也要卷死别人。

面对内卷,我们要做有效的努力,而不是无效的努力。努力的方向是找到自己的优势,再把大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从自己最擅长的地方去突破它、攻克它。一旦确定了目标就不要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遵从自己的内心,坚定地死磕下去。

我也看到,面对内卷很多年轻人想躺平,如果我是当下的年轻人,我会觉得不放弃努力是对自己最大的尊重。努力总是能一点点地改善和完善自己的。比如很多人觉得自己再努力也很难在刚毕业的几年内买上心仪的大房子,其实这很正常,我们的父辈也是通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才改善了一家人的生活条件。但努力之后,我们也许能租得起公司旁边更好的小区的房子,不用住在郊区每天通勤4小时,这不是很好吗?有人觉得自己再努力也无法留在一线城市,但是努力之后能够带着一线城市的见闻和经验回去更好地建设家乡、孝顺父母,这不是很好吗?

即便在一个注定被淘汰的环境,我们也不必躺平,人生有很多可以努力的方向。如果当年我无法成为冠军,我会追求成为一个最优秀的陪练,让队友在训练中积蓄能量、为国争光。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优点,找到愿意为之努力、付出、坚持的目标,并享受这个过程,登上领奖台不是体育的全部,拼搏、坚持、永不放弃才是真正的体育精神。从8岁努力获得第一个冠军开始,24岁之前我拿了18个世界冠军,99%的可能那就是我的人生巅峰,无论未来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再超越的高度。

我在不断地跨界尝试,有成有败。当年的刻苦训练,磨炼了我的意志,让我学会怎样去输、才能更好地赢。体育可以让我们感受挫折,并且成长。我在新书《心力》里面总结了三个心得:1.能忍受延时满足,善于控制情绪;2.目标清晰、专注力强,责任心重;3.不抱怨现状、不畏惧失败,竭尽所能直到成功。我能理解当下的内卷压力,我尊重所有人的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我的孩子,我可以接受他的普通,却不希望他躺平。

我孩子从小喜欢篮球,后来又喜欢电竞,我不会直接否定他。他喜欢打篮球,作为业余爱好,打篮球可以锻炼他的团队协作能力。他喜欢电竞,曾获得过“北京第一孙尚香”的称号,为此我还专门考察了国内两家顶尖电竞俱乐部。他们一天要训练12个小时,运动生涯极其短暂,最多18-22岁或23岁,就是四五年。并且成才率极低、竞争极其残酷。当我把这些信息带回去给我孩子一说,他就没有兴趣了,没有下文了。

现在我孩子在练习乒乓球,每天放学后练3小时,周末至少训练一天,甚至去年春节都是在专业队里集训渡过的。通过6年时间的努力,他共获得了北京市青少年乒乓球比赛6金4银5铜的成绩。人生如球台,运动场也是微观的人生,不管他是选择走乒乓球的职业道路,还是只把乒乓球当作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只要他学会怎么树立目标、怎么面对困难、怎么理性看待输赢、怎么找到战胜困难的方法,这就是体育带给他最好的人生礼物。我不会因为自己曾经飞到高处,就要求孩子也一样高飞,但是我希望他拥有一颗想飞的心,他想飞的时候我会陪他一起飞。

不可否认,现在的世界变化太快,比如行业变革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面对不确定的世界,年轻人的不安全感真的非常强。我现在努力做的事情就是希望把体育精神传递下去,过去十几年我走过了很多地方,以亲身经历激励更多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同时我还和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一起发起了乡村体育室的公益项目,以乒乓球运动为基础,让乡村妇女和儿童可以有更多场地锻炼身体。

我很高兴地看到现在的社会不再是唯金牌论,运动员们会有更多个性化的标签,让大众了解到冠军只是付出更多努力的普通年轻人,运动员并不是比赛机器,他们也是热血青年。在我看来,运动员“个性化+硬核体育”是1+1>2,体育明星的正能量形象获得了更多的粉丝,意味着能向更广泛的人群传递体育的激情和魅力,让更多年轻人爱上体育、参与体育。我们都在努力让年轻人拥有自己的体育精神。

不是每一个记录都会被轻易打破,但只要有体育精神,这些记录终将被打破。去打破,去成为更沸腾的自己。

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陶勇:《糖丸、干粮和人生的无限游戏》

陶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医师,他首创的眼内液精准检测法,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伤医事件后,陶勇并未告别手术台,反而以更坚定的决心投身医学大道,为实现他“天下无盲”的梦想而奋斗不息。

陶勇演讲全文:

最近几年,新冠疫情一直牵动着人们的心。预防新冠疫情,除了做好防护之外,还需提高免疫力。从医学角度,免疫力可以充当人体保护伞,抵抗外界的侵袭。免疫力下降就是保护能力下降,让身体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的入侵。我们不但身体上要有免疫力,精神上也要有“免疫力”,才能更好地处理各种“感染”。

在说精神免疫力之前,我想讲一下我小时候的成长经历。

我的二姑从小就患有脊髓灰质炎,走路时左腿一瘸一拐。打小父母便让我和二姑多接触,给她送饭、拎东西,陪她走路。我在帮助二姑的同时,也在真实世界中感受着她的不便与痛苦。长大后,我做了医生。医院的电梯经常会维修,我和同事有时候需要爬楼梯到10楼,同事累得够呛,抱怨个不停,我倒觉得没啥,因为在我潜意识里,觉得有健全的双腿能蹦能跳,就是幸福。我小时候,家长都会喂孩子吃一些包着糖衣的药丸,防病保健。我觉得,二姑就是我从小服用的精神“糖丸”,让我从心底希望远离疾病,感恩自己有健康的身体。

我在上博士那年,遇到一位准院士级的教授。他告诉我,他儿子从小接受的是军事化管理,电视、游戏统统不让玩,儿子高考也考上了名校。但是,大一就退学了,因为大学里没人管他了,他接触了网游,成了网瘾少年,不能自拔。我也颇为感慨,不培养点对于花花世界的免疫力,还真不行。

关于“精神免疫力”,我想,就是日常多服一些精神“糖丸”,久而久之,培养出了一种应对挫折和苦难时的“强大精神力”。这种精神糖丸,可能有很多种形式。比如“别人需要你的帮助”或者“可爱的宠物”,为我们提供的是被需要和被依赖感,这让个体的存在充满价值和意义,从而缓解焦虑;“壮观雄伟的自然景观”,为我们提供的是渺小感,在浩瀚的的大自然面前,生活中的不如意,就会变得不值一提;而几个“过得不如自己的朋友”,为我们提供的是优越感,这多少能刺激我们产生一定的幸福感,如果再伸手帮助一下朋友,优越感又转化成了“被需要感”,幸福双重叠加,不断强大自己的精神力量;而“花花世界的小小诱惑”,则让你在面临人生诱惑和考验的重大关头,不至于迷得晕头转向,不知所往。

做医生,做公益,虽然看上去是在帮助别人,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因为我们通过感知、共情他人的痛苦,将对他人的悲悯和支援,进化成了自身的“糖丸”。这既培养了对他人的善意,又对这世界充满感恩,保持敬畏,逐渐建立自己强大的“精神免疫力”。

现在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年轻人每天面临无数的信息和选择,生活压力又大,大家普遍感到焦虑,对未来感到迷茫。年轻人的困境不是知道的太早了,而是知道的太多了。这是90后、00后和前辈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那么,面对信息过载的困扰,我们的精神就像暴露在一个复杂的生态环境中,只有塑造自己的精神“免疫力”,才能塑造强大的内心。

哲人说,“我思故我在”。在学生时期,我们寒窗苦读,却不知道为什么而学;工作后,为了结婚买房买车而工作,也不知道工作的意义为何。我觉得,这和大家普遍缺乏清晰的人生目标和理想有关。阿尔贝·加缪说过,我们40岁时,死于一颗我们在20岁那年射进自己心里的子弹——今年我41岁,我很庆幸,我没有在20岁那年射进自己心里的子弹,而是埋下了“医学理想”这颗种子。我觉得,自成沸点的前提是,你内心有一颗炙热的火种,而这颗火种,就是理想。

理想不是突然就有的。当我们还是学生时,就要在读书中找到乐趣和价值,为自己的理想辨明方向。

我的母亲在新华书店工作,从小我就泡在书店里,翻阅各种书籍。父母从不强迫我读那些他们认为应该读的书。我的阅读也没有目的,全凭兴趣,既有世界名著、各种连环画、也有十万个为什么,还有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每个故事里几乎都有一个隐世神医,再厉害的大侠都得来求神医看病。从那时候起,我就认为医生很了不起,幻想着有一天能够成为《雪山飞狐》中的“药王”。后来,我陪着母亲去医院看沙眼,看到眼科医生拿针从母亲的眼睛里挑出了一粒粒白色的小石头,就觉得眼科医生非常神奇,高考就填报了医学志愿,在研究生阶段,进一步选择了眼科专业。

现在回头看,广泛的兴趣阅读,有助于培养主动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也让我较早地构建了自己的思维逻辑体系。这就好比在脑子里装入了一块海绵,它包容并蓄,不断消化和吸收所有有价值的信息;而如果没有这块海绵,外界强迫你读再多的书,都只能像一堆散沙,占据脑海,却不知有何意义;

理想,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设定的,也不是一伸手就能够着的。鲁迅先生说过,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这就是理想。

首先,我们要尊重自己的欲望,不必过度苛责自己和压制天性,要从自己的天性和兴趣中,找到自己的理想。这样,追求理想的路程就会变得快乐。

其次,我们要用理想驾驭自己的欲望。理想是我们登山攀顶的志向,欲望是沿路驻足欣赏花花草草的想法,没有理想,就会停留在欲望搭建的客栈。

最后,我们要把理想当作行进路上的干粮,而不是压垮人的黄金。尽管在外人眼里,黄金更值钱,但生命真正需要的,只是干粮。

若能如此,拥有强大的“精神免疫力”又心怀火种的你我,无论人生高低起伏、顺境逆境,都能自成沸点。

有了强健的精神底座,自成沸点的人生还得拥有自成体系的知识主体结构。在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资讯平台让知识碎片化了,被短视频、短篇图文、社交媒体等等,以信息茧房的方式,分解为一段段互不相干的资讯。

唯有足够强韧的知识主体,才能把海量的破碎资讯纳入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价值观里,形成知识更新。而一旦缺乏知识主体的理性思考,就很容易被资讯操控、情绪驱动。唯有持续终身学习,才能我思故我在,才能形成稳定的知识主体结构。

我觉得,要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首先要热爱学习,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和价值。高一那年,我迷上了打游戏,成天泡在街机房里,成绩从年级前十掉到了150多名。高二时,我爸给我买了一套七龙珠漫画、一套圣斗士星矢漫画,觉得街机也玩够了,还是读书有意思,心思慢慢回来了,成绩也恢复了。自己找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哪怕是边玩边学,效率也比整天被动学习高得多。

其次,我们要将终身学习,化为阶段性的小目标。在实现小目标的过程中,不断获得”奖赏”,收获价值感。有一位马拉松长跑选手,成绩超出了亚洲选手的平均水准,记者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他把马拉松全程分成无数个小目标,比如第一个目标是银行招牌,第二个目标是一棵大树,所以在漫长难熬的马拉松过程中,他始终能不断给自己满足感和成就感,这些别人看不到的内心欢喜,支撑着他保持最好的状态跑到终点。

回顾我自己的成长,也分成了技、艺、理三个阶段。在研究生和主治医生时,是技术的阶段,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想做一个手术过硬的大夫,每天我都在苦练手上的活儿,周末也在训练自己的显微操作,每天都能感到进步;到我评上副主任成为专家后,是艺术的阶段,怎么把常见病看得更好,手术做得更漂亮,面对疑难杂症时,怎么能找到创新的方法做精准诊断,成了我主要考虑的问题,于是我主动学习了遗传学、分子克隆、生化方面的知识,开拓了眼内液精准诊断这个空白领域;到了现在,进入了“哲理和平衡”的阶段,我会认为,当下医疗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用科技产品和公益关怀来实现,于是我们提出了“天下无盲”的愿景,希望用提升视力的智能科技产品和关爱人心的公益计划,帮助那些中途失明人士,找到生活的希望,重新开启人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找到他们自己的生命价值。

医学,对现在的我来说,就是我的无限游戏。天下无盲,是一辈子都干不完的事业。终身学习,对我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每天一点一点的进步。以医学为窥镜,探寻大道,我终身乐此不疲。

“职场锦鲤”孟羽童:《享受打怪升级的人生》

孟羽童,珠海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的秘书,因董明珠一句“要把她培养成下一个董明珠”,孟羽童的名字冲上了热搜榜。在网友眼里,孟羽童是“毕业生天花板”、“职场锦鲤”。但在董明珠的眼里,孟羽童“能吃苦,活跃,学习能力、反应能力都很强”。

孟羽童演讲全文:

我是孟羽童。谢谢大家愿意腾出一点时间,听我分享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故事,见证一个普通女孩的成长。

我想问各位前辈一个问题,有多少人同意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15分钟成名的机会?在正式分享之前,我想跟大家聊聊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糗事。

我在河北石家庄长大,从小喜欢跳舞,在4岁接触舞蹈之前,我妈说她完全不愿意带我出门,因为那时候我是一个自闭的小女孩,见到任何一个陌生人都会“哇”的一声哭出来。我妈为了锻炼我的胆量和自信心,就把我送去了一个中国舞的舞蹈班。刚开始学跳舞的时候,我也是畏畏缩缩的,每次上舞蹈课都只愿意站在最后一排的角落里,每次在陌生人面前演出也是一副快哭了的表情。直到有一天,我在学习一个舞蹈动作的时候,还是畏畏缩缩站在最后一排,老师说:你跳得不错,可以给大家展示一下。我一下子就有了自信,我好像也不是那么差,是可以把这件事情做好的。那之后我就慢慢建立起了自信心。

舞蹈让我慢慢变得自信和开朗起来,周围人不断的正向反馈和鼓励,也让我愿意和敢于尝试之前没做过的或者不擅长的事情。大学期间,我也做了很多尝试,包括创业、当导演、舞蹈等等,有成功有失败。无论结果怎么样,在这个过程中我都收获了独一无二的感受和独属的个人色彩。

后来,我有机会参与了一档职场类的真人秀综艺《初入职场的我们》。因为要面临高强度的工作、高强度的录制,简直就是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考验。最难的是我每天一醒来就有一种高考备考的感觉,这种感觉是24小时反反复复、永无止境的,当时也面临了非常多的崩溃时刻。

我记得第一次实习考核是要三个人做一个大型活动,当时邀请了各个明星级的企业家老板进行一次茶话会,我被任命为这个活动的小组长。这样一个100人左右的品牌线下公关活动,我们的筹备时间只有3天。在这3天内,大到现场活动的执行脚本,小到Logo的颜色、桌椅的摆放、姓名牌的摆放、茶歇的数量等等,一个一个细节都要等我们仨去敲定。好不容易把所有细节都敲定了,距离活动开始仅剩6个小时的时候,我们在向老板汇报方案时被全盘否定。活动还办不办,怎么办?虽然当时觉得五雷轰顶,但我的想法是一定要做,并且要做好。所以在距离活动开始仅剩6小时的时候,我拉着两个小伙伴一起熬夜把所有的方案重新脑暴、梳理,我也一改之前作为小组长却一些畏畏缩缩、不够果断的行事风格,主动表达自己的意愿,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当时有一个场景,有一个同事来问我这个桌椅要怎么摆放,其实之前我们已经纠结了很久。但在当时,我就拿出活动负责人的范儿,说桌椅的摆放已经有定数了,我是负责人,听我的,我会对这个事情负责。

这个活动带给我最大的成长和收获是,从学生到职场人思维的转变。品牌公关的线下活动,首先要考虑的是活动目标到底是什么,是做品牌宣传还是做销售转化,目标决定过程。第二,要考虑市场的需求,要做市场需要做的事情,而不只是创意人或者市场人的自嗨。第三,可供落地的资源是什么,学生时代可能只是做一些飞机稿和创意,不会把它落到实处,但是真正成为一个市场部的实习生、成为一个执行者的时候,一定要把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收集起来,在已有资源基础上评估创意落地到什么程度。

经过一个月的实习,我非常幸运地得到了转正的offer,我也放弃了原先出国留学的计划,选择入职格力电器成为董明珠董总的秘书。一开始入职格力的时候,虽然节奏很快,每天要面对的新鲜事很多,但都还是在我可以掌控的范围之内。

转折出现在2021年11月9日,这一天我跟老板出席活动的一个视频被发到了网上。(视频里)董总说的要把我培养成第二个董明珠,直接就把我送上了热搜。当我在热搜榜上看见自己的名字,第一反应是“啊?有事吗?是什么情况?”我觉得老板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她不光是对我说的,而是对每一个入职格力的年轻人说的,只要你入职格力,就有了平台和机会,公司都愿意培养你,都可以在格力找到施展拳脚的天地。所以我也不是什么接班人,我真的只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人、普通初入职场的新人。我也知道自己现在的能力、阅历有非常多的不足,所以我抱着学习和进取的心态,向公司的前辈和社会上的前辈虚心讨教经验、学习,不断地成长,也非常感谢大家愿意监督和见证我的成长。

这种感觉就像开启了一个新的游戏副本了,看这次能不能接住,然后我通关了。

大家很好奇董事长秘书的工作日常是什么样的,其实我的日常工作大体分为五个方面,包括日常的行政、政府的接待、媒体活动和采访的对接,和市场部、电商部的同事进行日常工作的对接以及出差的活动等等。而工作中最大的成就感来自于做好每一件小事,只有做好小事,才可以做成大事。

这是我第一次和老板出差参加媒体活动的照片,当时内心非常惶恐、紧张。老板在台上演讲,我要负责帮她整理好演讲PPT,并且在演讲的时候帮她播放翻页笔。与此同时,我还要处理跟公司市场部、电商部同事对接的日常工作,比如接下来的日程安排、车辆安排、人员安排,要见什么人、在哪里见,需要安排的车辆师傅是谁。当大家看到老板在台上侃侃而谈的时候,我一支手很紧张地拿着翻页笔,确保老板讲的事情跟PPT对得上,另一支手很紧张地在对接各种各样的行程,开着十几个微信对话框,这对我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人生体验。

我作为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我更像是应届大学生的一个缩影,只有不断地试错和调整方向才知道怎样做是正确的,才能够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现在我在做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负责 “明珠羽童精选”的公司电商账号,这个账号主要是讲解格力小家电的视频,我负责出镜拍摄介绍视频。在这个过程中,有一条评论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谢谢你让我知道格力还有这么好的小家电产品。当时看到之后,我就觉得我的工作真的很有成就感。因为我之前一直在市场营销部门实习,对一名市场营销人而言,能够通过精准的渠道,把好的产品以正确的方式传达到消费者面前,真的是一件最棒、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同时,我也在学习如何跟老板沟通,让她了解年轻人的喜好和他们喜欢的互动方式;也在不断学习如何和年轻人沟通,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好的小家电产品带到消费者面前。

从2021年9月6日至今,我入职隔离大概有4个月了,也在不断反思和复盘怎样才能做好董事长秘书工作。

首先,非常重要的是这项工作的本质就是沟通,沟通的目的是让公司的资源和效率最大化,确保董事长的日程安排效率最大化的。

第二,是要热爱学习,永远保持终身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态度,要学会提问,学会提建议,更要学会和老板博弈。比如拍一个视频,她可能觉得平铺直叙的产品介绍方式好,这时候我会努力地说服她,大家喜欢看温情向的、有共鸣的东西。虽然大部分时候都会失败,但我还是会尝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为格力小家电注入一点不一样的活力。

第三,像老板一样思考,像新人一样工作。像老板一样思考,意味着要用全局化、战略化的眼光去思考每件事情,而不仅仅是从岗位本身出发。像新人一样学习,意味着要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保持不断进取和学习的态度,这也是作为一位董事长秘书必备的技能。

我还有一个比较好玩的心态,每当我在实习或工作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会以跳脱出来的第三视角看待问题。就像游戏的操盘者和编程者或者NPC,看能不能通过这个关卡干掉这个怪物,去开启新的副本,这么想困难好像就没有那么严重了。

人生都是坎,遇到坎就跳过去也太没意思了。

我现在的状态就像影视中的角色,刚刚拜师,然后下山历练。一开始找不到洞口所在,现在找到了洞口,也找到了地图和方向,但前方是什么我并不知道。可能是妖魔鬼怪、艰难险阻,也可能是失传已久的武林秘笈,有名师高人的指点。对我来说,作为普通女孩,唯一要做的是保持努力进取的心态,去迎接从未想过的人生。

受到大家关注后,网络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这是我收集到的负面评价,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是: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面对这些负面评价,我的心态是接受它,因为很多人并非出于恶意,而是想帮我变得更好。正面的声音也好,负面的评价也罢,以更客观的角度看待自己、鞭挞自己,不断反思自己,然后成为更好的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我越来越敢于接受自己不完美、狼狈、平凡、普通,我觉得这才是人生的常态,平常心就是面对所有人生困难最有力的武器。

回到最开始我问大家的问题,我非常认同“每个人都有15分钟成名的机会”这句话。非常感谢这个时代给了年轻人很多机会,大家可以通过自己的渠道去发声,去表明自己的态度,去追寻内心的热爱,所以我觉得生逢这个时代,对年轻人而言是非常幸运的。

最后,我想说承认欲望和展现自己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我特别想对屏幕前跟我同龄或比我小的女孩子们说:没有你应该做什么,只有你想做什么,没有任何人可以定义你的人生,只有你自己才可以书写自己的大女主剧本。

我也想对看到这个视频的所有女生讲,可能你跟我一样处于非常迷茫的人生阶段,或者觉得自己不配拥有精彩的人生,千万不要放弃,记得再坚持一下,坚持做你认为正确的事情。别怕,前方就是万丈光芒。

北大保安读书第一人张俊成:《天花板粉碎者》

张俊成,20多年前他骑着自行车冲出村庄,又坐着大巴冲出县城。在北大做保安的时候,他冲过自学考试的关卡,考上北大法律系,被媒体称为“北大保安读书第一人”。如今,46岁的他是山西长治市一所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长,正在领着学生冲出被大山围抱的世界,将包含着“爱与责任”的北大精神传承下去。

张俊成演讲全文:

我是25年前通过自学考试考上北大法律系的北大保安张俊成。

我没有邓亚萍老师那样辉煌,我就是一个草根,就是一名普通的保安。今天我站在这里,就是各位嘉宾、各位老师、观众朋友们的一名学生。

我出生于山西长治襄垣的一个偏僻小山村。大山生活贫苦,我们家有7个兄弟姐妹,家庭生活更是举步维艰。我记忆中,吃过最珍贵的东西是一块带绿毛的鸡蛋糕,那是偶尔亲戚探望时带的伴手礼,因为兄弟姐妹多,妈妈怕吃得太快,总是悄悄地把它藏起来,等到妈妈再拿出这块蛋糕的时候,鸡蛋糕已经发霉长绿毛了。由于家庭贫寒,妈妈舍不得把它扔掉,便把绿毛刮掉再分给我们吃。

但在对贫穷的印象中(缺少)吃的只能排在最后,更多的是自尊心受损、教育资源匮乏。在我的记忆中,我穿的永远是哥哥们留下的旧衣服,鞋露着脚指头,自卑和无奈贯穿着我的生活。

由于家庭原因,我的哥哥姐姐先后失学,我是家中唯一读完初中的孩子。没有学历,就没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利,所以初中毕业后,我辍学留在家中,和父母一起务农。后来,我去矿场卖过苦力,也在汽车配件厂打过零工,那些所有被苦、累、脏淹透日子,坚定了我走出大山去闯一闯的信念。

199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当地劳动局要给北京输送一批保安,我得知这个消息就跑着去报了名,我揣着对母亲的承诺和坚定的信念坐上了北上的大巴,来到了首都北京。我格外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在保安培训基地集训的26天时间里,我以各项成绩第一稳居500多人之首,被分配到了北京大学西门,正式从事保安工作。

在北大西门工作的5年时间里,我和战友们积极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帮助素不相识的求助者…我们用自己真挚的行动赢得了北大师生和来往宾客的尊重和认可,北大西门保安班也被评为“首都十佳保安示范岗”。

最难以忘怀的是在北大的求学之路,两张小小的听课证让我从自卑中走出,走上了求学的道路。北大西门外宾很多,由于我不会外语,工作中语言沟通出现了很大的障碍。从那一刻起,我下定决心要学会外语。然而学习外语的过程是艰难和无助的,幸运的是我得到了北京大学英语系曹燕教授无私的帮助,在我为两张免费听课证感动得落泪时,曹老师的跟我说“我不要你感动,我要你行动”,正是曹老师带我走出了学习的困境。

你见过凌晨四五点的北大吗?我见过每个时间段的北大校园。夕阳时分,未名湖畔,常常会出现北大西门保安张俊成和北大西语系张玉书教授的身影,那是张老师刻意利用遛弯的时间对我进行一对一的哲学知识授课。和张老师学习,是我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也成为了我一生当中最美好的时光,所学所悟使我受益终身。

北京大学数学系章学诚教授和妻子金阿姨,听说我要自考北大法律系,就帮我找到了法律系的老师,允许我去北大法律系旁听,就是蹭课。北大老师们无私的帮助,有教无类的北大精神,也让我深深地认识到无论何种职业,不管身份是什么,只要认真学习就是高尚的。而我只能用超出常人的时间、经历和付出,用优异的成绩才能回报恩师们的帮助。

北大教给了我很多重要的东西,概括来说就是北大人的精神和爱与责任的情怀,我相信无论走到哪里都能闯出一片天地。带着一纸北大毕业证,带着三大袋沉甸甸的书,带着五年无比珍贵的人生经历,我告别了北大,回到了家乡。我想把在北大学到的东西带给家乡的孩子们,因为我比谁都知道无知、贫穷是什么滋味。

1999年8月我应聘到一家职业学校当教师。在担任教师的经历中,我遇到过很多学习成绩不好、家长放任自留、行为习惯很差的孩子,我所从事的工作被称为填沟工程。图片中这个班级是“填沟工程”的一个案例,这个班级当时是学校最差的一个班,前两任班主任已经被他们气得无奈放弃了。用前两位老师的话来讲,要想带好这个班,除非把太行山的沟给填平了。当我接手这个班之后,我跟自己说一定要把这项填沟工程进行到底。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陪伴这群孩子们学习、读书、一起开心的所有日子里,我用行动感化了他们,他们也用32个孩子参加高考、31个被大学录取的优异成绩,给填沟工程画上了幸福和圆满的符号。

2015年,我和合伙人一起创办了今天的长治市中等职业学校。当孩子们不想学的时候,老师要陪着他们学,要告诉他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当孩子们在家里感受不到爱的时候,老师就是父亲母亲,要去弥补他们家庭中缺失的温暖。老师同时要成为孩子们的知心朋友,为他们的心灵解码,陪伴他们渡过人生的第一道坎。

我时刻铭记张玉书教授对我的教诲,他说教师这个职业要先从思想上引导孩子们,思想上通了,一切都通了,然后再传授知识,不要照本宣科,把理论和规律结合到生活实践中去。为此,在建校初期,学校就采取了全封闭的军事化管理模式,因为我从这些孩子们身上看到了当初的自己。我在北大当保安的时候,就是军事化管理改变了我懒散的行为,让我养成了良好的行为成,并把我推到了学习的道路上。我坚信这样的管理模式一定可以管好孩子们,实践也证明这种模式是成功的。这就是所谓习惯改变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与此同时,我和我的教师团队也努力成为孩子们心目中最喜欢的老师。每年冬至,我们会和孩子们一起下厨房,一起和面、一起擀饺子皮、一起剁饺子馅、一起包饺子、一起煮饺子,一起分享有温度的家庭式的校园生活。同时我们还开办了“教学相长”的课堂模式,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要认真聆听孩子们的心声,从而改变和完善教育方法、教育态度、教学艺术。

职业教育的核心,我认为首先是要教会孩子怎么做人,让他们的综合素质、道德品质有所提升,让他们的行为、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养成。同时要让他们学到一技之长,能在社会立足,这就是职业教育给每个孩子人生所镀的金。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我们要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要培养更多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要实现学生“毕业就能就业,就业就是能手”的培养目标。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外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就是以心为火,点燃孩子们内心那盏希望之灯,让他们从失望到希望。

投身于教育事业这么多年,我一直坚定地用我的态度去感染、改变我身边的每个人,然后逐渐形成一个有活力、有激情、沸腾的一群人。现在看来不仅仅是孩子们需要我,我也更需要孩子们,只有这样才能一代代地传承北大精神,传承这种沸腾人生的理念。

职业教育和其他普通教育相比,它更加有教无类,因为职业教育面对的群体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来自乡镇和农村的孩子们同样需要得到最好的教育,他们同样需要学到一技之长,在这个社会上寻找到最适合他的岗位,立足于社会。

我们科技人是能够承担重大任务、担当重大责任的人,始终坚持“德在先,利居之后”的教育品格。我们科技人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教育事业、忠诚于学校、忠诚于每个孩子和家庭,我们就是要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奋斗终生。

广州导盲犬学校校长李苑甄:《爱,如影随行,导向光明》

中国香港青年李苑甄,是广州导盲犬学校校长。“我想让更多的视障人士能够过上更独立、更自由、更自信、更有尊严的生活。”带着这个理想,李苑甄放弃了澳洲、美国工作机会,来到广州开展导盲犬训练的工作。

李苑甄演讲全文:

我是广州导盲犬学校的校长李苑甄。广州导盲犬学校是华南地区唯一专业培训导盲犬的机构,成功培养的导盲犬、符合资格的导盲犬会免费送给有需要的视障朋友,为他们提供服务。

我带导盲犬出去的时候经常会碰到一个问题,很多不理解的人会问:“那么大的狗,真的不会咬人吗?”作为一只预备的导盲犬,首先要选的是它的血统。导盲犬的血统是指它是来自一个导盲犬家族。从小狗出生开始,我们就记录每一天的数据,如果小狗咬人的话马上就被淘汰。小狗咬人是遗传的,现在我们所有的小狗都能保证是不会咬人的。其实导盲犬发展了100多年,世界上有超过100间导盲犬学校,但没有一间学校发生过导盲犬咬人的案例。

作为一名导盲犬导师,我是怎么走出来的呢?其实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过去我花了4年多时间学习导盲犬的训练,包括训练狗的技术,还要懂得评估狗的行为、个性,还要懂得狗的肢体语言,还学习定向行走。定向行走是盲人出门的方式,我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每天戴着眼罩,把自己当作一名全失明的人一样去餐厅吃饭、坐公交,最后让导盲犬带着戴了眼罩的我在路上走路。当然,这些训练和培养也是为了让我能更好地跟视障朋友沟通。

作为一只预备的导盲犬,它们是怎样工作的呢?导盲犬从小接触的人类都会给他们很多的爱。所以大家在公众场合看到导盲犬,即使你轻轻踢它一脚,它也从来不会想这一脚是友好还是敌意,可能会觉得你在跟它玩。导盲犬是把它跟人类的爱放到视障的主人身上,把视障主人看作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看成为是它最重要的人。所以导盲犬每次带視障主人出门,走路的时候不会让他碰到意外和危险,每天都会安全地把主人送到要去的目的地。

我们常说导盲犬不仅是視障朋友出门避开危险的一个工具,更是视障朋友24小时陪在身边的孩子,还是他们的家人。我来广州工作之后遇见一件事,虽然是比较少发生的,但却让我非常难过。一位使用者的导盲犬生病了,然后离世了,当天晚上动物医院的院长打电话给我,他说:“校长,你还是过来医院一下吧!你的狗好像不行了。”晚上1点多,到医院后,使用者的女儿说妈妈已经哭晕过去了。她醒过来的时候,跟躺在手术桌上的导盲犬说:“每一天都是你带妈妈出门、每一天都是你带妈妈上班,每一天你都陪在我身边,今天你把我抛下,我明天怎么上班?我明天怎么出门?”我心里真的特别难过,我不知道能够说什么,我知道说什么都不可能让她好过一点。那一刻,我只能答应她一件事,努力培养另外一只导盲犬带她出门、带她走路。

我们学校从我刚来时候比较困难的情况,走到今天成为一所比较具有规模的学校,也有了很多的志愿者。一路走来,有三点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

第一,我们在网上开展了一个线上的筹款,即云领养的项目,现在国内发展得非常不错,解决了我们营运的问题。

第二,导盲犬都很勇敢,不管什么危险,只要你鼓励它,它就会走过去,这是我要向导盲犬学习的地方。

第三,我感觉使用者们都是用心看世界的人,他们不会因为你的外表、因为你有没有钱而跟你做朋友,他们觉得你是好人,他们就觉得你是好朋友,这个朋友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这是激励我努力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原因。

在国外,我带导盲犬训练的时候可以去很多公众场合,每一个公众场合也都会接受在训练的导盲犬、在工作的导盲犬,可是现在国内只能是盲人带着导盲犬进入公众地方。作为训练人,我们带导盲犬进去多数都会被拒绝。我们希望可以给导盲犬开放更多能去的地方,创造尽量好的训练环境。

可能大家都不知道,广州有1800万人,可是在工作的导盲犬只有4条,4条中已经包括了我刚刚说的去世的那条导盲犬,所以现在广州工作的导盲犬只有3条,在申请的视障人士却有很多。从全国来看,大概有1700多万盲人,但在工作的导盲犬不到200只,零点零零一的比例,而在国际上,导盲犬与盲人比较合理的比例通常是1%。

我想告诉大家,在我认识的盲人群体,尽管他们有视力的限制,但他们有自己的理想,他们也想跟我们一样安全地走出家门。我们一直在努力地为他们提供一位能够带他们去更远方的小伙伴、一个家人。希望大家能重新认识导盲犬,跟我一起让盲人的生命也沸腾起来,让他们可以去到更远的地方。

热搜第一的90后“瓷娃娃”王妙:《这个世界无须仰视》

河南鹿邑县非物质文化手艺传承人王妙,从小患有成骨不全症,骨折近百次,医生说她可能活不过15岁。如今,她已经29岁了,也从“瓷娃娃”成为一名编织手艺人,参与了北京冬奥会颁奖花束的编织制作。她也把编织技术教给全乡百多位留守妇女,带着她们一起创业。

王妙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是王妙。刚才听了各位老师的精彩分享,我内心是非常沸腾的。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这个世界无须仰视》。

我是一个瓷娃娃,腾讯课堂的学员、是编织爱好者、河南鹿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瓷娃娃的体质决定我从小不能像别的小朋友一样蹦蹦跳跳,出生至今,我经历了上百次的骨折。家里到处都是我轮椅的车辙,而车辙旁边都是母亲时刻陪伴的脚印。母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你慢慢的。

弟弟教会了我读书,教会了我识拼音、识字。我非常热爱看书,通过书本我可以看到更大的世界,可以想象自己出去玩、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我每天最羡慕的事情就是看着别的小朋友背着书包、手拉手地去上学。

十几岁时,我在弟弟的课本上看到了史铁生的《合欢树》,一下子被里面提到的“母亲的爱”深深地震撼到了,母亲为了史铁生到处借书、寻医问药,也为了他的一点点进步而高兴不已,仿佛他代替我说出了我对母亲的感激。后来,我通过这本书,又读到了他的《我与地坛》,我真的太爱这本书了,我感动于作者在苦难中的挣扎、痛苦和思考。唯有家人无私的爱与不屈的信念,才能对抗人生中的苦难。

我从小是一个不爱抱怨的人,妈妈已经太难了,我怎么能在她面前跟她说:妈妈,为什么我不能穿裙子?我不能上学?我不能像别的小朋友一样蹦蹦跳跳的?每当我觉得人生很难的时候,我就会重读《我与地坛》。我看到史铁生通过写作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我也想有一技之长,成为妈妈的骄傲,不再是妈妈放心不下的那个孩子,不再是妈妈的牵挂。

2015年,妈妈听说天津武清人民医院可以治疗脆骨病,就义无反顾地带我去求医,其实当时家里也没有多少钱,妈妈打工一年攒下的钱才给我做了一条腿的手术。因为平时在家,除了看书,我也会跟妈妈学习一些编织手艺,住院期间我参与了“太阳雨”的公益集市,第一次发现我编织的手链、织的玫瑰花还能拿出去卖钱,当时我可开心了!2014年和2015年我做了两次大手术,术后康复得不错,可以像现在这样拄着拐杖走路了。

等候手术期间,我在武清图书馆看到了大量的编织书籍。你们不知道,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对于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我来说,当时看到满面墙都是编织书的那种震撼、那种狂喜!当时我借回来了书,但是看不懂上面的图解,因为妈妈也不知道那上面画的是什么。妈妈教我的都是普通的编织,我就想如果有渠道可以让我学习这些知识就好了,我要把我的编织技术学得更好、更精,我要挣更多的钱!

后来通过超姐的介绍,我知道了腾讯课堂,这可以说是我人生改变的关键时刻。腾讯课堂有很多编织课程,我像海绵一样吸收着编织知识,学会了怎样通过线的软硬粗细去打样、计算针法,算这个作品有多少针,从平面的作品做成了立体的作品,做出了很多可爱的小玩偶。每当我做出一个作品,我会很有成就感,毕竟这是我一针一线钩出来的,我就发布在自己的QQ空间里,很快就有人找我下订单。当我第一次接到网上订单的时候,我真的特别开心,因为我证明了我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挣钱,我可以养活自己了。

后来我成立了“织梦工作室”,并且申请了县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编织,既是我的作品,也是我独立自主的梦。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河南鹿邑县的领导对我的支持。

接到订单后,我常常是坐在政府开办的基地文学店里制作,然后就有村里的人问我:你织的这个是什么呀?你织的这个是怎么弄的?你的手怎么那么巧呀?当他们发现编织还可以挣钱,也不用背井离乡的去打工,就问:我可不可以跟你一起学?我说:中呀!

最难忘一个作品是接到口腔医院战大哥的订单,我一口气设计了10个“牙牙战士”抱枕,有粉系、佛系、呆萌,一下子就接到对方上千个订单,还凭此作品在一次公益创作比赛中拿了两千块钱的奖金,在当时我感觉已经很多了。由于这个单子很大,如果每个人都做一个,那尺寸肯定是不标准的,因为每个人手的松紧度是不一样的。我就和村里的姐妹一起用流水线的方法,把一个作品分成几个部分,一个人完成其中的一部分,我是最后缝合和把关的人,这个订单给我团队的姐妹们都带来了很大的自信。

妈妈的愿望是比我多活一天、照顾我到老,我的愿望是不再成为妈妈放心不下的牵挂。我有底气说出上面的这句话,是因为我看到自己靠双手挣钱的可能后,没有一天敢放松,我每天都在学习,努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出更多的设计、做出更多的技巧,争取更多的机会。

后来,我的订单越来越多,就会让跟我一起学习的姐妹们一起做。大家一个月大概可以挣一千块钱,对于农村的人来说,这已经很多了,可以给家里孩子买很多的东西了。

村里有一位大姐,家里有五个小孩,她不能出去打工,如果她出去了,孩子没有人管,就成为留守儿童了。但不打工的话,家里的负担很重。后来她从我这里拿了手工回家做,她每天的空闲时间也不多,做好家务、照顾好孩子就只剩下4、5个小时的时间,但现在可以在家门口兼顾家庭和工作了。村里有不少这样的姐妹,她们每次来到我这里,都是满面笑容,大家一起交流编织的针法,谁家里有个什么事呀说一声,都会搭把手、出个主意什么的,就会感觉特别的温暖。

后来,我在腾讯课堂上免费录制编织的教学视频、不同的针法、图解,帮助像我这样的姐妹学习一技之长。通过网络我认识了一位山东大姐,她患有先天性的脑瘫残疾,再加上股骨头坏死,走路要靠拖着一条小板凳艰难地前行,幸运的是,她老公对她呵护有加,有一个可爱懂事的孩子。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她刷短视频,知道了我的编织,就私底下问我要了联系方式。她跟我说,她非常渴望学习编织,她说:我想挣点钱,我想给我正在读高中的孩子买一条冬天穿的棉袄。我给她寄了钩针和线,教她学习技巧,慢慢地她也钩出了美丽的披肩、小花生、小柿子,有了一技之长,可以贴补家用。

感谢网络让我们相识,并给了我们互相帮助与扶持的机会。每当看到免费的课程点击量上升的时候,我就会很开心,也许在我不知道的地方,我用我的绵薄之力,帮助了一个像我当初一样迷茫的姐妹找到了努力的方向。现在,医学的进步,让我可以独立行走,并且穿上了小时候心心念念的裙子。

正因为有网络,我可以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当我听说了奥运冠军全红婵的故事后,我花了一百个小时编织了一个玩偶,我觉得她是一直努力的榜样,她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家里的命运,也激励了很多人。

今年我们团队感到特别荣幸的是,我们参与冬奥会编织了手棒花,能让我们的仰慕之情,借助花束,送给这些人类之光。

网络最大的作用就是连接,像妈妈一样无助的农村妇女,像我一样渴望减轻家人负担的患者,像那个希望通过学习走出抑郁症的姐妹…有很多像我们这样散落在各地也很努力的人,我们就像孤独的星星,通过网络和榜样的力量,我希望这些孤独的星星可以互相连接,可以成为星座、照亮天空。

不管是怎么样的境遇,我们都不能停止生长,不能停止学习。我用尽全力,只是希望成为一个能够独立的普通人。最后我想说:无论怎样的人生,都可以从冰点到沸点,我们一起努力!

打败了职场危机的宝妈崔钲聃:《薛定谔的职场危机》

从日语专业到财务岗位,再到IT技术支持岗位,职场宝妈崔钲聃用她真实求职经历告诉所有人:“职场危机”只能依靠自救。凭借强大的自制力,她通过在腾讯课堂自学,通过了网络工程师考试,也收获了职场新机遇。

崔钲聃演讲全文:

我叫崔钲聃,是一位38岁的宝妈,今天我想讲的题目是《“薛定谔”的职场危机》。

为什么选这样一个题目呢?就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作为一个普通宝妈,我是如何跨越职场危机的。我以前觉得“职场危机”离我很遥远,因为我身处比较稳定的软件行业,又是外企。最早我在外企做了9年的对日财务外包,后来转行做了韩语IT技术支持。对于小语种而言,我这种会日韩双语的是比较吃香的。

做了几年之后,因为身体的原因,我选择了离职。后来生完孩子,到2019年,我也很轻松地找到了日韩双语的技术支持工作。但是到了2021年,我发现公司里面的气氛越来越不好,客户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司也面临很大的压力。因为这些项目不是很赚钱,公司就想进行人员上的缩减,很快我就面临调岗去做中文组业务,因为(中文业务)无法体现我的语言优势,我又离职了。

但是,这一次离职之后,我发现情况是非常不乐观的。面试了很多次,我都被拒绝,刚开始我是非常不理解的——我有足够的工作经验,为什么屡屡被拒绝呢?后来我才知道,很多大公司都不太想要35岁以上的人,尤其是像我这种有孩子的,而且我要的薪资比年轻人更多,在这种情况下给我的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

我失业之后,一家5口全靠老公一个人养。大家可以看到这就是我银行卡的常态,每个月余额都是零。因为我没有工作,每个月自己还要交医保、社保,这就需要一千多块钱。再加上我家没有煤气都是用电,所以每两个月平均水电费就需要一千元,房贷需要五千元,所以到冬天交物业费、取暖费之后手里就没有钱了,只能跟父母要钱花。

我也想过,是不是只有我才遇到这样的窘境?后来我发现其实不是,我在百度搜索的时候,职场危机的搜索词条有5000多万条结果。

再回头看看我所处的行业,我发现除了高层领导以外,在软件园已经看不到50岁以上的人了,我意识到我可能进入了“温水煮青蛙”的状态。于是我在想,为什么我会面试失败呢?当我希望找到一份高薪工作的时候,我到底怎么样才能让面试官青睐我呢?

我复盘了一下,技术性要求不强的工作一定会要求很高的外语能力,除了需要精通一门外语、小语种外,同时也会要求流利的英文能力。而只要基础语言的工作,就一定会要求更高的专业技能。所以我认为我失败的原因可能是我的专业技能或英语能力没有达到主考官的要求。同时我也在反思过去的人生,过去我是月光族,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职业,按部就班成家立业,以为这就是安稳的人生了。但实际上我对未来的生活缺少规划,没有规划的人生就像城市的建设没有蓝图,发展到后面就会顾此失彼。

第二点,我以为软件行业在中国有很大的市场,不会被动摇。但渐渐我发现并非如此,所有行业都会有行业危机,只是身在其中的人没有感觉到而已。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危机感,我们就会失去生存的基础。从进化的起源来说,危机感才是生物进化的本源。

第三,人是有惰性的。很多人没有办法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是因为人会有侥幸心理,会觉得裁员这件事情不会落在自己身上。很多人会想我的小日子过得也很爽,吃着烤串、喝点小酒,虽然不是大富大贵却也吃穿不愁,我为什么要那么辛苦去寻求自己的突破呢?但现在我不再这样想了,就像我之前说的:我的生活已经没有退路了,如果我不扛起这个责任,我怎么样才能解决我的困境呢?

其实我并不是没有优势的,我的性格是很要强的,从来都不服输。而且在我以前的工作中,也有过跨界的经验。虽然我的专业是日语,但最早做的是财务工作、做的是IT技术支持,这两行其实是完全不相关的,但都靠自己硬啃下来了。既然当年我可以做到,我相信现在也一定能做到。所以我的定位是,一定要把技术的硬骨头给啃下来,让我成为一个既有语言优势、又有专业技能的人,所以我决定考网络工程师的认证。

我在腾讯课堂找到了网络工程师的培训课程,它的优点在于,对于我这种需要照顾家庭的宝妈来说,可以很好地迁就我的作息时间,我可以制定完全属于我自己的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并且,它有一个非常系统的课程体系,能够让我从小白开始,一点点深入学习。通过听闫辉老师的网络工程师全栈课程,我对网络技术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在腾讯课堂学习的7个月时间里,我按照课程进度安排了自己的学习计划——上午照顾孩子和做家务,下午开始学习到晚上8点半。在有直播课程的时候,我会准时去听,在直播结束后,我会反复听着录播去做详细的笔记,以周为单位,切实完成学习计划。

报名考试期间,我也会制定一个考前计划,在不耽误课程进度的同时,每天留出一小时做题库的练习。当然,在学习过程中也面临过很多困难,有些知识点听不懂或者不理解,我都会反复观看课程视频或者去进一步查找资料,并且还有助教老师和班主任的各方面协助,使得我能够顺利学习下去,能够努力完成每周的学习计划。

这是我学习的网络工程师课程和笔试通过的证书,可以说是来之不易。我又通过面试拿到了世界500强外企的offer,面试过程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主考官对我说的一句话:“我们公司没有任何年龄的限制,我们看好你的,除了你的专业技能外,其实是你这种自学的精神,让我们相信你能够适应更多的环境,能够拥有长期自学的能力。”

回顾过去几年从下岗到重新就业的过程,我深深地认识到现在其实是学历通胀的时代,高学历的人会越来越多,学历只会越来越贬值,并不是拿到了一个证书就可以一劳永逸了,因为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发展。但只要有学习的能力,即使原来的职业消失了,也一定能找到新的位置。对于我来说,最有感悟的一点是未来不会再有终身的职业,但我们一定要保持终身的学习,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持续学习和深耕,就可以不被社会淘汰。

其实我就是一个努力去适应变化的普通宝妈。我是时代里最普通的一滴水。但时代里的每粒水滴都有自己映照太阳的方式,当我们一个一个升温、加热,时代的海就沸腾了。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
关键词:

“双千兆”网络设施建设加快 累计开通5G基站达142.5万个

2022-01-20 11:05:34“双千兆”网络设施建设加快 累计开通5G基站达142.5万个

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 加快释放数字经济强劲动能

2022-01-20 10:47:00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 加快释放数字经济强劲动能

机器人赛道炙手可热 工业机器人演进分水岭

2022-01-19 10:26:14机器人赛道炙手可热 工业机器人演进分水岭

长征二号丁遥七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中国航天2022年迎来开门红

2022-01-18 10:19:27长征二号丁遥七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中国航天2022年迎来开门红

大疆“由空转陆”,为自动驾驶之梦修炼内功

2022-01-18 09:12:02大疆“由空转陆”,为自动驾驶之梦修炼内功

深耕数字化转型新赛道 新基建布局仍是重头戏

2022-01-17 10:40:51深耕数字化转型新赛道 新基建布局仍是重头戏

相关新闻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