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当前位置: 科技 > 行业 >

2021·中国神奇天象·Top20大盘点!</title> <meta http-equiv="Cache-Control" content="no-transform" /> <meta http-equiv="Cache-Control" content="no-siteapp" /> <meta name="copyright" content="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meta name="mediaid" content="果壳网"/> <meta property="og:type" content="news"/> <meta property="og:image" content="https://p9.itc.cn/q

2021·中国神奇天象·Top20大盘点!</title> <meta http-equiv="Cache-Control" content="no-transform" /> <meta http-equiv="Cache-Control" content="no-siteapp" /> <meta name="copyright" content="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meta name="mediaid" content="果壳网"/> <meta property="og:type" content="news"/> <meta property="og:image" content="https://p9.itc.cn/q
2022-02-01 13:37:08 来源:搜狐号

你听说过观云赏云吗?

你有被晚霞、彩虹感动过吗?

世界上,有一群爱天空的人。

他们追逐着天空美景、

收集着天空奇观。

在中国,我们辽阔的国土上空,

不时发生着一些罕见奇观。

通过成千上万人的记录、分享,

于当代,史上首次地形成了

覆盖几乎全部天象的

中国天象数据库。

输出其中最神奇、最罕见的事件,

即“年度天象Top20”系列科普。

我是计云。

“全国天象大收集”和

一系列天象科普活动的发起人。

狂热的天象爱好者。

在往年的本系列连载中,

我曾假托“大木博士”的形象。

因为收集各种天象是一件趣事,

过程很像历代宠物小精灵游戏

(又名口袋妖怪、宝可梦)。

由于“Top20”可能是最后一次

以长篇图文方式出现,

(世上大部分天象已集齐,我们也即将推出天象指南书,网络科普方式也已变得多元,因此本系列长文科普“铺路奠基”的初心已近实现)

因此本次我以本尊形式露面一次。

但不要认为这个帖子是

“一个砖家一板一眼地讲课”啊。

其实下面这也是我↓

这个在长期写作中没空理发

而留出砧状积雨云发型的男人,

将竭尽所能把天象讲的通俗有趣些。

|2021,中国天象圆愿之年|

*有些天象不止好看,还有神奇精妙甚至小说故事般的原理与背景。要全面介绍这些成果,这注定是一篇极多图的极长文章。据往年经验,阅读本文大概需要占用您50-90分钟时间,推荐在wifi环境中观看。

你的家乡在荣耀榜中吗

|No.20|

灯柱奇观

火遍全网

哈尔滨、根河、海拉尔 等地

灯柱,Light Pillars。

不是电线杆。

这是一种在极寒地带才偶会常见的奇观,

以前也几乎仅为极寒地带的人所知。

(常被当作极光)。

寒夜灯柱| 2021-12-13 内蒙古 根河

根据灯柱出现的气象条件,

可区别为“寒夜灯柱”、“暖夜灯柱”。

其中纵贯天地、

如指天光剑一般的,

都是寒夜灯柱。

寒夜灯柱| 2021-12-13 内蒙古 海拉尔

自从我们开始播报它,

它就年复一年地成为新闻热点。

知道的人多了,灯柱就火了。

它神似数码宝贝等动漫场景,

在“被选召的孩子”们的赞美声中,

这种奇观就更火了。

2021年的寒夜灯柱比前几年更火,

因为连哈尔滨都出现了极强的灯柱。

对此,哈尔滨网友应印象颇深。

11月25日夜,哈尔滨的漫天灯柱,

被新闻一遍遍地热播,

一次次冲上网络热搜榜前位。

本文开始时芒果台的采访截图,

就针对哈尔滨灯柱的。

寒夜灯柱| 2021-11-25 黑龙江哈尔滨

网友@11a的无聊日常 投稿

寒夜灯柱很难出现在特大城市,

因为热岛容易融化冰晶。

而灯柱正因冰晶的镜面反射原理而形成。

因此,越大的城市的人,

越难见到寒夜灯柱。

那一夜,哈尔滨网友的刷屏狂欢。

灯柱作为热点事件,

还成为国家地理2021.5月刊

的主打文章、备选封面。

没能帮供图者拿下封面成就略有遗憾,

但当时的封面样稿可供读者欣赏。

灯柱地图,

被国家地理搬上了杂志。

截至2021年底,

除了云南、南疆、藏北,

灯柱记录在我国已遍地开花。

而在几年前,

还仅仅个别地点有灯柱的科学记录。

Plus!

复杂寒夜灯柱| 2021-12-14 内蒙古 海拉尔

2021的灯柱表演,

在岁末迎来惊喜。

这个三叉戟一样的奇异景观,

是“ 复杂寒夜灯柱”。

Complex Light Pillars。

复杂寒夜灯柱| 2021-12-14 内蒙古 海拉尔

复杂寒夜灯柱

比普通灯柱罕见上百倍。

虽然生活在极北地带的一些人

对普通灯柱的出现并不惊奇

(个别地点每冬季能出现二三十次),

但复杂组合形式的灯柱,

国内还没有几个记录!

复杂寒夜灯柱| 2021-12-14 内蒙古 海拉尔

这组照片由内蒙天象群的锦鲤

张津晨拍摄记录到。

图中,斜向上的两岔,是“上映幻日”;

水平向两侧伸出的,是“灯22°幻日”。

这已经比普通灯柱罕见多了,

更罕见的是我在其中发现了一个

小揪揪(箭头所示)。

这东西不得了,

很可能是“ 灯120°幻日”,

这是全世界都没几次记录的神物。

复杂寒夜灯柱| 2021-12-14 内蒙古 海拉尔

近似的模拟图,改自Nicolas Lefaudeux的文献图

(下图示意亮度增加10倍)

缩写释义

*模拟图中,PIL = 普通光柱;SPAR = 上映幻日;PAR = 灯22°幻日; 120 = 灯120°幻日。

↑通过计算机模拟冰晕,可知,

灯120°幻日通常就是个小揪揪;

但当冰晕的强度逆天地大时,

这120°幻日可以延展为极长的弯弧。

简直就像大鹏展翅!

假想现场图

(请横屏观看)

可以预见的是,

当上图中的假象景观真出现时,

人被灯四周的光弧包围,

应近乎奇幻。

但是,

理论预测中的这种奇观,

必定只能在极为千载难逢的

极端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

那也许是一千次灯柱事件中

也未必有一次的。

我十分期待那样的场景

出现在中国的那一天!

|No.19|

池藻华

在中国的发现

北京、广州、昆明

池藻,

池塘里的藻类。

某些特殊藻类的存在,

可以导致池塘变得七彩。

这是一类可能广泛分布

但少人有关注的自然现象。

2020年,我们发表了

池藻虹彩、池藻宝光

在中国的记录。

并在当年的“Top20”中讲解了其原理。

2021年开年不久,

就有人发现了“池藻华”,

至此“池藻三剑客”在中国全部记录到。

“池藻华”| 2021-02-10 北京 中科院植物园温室

第一例池藻华的发现地点,

真让人意外。

当植物爱好者赵赵儿

问我为什么睡莲池里有个彩环时,

我卧槽了出来!

我们盼望并寻找多年未果的现象,

其首先发现,居然在

北京植物园的温室人造景里

这让这一记录存疑。

因为,这温室引进了世界珍奇,

鬼知道这形成华环的

是不是国产的藻类呢!

插曲:结界体质?

科研机构人工温室的记录存疑归存疑,我还是决定次日就去同一地点“打卡”,因为这现象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水体环境满足条件,就有;不满足条件的地方,就永远没有此现象。但满足条件的水池,是万里挑一的。此时不去更待何时?

结果您猜怎么着?

时值疫情管制,植物园实行预约制,明天没号!为此我托关系走后门,找到了中国植物圈的大巨佬朋友专门带我越岗进去。甚至,为了节省时间,还让我把车都开到了温室门口。

当我志在必得、美滋滋地带着全套单反、微单、摄像机等30多斤设备,准备去植物园温室大拍特拍时,刚走到这个水池,就看见一老阿姨拿着大皮管子哗哗哗往里灌水。我心瞬间凉了。

因为,这池藻系列现象,要的就是淤积藻类、万年不流动的臭死水呀,这大量清水进去,把藻稀释了,华环可就没了!——果不其然,昨天水上的一层“油泥”不见了,清亮亮的水池子里什么神奇光环也没有。

再跟老阿姨一问,老阿姨说了句“这池子几个月都没换水,10分钟前刚开始换的,你看现在多漂亮~”……我内心简直一万个草泥马在奔腾。那一刻我觉得憨豆都没有我逗。

就这样,我这“差10分钟错过”再一次成了俺结界体质的“证明”,看来是洗不清了……

这表情谁做的你给我站出来!

池藻华| 2021-02-16 广州 华南植物园

中科院温室里的记录虽然存疑,

但天象爱好者们给力,

很快发现了其它记录,

令我国毫无悬念地记录到了池藻华。

南方的天象爱好者们

听说北京这个北方城市

居然领跑了池藻华的发现

瞬间表示不服。

(国外经验:池藻类现象热带更多)

功夫不负有心人,

仅仅6天后,广东群的群员就挑战成功了。

池藻华| 2021-02-17 广州 华南植物园

因为我的结界笑料刚刚传遍,

广州的朋友纷纷去打卡,

生怕池子换水了、清污了。

那一阵,有好多人在华南植物园

顺利看到了池藻华。

其实,池藻华虽然看上去水面不干净,

但未必臭。

以前我们总说这类现象

“要多去臭水坑寻找”,是个笑谈。

只要水近乎死水,同时特殊藻类富集,

日子久了,就有可能出现池藻华。

池藻华| 2021-03-13 昆明 西南林大校园

任何事没有先例时,

首开先河总是异常困难;

有了成功案例,

往往就会激发更多人复制成就。

这不,在西南林大校园里,

花前月下的人们不曾留意

池塘里神秘的七彩光环。

但这被我们有心的云南群群员发现了。

简单地说,

池藻华的形成,

是微小的藻类引起了光的衍射,

不同颜色的衍生光,

各自产生了不同的“干涉条纹” 。

七色光各自的条纹叠加起来,

就成了错落的七彩光环。

这 和“牛顿环”很类似,

体现了光的波动性,

是初中物理知识。

池藻华| 2021-11-23 北京 北大校园

南方爱好者不断发现池藻华,

北京作为“首发地”,

却因为老阿姨清理池子,

而没有人拍到好图。

这一遗憾,在年末终于得到弥补。

群里的北大学子,

在校园里一处多年没被动过的池塘

拍到了极为极品的纵长形池藻华。

堪称世界级经典记录。

不过,因为疫情管制,外人不让进,

所以我至今没见过池藻华。

等我能进去时,别又清池子了吧……

如今,再看这个梗,你是否有了更多的解读

(虽然里面其实是特效)

|No.18|

四虹交映

3月23日

黄河壶口

“彩虹只有两条”,

这是一般人的常识。

你不必为这个错误的认知羞愧,

因为连牛顿也是这样认为的。

不过,大自然无奇不有,

一些罕见情况往往超出了人们预料。

天文圈的明星戴建峰,

就拍到了这样一组“四虹交映”。

月虹+灯虹| 2021-03-23 黄河壶口瀑布

眼尖的人,大概能看出图中有3虹,

一般人至少能看到2条。

这4条彩虹都相当特殊,

注解如下:

1、2 —— 月虹;

3、4 —— 灯虹。

月虹是月亮形成的彩虹,

记录不足太阳形成彩虹的几千分之一。

全国每年、甚至夏季的每一天

都有成千上万的偶遇白天的彩虹,

但全国每年也没几个人能偶遇到月虹。

灯虹是路灯形成的彩虹,

路灯常有而灯虹不常有。

虽然在诸如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地方

会用探照灯照射瀑布水雾

来刻意地制造灯虹讨好观众,

但一般地方可看不到灯虹。

尼亚加拉大瀑布会夜夜笙歌,各种探照灯把瀑布弄成魔性夜景,这经常弄出彩虹。 ©Zach Frailey

戴建峰的照片,显然比国外这些

唾手可得的灯虹照片难得太多。

因为双重灯虹叠加了双重月虹,

且由于月亮和灯位置不同,

彩虹位置也错落交叠,

场景非常奇幻。

白色的灯虹,由普通路灯形成,

它被夜幕叠合成蓝白色;

红色的灯虹,之所以特别宽,

乃因为它由5个霓虹灯并排形成:

“黄河大合唱”,去过的人

大都留意到过景区里有这么一块灯牌。

巧合的灯、月同辉,

巧合地瀑布正位于它们反面,

再加上摄影师的敏锐创作力,

我们才能看到这神奇的“四虹交映”。

|No.17|

雷暴奇观大爆发!

全国大部

通过此前多年的天象收集,

我们探明,中国有一些天象类别

雄踞世界各国前列,鬼佬羡慕不已。

但,雷暴类一直是中国的弱项,

而美澳大平原傻大笨粗的环境,

频繁酝酿出地球上最强的雷暴。

所以相关教科书一直是霸权主义配图。

但今年,破天荒地,

中国强雷暴遍地开花,

各种难得一见的世界级雷暴奇观,

层出不穷!真是奇了。

弧状积雨云| 2021-07-13 山东 青岛

这已经是世界级的弧状积雨云了,

极为罕见。

7.13,很多青岛人见到了这骇人的一幕:

雷暴云下如巨口,城市仿佛要被吞噬。

弧状云内部轰然倾泻着暴雨,

那是雷暴云的降水中心。

弧状积雨云| 2021-06-13 四川若尔盖

若尔盖这次也是景象骇人,

如同尖牙利齿,似要撕咬大地。

那是雷暴冷气吹出的弧状云+碎云。

整个夏季,以前罕见的

雷暴云结构的极端版本,竟层出不穷。

若尔盖短短几天内接连出现类似场景。

弧状积雨云| 2021-06-15 四川若尔盖

雷暴是一种强对流天气,

俗话说“大力出奇迹”,

当强对流的强度极为变态时,

就会波谲云诡、电闪雷鸣,

各种罕见的奇观也可能是“变态级”。

今年的雷暴都太强了,

就连北京都前所未有地出现了

极为强大的滚轴云。

滚轴云| 2021-07-01 北京 顺义

滚轴云如擀面杖一般,

有排山倒海、压碎一切的气势。

比弧状积雨云更少见。

我多次说过,

中国民间观云活动的启蒙者,

(俺的入坑引路人) 张超、王辰老师,

比俺多10年在北京观云经验。

从他们开天辟地算起,

到现在,近20年的时间里,

北京都没出现过顶级滚轴云。

今年,突然出现了。

你说这2021牛不牛?

雷暴带来的特殊糙面云| 2021-07-13 山东 青岛

这还不算最惊人的。

有些更极端的雷暴过程中,

竟然还出现了糙面云。

这种照片不是PS特效,

是完全无后期的手机现场照。

如果不告诉你这是真的,

你敢相信吗?

雷暴带来的特殊糙面云|2021-07-15 天津

此等绝世奇观还一下出两次…

2天后的天津,紧接着7.13的青岛,

又来了这么一次震惊世界的魔鬼奇云。

这云接近后就是下图的模样,

西游记里的妖怪云都没有这么妖的!

雷暴带来的特殊糙面云|2021-07-15 天津

网友惊呼这云太妖,一点没错。

因为这“糙面云”乃是BBC评选的

“世界9大奇云”之首,

也是所有有妖气的云里

最妖的一种。

雷暴带来的特殊糙面云|2021-07-15 天津

这两次糙面云还极为特殊,

因为糙面云Asperitas Cloud,

乃是2017年才发表的新云彩类型。

只有糙面层积云、糙面高积云2种。

而这积雨云底出现的更罕见类型,

理应可以叫做“糙面积雨云”。

但在科学上,还没有这个种类。

你说,一个云彩,

要是罕见到连科学家都没发表过,

得有多罕见?

雷暴带来的特殊糙面云+网状云|2021-07-15 天津

在7.15天津这次妖气十足的雷暴中,

有一张投稿因神似魔鬼降临,

而火了一把。

相信许多天津朋友对此印象深刻。

这也是我“全国天象大收集”

多年以来所见过的

最奇幻的天空之一了。

弧状积雨云| 2021-07-14 内蒙古 达茂旗

大量强雷暴的异常增多,

还催生了一批极具欣赏价值的

专业摄影作品。

上图的雷暴结构虽非教科书级,

但视觉效果绝对拉满。

尾状云| 2021-08-22 内蒙古 阿鲁科尔沁旗

↑而与网红tim合作拍纪录片的

@风羽酱-sdk 的这一张作品,

不但波谲云诡,还有尾状云!

作为2017年才发表的最新云彩种类

之一的尾状云 Tail Cloud,

是强雷暴独有的罕见结构。

在我国影像资料很少。

Elevated型超级单体雷暴|2021-07-03 黑龙江 拜泉县

同为青年一代风暴摄影师的

@Range四方 则拍到了一个

以往几乎只在美澳大平原才多见的

特殊亚型雷暴云底奇观。

其中的吸尘器吸盘状特殊结构,

由弧状积雨云(arcus)、

一丢丢吸积带云(flumen)合成。

注解图中的FFD则为“前部降水中心”。

管状积雨云| 2021-09-19 青海湖

这还不算完,

2021年,受强雷暴频发的影响,

罕见的龙吸水也异常频繁地被记录到。

其中,青海湖竟然出现了三重龙吸水。

而据拍摄/投稿者描述,

当时湖面至少出现了四五个“水龙”翻卷,

这是什么载难逢的神仙场景!

你说这2021牛不牛?

强龙卷| 2021-07-01 黑龙江 尚志

龙吸水所代表的管状云,

如果发展得变态强,

就会变成龙卷风。

2021惊人级别的龙卷风也有多次。

其中以6.1尚志为代表的

几次强龙卷都达到或超过EF3级。

等级简介

EF3 —— 显著破坏,裂墙掀屋顶折电杆;

EF4 —— 严重破坏,房屋汽车卷上天;

EF5 —— 毁天灭地。

没有人愿意看到灾害,

我转载龙卷风的“年度记忆”,

并非忽视受灾人群的感受,

而是警示大家:

见到这玩意一定要躲避啊!

(地下室或坚固掩体保平安。不要趋近、远离有玻璃房间、远离广告牌)

|No.16|

“方的云”重出江湖

10月12日

江苏 盱眙

“方的云”世所罕见,

2018年此云曾出现在广东,

当时震惊了全国。

不但国内各种转发流量甚巨,

国外主要媒体和网站也转载猎奇。

“方形”阴阳天| 2018-01-11 广东 东莞

投稿/谭青青

这其实是一种巧合奇观。

这种巧合情况太难出现,

此后整整3年未见。

2021年“方的云”终于重现,

再次展露出奇异的直角。

这一次,是出现在江苏淮安。

“方形”阴阳天| 2021-10-12 江苏 盱眙

“方的云”其实是阴阳天的特例。

阴阳天是一种不太难见到的奇观,

尤其在冷暖空气交战时尤然。

普通的阴阳天,

是令天空两侧泾渭分明的云边界。

这种云边界十分整齐,

像刀切斧砍一般。

普通阴阳天| 2021-06-21 湖北 恩施

普通阴阳天的原理,

是两团性质迥异的空气对撞。

以冷暖空气为例,下面图中:

红色暖空气团,蓝色冷空气团,

二者对撞的交界面,成了云边界。

因为温度升高容易让云层消失,

故而原本存在的云层被气团交界面整齐切割。

气团的对撞边界有时不整齐,

而是犬牙交错状,

像这样:

那些处在尖凸区域的云层,

自然也被挤压重塑成了尖凸状。

这些位于夹角地带的云边界,

即“夹角型阴阳天”,

比普通阴阳天罕见百倍以上。

夹角型阴阳天| 2021-12-28 山东西部

这种夹角云很难是正方(直角)的,

但随着观察角度变化透视效果可变。

航天大佬所拍的这一组完美展示了

随着位置变化,云的透视形状在

钝角、直角、锐角间连续变化。

百里挑一的特殊阴阳天中

最难得一遇的特殊观察角度。

这就是“方的云”的实质。

这种小概率×小概率,

无疑是千里、万里挑一的!

爱打架的红、蓝空气,让我想到了这对爱斗嘴的小红、小蓝。这个梗大概只有70~90后能懂。

|No.15|

锥晶冰晕

大败退

中国南方、锡林浩特

以前多次说过,

锥晶所产生的冰晕,

被国外认为极端罕见,

达到了几年一次到百年一次的级别。

以前的“Top20”里还说过:

这国外定论到了中国被啪啪打脸。

在神奇的中国南方,这玩意

变成了一年几十次。

至少2016~2020如此,

(再以前中国也没人研究这类东西)

这令鬼佬们震惊并羡慕不已。

哦 有人问什么是锥晶啊?

美战里头,反派常用的就是

典型的锥晶啊!

但是锥晶并不全都是黑水晶这样。

科学地说,

锥晶是带有顶角为56.1°锥状斜面

的一系列或长或短的冰晶(雪晶)。

由于比常见的片晶和柱晶

多了好多特殊的倾斜晶面,

锥晶所能形成的冰晕(日月晕),

比普通日月晕要繁复得多。

由于锥晶形成条件苛刻,

锥晶少见,锥晶冰晕也少见。

像这种好多好多圈的罕见日晕,

都是锥晶形成的。

锥晶多重切弧| 2021-05-01 四川 喜德

在近代科学中心的欧洲,

有几百年来详细的天象记录,

上图的奇观确实是堪称百年一遇的。

但前些年的中国南方,

这奇观一年十几次甚至二三十次地出现,

实在是颠覆了欧美定论。

不过,2021奇特,

中国天象在一些传统弱项上超常发挥,

但在锥晶这个多年强项上,

令人意外地极端减少且乏善可陈。

锥晶多重幻日| 2021-02-01 内蒙古 锡林浩特

相比前几年每年动辄几十次的记录,

中国锥晶冰晕在2021年

最多只有3次,

能称为“世界顶级”。

这是其二,注解如下图。

尽管相比以往的“Top20”中,

顶级锥晶冰晕动辄几十个案例的阵势,

2021仅3个顶级案例实在惨淡,

但其中仍出现了新记录级别的喜报,

不负中国锥晶年年有惊喜、

岁岁有突破的盛名。

虽说2021相对过去是“大败退”,

但依然是世界顶尖,仍可自豪。

锥晶多重幻日| 2021-05-01 江西 赣州上空

透过飞机玻璃,好多个幻日

错落有致分列长空。

也许后羿看到过这种场景。

这种飞机上看到平时不能看到的

(位于地平线以下)

特殊冰晕种类,在人类有相机以来

的历史长河中,全世界也才几次。

35°下幻日,中国新记录

20°下幻日,中国新记录

凡能遇此者,

都是锦鲤中的大锦鲤,

这不是付出努力就能看到的东西。

碰运气、多做好事,别无他法。

|No.14|

神秘的

超高彩云

云南及周边

以前,云南所出现的一些特殊彩云

就引起过我们的注意。

它实在太像珠母云,

但众所周知珠母云只出现在极地。

这个神秘彩云,

几乎每逢12~1月总会爆发于云南。

2021年初更是极为频繁地爆发,

在案例激增和数据增加的基础上,

这特殊彩云的神秘面纱初步揭开了。

超高虹彩云| 2021-01-04 云南 泸沽湖

↑这毫无后期就如此炫彩的云天,

和珠母云的气质太像了。

比普通的虹彩云优越太多太多了。

对比一下,

这是珠母云,

此前公认的“世界最美的云”

这是普通虹彩云,

云上的七彩差太多了

虹彩云有时也强烈,

但绝不及珠母云十一。

比起七彩云中的巅峰珠母云,

普通虹彩云就像是班花比校花,

相形见绌。

你再看云南这特殊彩云!

远超普通虹彩云的美艳,

比起极地珠母云,

那是丝毫不差,

有的还艳压珠母云。

超高虹彩云| 2021-01-06 云南 维西

超高虹彩云| 2021-01-06 云南 维西

超高虹彩云| 2020-01-04 云南 迪庆

那一阵子,

滇西北天天出这种惊人的彩云,

说这是神仙地方不过分吧?

↓再次对比珠母云,

珠母云都不香了。

这还是一场不公平的对比

因为珠母云只有在快天黑时,

才因背景变暗而闪耀夜空。

而云南的特殊彩云,

是大白天的逆光太阳下,

就极端炫彩(无后期)。

你想象一下逆光看一个东西时,

其色彩的大幅淡化,

就明白,云南这彩云,

比珠母云还要强烈得多啊!

超高虹彩云| 2021-01-04 云南 香格里拉

到了天将黑时,

云南这彩云依然亮如白昼,

这和珠母云也是神似。

珠母云具有远超常云的高度,

即使太阳落于地平以下6°之遥时,

云依然能被太阳照射到,

而在濒临天黑时显得异常耀眼。

超高虹彩云| 2021-01-03 云南 丽江

*感谢墨迹天气帮助联系提供用户TYMM的投稿

而令所有人意外的是,

即使在已经纯黑的暗夜,

一些照片中的云南彩云依然明亮。

这无疑暗示着这些云具有异常的高度,

高得必定令人匪夷所思!

其中一些记录中太阳为-10.5°,

云却依然被照亮!

这比珠母云定义中

“可在太阳为0°~-6°时明亮”更出格,

这些云绝对达到或超过了珠母云高度!

难道真是珠母云???!!!

通过百度街景确定了上一张彩云照片的拍摄方位

这不是闹着玩的,

因为珠母云多少年来公认

“只出现在极地平流层中”,

它压根都不是对流层云。

完全是“另一个世界”的东西!

平流层、对流层,两层大气迥异。

对流层云几乎从不能达到平流层,

平流层也一般从无天然形成的云彩,

其仅在极地超低温下才形成云。

如果珠母云真是破天荒地

在非极地出现,且是频繁出现,

这会彻底颠覆人类现有的认知。

保险起见,

我们决定对云高进行严谨分析。

天象大佬之中的A神最快,

他竟然在百度街景中翻到了

丽江彩云照片的相同视角,

进而确定了拍摄点和拍摄方向。

在此基础上,他结合该时刻的卫星图,

发现了和照片上完全吻合的

4片彩云的卫星图位置。

利用4片云距离拍摄点的位置差,

以及照片中4片云的视角差,

就算出了这些云的大致高度。

非常惊人:18~19.5km!

极地

中纬度地区

热带

高云

3~8 5~13 6~18

中云

2~4 2~72~8

低云

0~2 0~20~2

这是什么概念?

——上表是对流层云云高表。

高云的上限,也就是对流层顶。

在地球不同纬度,层顶有差异,

但即使是对流最旺盛的盛夏热带,

对流层顶也不过就18km多高。

对于我们中纬度的常识而言,

18~19.5公里怎么也是平流层了。

会不会算错了?

不会的。

超高虹彩云| 2021-01-04 云南 丽江

多种证据表明,

这云就是超出常识的高 高 高。

首先,来自长线航班上的记录图

表明这云远高于巡航高度。

坐飞机多的人应该清楚,

当飞机到达巡航高度后,

即使有些云更高(如卷云),

也只是稍微高过飞机。

因为中纬度云彩的上限高度,

通常就是一万米出头。

而长线飞航的巡航高度,

差不多也是一万米上下。

超高虹彩云| 2021-01-03 云南 丽江

↑再者,在一些彩云照片上,

天黑到已经出现星星。

天文专家们结合星点高度角,

确定了云高度角,

再结合卫星图上的云彩距离,

可以按三角函数算出云高。

上述所有估算方法,

都得出云高17~19.5km的结论。

这么高的云,

当然可以在天已黑后依然被太阳照亮。

等等。

光是确定云异常高,

不代表云就是珠母云。

珠母云有个必要条件,

温度必须低达罕见的 -85℃

面对这个疑点,气象大佬风云梦远

提供了一张该高度的温度模型图

(18km多的高度,对应70hPa)

我一看:卧槽!

中国云南一带,真的接近-85℃。

居然是该高度下的

世界温度冷极!

如果你觉得数学模型终究只是

计算机xjb推算的玩意不可信,

那么,卫星扫描测温图,

可是实打实的真实温度数据。

从青藏高原到云南交界一带,

真的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

(对18000m左右的高空而言)

这189是开尔文K,折合-84℃,

这距离形成珠母云的条件,

可是仅仅差1度!极寒低温!

↑不同日期的高空温度虽有变化,但1月初滇西北始终是世界冷极!

↑再具体地剖析特殊彩云出现地,

也就是滇西北“三江并流”一带。

可见,在高山深谷反复交错间,

高空的温度变化也如过山车般。

其中一些地方只有-70℃,

也有很多地方低达-83~84℃。

丽江气象站提供给我的探空数据,

在18488m确实探测到-83℃低温!

这不难理解,

因为高山的存在,

就是能让气流坐过山车!

高山的存在,会制造大气波动,

那些被驻波抬升到波峰位置的空气

就容易因高处温度更低,

而凝结/凝华形成云——荚状云。

珠母云就是一种特殊的荚状云,

特殊之处在于波动到达平流层。

平流层异常干燥,即使有水汽,

形成的雪晶也极为微小。

微小,就是云彩七彩的原因。

油膜虹彩

还记得池藻华的原理吗?

其实不止细小的藻类,

细小的东西都可以引起类似的

七彩干涉条纹。

比如油渍的七彩就和彩云神似,

但这并不是说云彩里有油。

油膜很薄,薄也是一种细小,

而云里的雪晶很细小时,

七彩条纹就会特别明显。

云南的特殊彩云,

在形态上,显然也是一种荚状云。

这样“过山车”而形成的荚状云,

强烈依赖于、受制于地形。

如果遇到特别复杂的高山地形,

“过山车”的程度也异常激烈。

那么,在三江并流的高山深谷密集区,

一些小局部空气可能会被变态级地抬升,

而拥有更低一点的温度。

在普遍-83℃左右的大环境下,

这很可能制造达到-85℃的小局部环境,

而确实满足了出现珠母云的条件。

我们慎而又慎,

又查看了湿度气象数据。

因为,越是异常高度,越难有水汽。

若没有丰富到湿度饱和的水汽,

就不可能形成云。

巧了,原本应该极度干燥的高空,

偏偏在那一时段,有一股水汽,

其拐弯抹角异常曲折地从印度洋

经青藏抬升,不偏不倚地输送到

三江并流区域上空18km左右处。

而且,局部饱和,湿度100%!

卧槽,我深感小说都不敢这么写的。

齐聚世界上最极端的低温,

和最富集的水汽于异常高度,

所有苛刻条件同时被满足……

这让原本不可能出现云的高度

妥妥形成云——异常高度的云!

难道是偶然的气候异常,

让珠母云特例地出现在云南?

超高虹彩云| 2017-01-07 云南 石屏

那也不能气候总异常呀!

事实上,这种云每逢隆冬,

就会神秘地频现于云南!

这是2017的。

这是2018~2020的。

超高虹彩云| 2018-01-07 云南 通海

超高虹彩云| 2019-12-24 云南 昭通

案例众多,不胜枚举。

这些特殊彩云都具有特殊高度、

特殊形态、特定出现季节,

显然是同一类神秘现象。

就连贵州、四川,冬季偶尔地,

也会看到完全同类的神秘彩云。

超高虹彩云| 2021-01-02 贵州 毕节

这么大范围、固定时间、频繁出现,

如果真是珠母云(平流层云),

世界上这么多国家发射了

专门监测平流层的卫星,

怎么可能没发现???

我想到一种可能:

会不会这依然是对流层云,

但这一带的对流层

异常的高呢?

↑居然还真是这样。

在文献的海洋中,我找到了

云南对流层顶的相关研究。

在特殊彩云频现的12~1月,

云南的对流层顶为双峰中的次高峰,

竟然普遍高达17km以上!

这几乎是北上广等地的一倍半、

黑龙江的2倍!(隆冬而言)

而在另一张科研数据图中,

云南的对流层顶有时竟能超过19.5km,

比热带旺盛对流下的对流层还高!

太变态了!

这种超级异常的中纬度对流层增高,

源自青藏高原对空气的异常抬升。

其抬升作用是世上最强的。

你再看一遍这张原理图。

经过山地的气流,

在下风处一定距离外抬升成云。

而特殊彩云出现时大气自西向东,

则 青藏群峰的下风处,

不就是滇西北吗?

上述气象形势,在12~1月的云南

应是一种常态。

因此,该时间段特殊彩云才如此多。

我收集了2021年初每天的气象图,

当上述有利气象态势满足时,

云南确实天天有特殊彩云凌空,

具体地说是2~7号连续出现。

1月8号开始,18km超高空的湿度减弱,

云南上空的湿度不再饱和,

事实上彩云也连续多日不再出现,

二者完全吻合。

但8~9号珠峰一带超高空湿度饱和,

故而珠峰出现了特殊彩云。

超高虹彩云| 2021-01-09 西藏 珠峰大本营

9号后,来自印度洋的水汽大衰退,

高空再无达到-85℃同时高湿的区域,

事实上彩云也确实就此结束了表演。

看到2~7号天天出绝世彩云,

闻风而去的摄影师扑了个空。

但不必气馁,

只要气象条件满足了,

这特殊彩云还会在下一冬继续出现。

用游戏梗总结一下上述分析:

对流层顶,就像一堵墙,寻常的对流层云,不能突破墙去升高为平流层云。

极地冬季的平流层具有超低温,-85℃可形成特殊的平流层云,包括珠母云。

极地珠母云的高度为12~25km左右,热带的对流层云虽可高达18km,但因为没有-85℃的低温,而从没有珠母云。

神奇的中国大地,就像与众不同的世界。我们独有的“第三极”青藏高原,既让下风处位于滇藏交界一带的对流层顶大幅抬升到甚至超过热带的程度,又通过阻挡等作用,让印度洋的水汽富集在这一带18~19km左右高空。12~1月的这一带的这一高度空域,又恰好是世界冷极,满足了如此高度下形成云的全部苛刻条件。

而在如此特殊低温下形成的特殊彩云,势必与珠母云有极为接近的性质,而具有不输珠母云、远超普通虹彩云的美艳外观。 (超低温大气的最大水含量也很小,形成的雪晶必定长不大;也只有那么异常微小的雪晶,才能形成如此强烈的七彩祥云)

但它不见得等价于珠母云,因为它很可能还在对流层里,而珠母云定义为平流层云。

它到底在平流层还是对流层?

这直接决定了特殊彩云的定性。

如果在平流层,

那么它就妥妥是珠母云,

珠母云的定义必须重写、

气象类教材也都要重写。

如果在对流层,

那它就依然是虹彩荚状卷积云,

但云的性质必定很接近珠母云。

超高虹彩云| 2021-01-05 云南 丽江

要探明这最终一步的界定,

需要在彩云出现的现场进行探空,

以测明云所在高度和对流层顶谁高。

——这需要更多科研力量加入,

才能研究透彻。

在最终定性之前,我们暂称它为:

特殊超高彩云

在云南,彩云的誓言就太轻浮了,因为有时天天出现至尊彩云。

也许,云南之所以称为“彩云之南”,

就是因为这种异常美艳的特殊彩云

自古就存在并惊艳了古人。

无论它是不是平流层云,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

云南一带具有一种特殊的超高彩云,

遗世独立,与众不同,世界最美。

◆ ◆ ◆ ◆ ◆

|No.13|

未解的

椭圆华

6月10日 满洲里

10月23日 大理

发生在国内的低角度日食,

都是宝贵的摄影创作良机。

在疫情时代尤其宝贵。

但6月10日天文摄影师公爵

所拍到的照片里,

具有远超日食本身的价值。

两圈椭圆形的彩环围绕残日。

这是椭圆华!

椭圆华| 2021-06-10 内蒙古 满洲里

第一反应,是椭圆华由花粉形成。

因为内蒙5月杜鹃盛开漫山遍野。

普通的华环都是圆形的。

但有些花粉具有横长的形状,

而横长的微小物会产生纵长的华。

排名No.20的池藻华,

如果是纵椭圆形的,

一定意味着藻的形状是横长的。

但是他们说6月已没了杜鹃花,

且确定当时没有任何大面积的花海!

而没有漫山遍野级别的花粉狂潮,

就绝对形成不了花粉华。

椭圆华| 2021-10-23 云南 大理

这就奇了怪了!

起初我还怀疑:

是不是他们没有发现隐藏的花海。

但到了10月,大理又来了一次

难以解释的椭圆华。

这次是月华,

且当时的花粉浓度监测表明

确实没什么花粉。

植物学者朋友也表示那时候

大理没有可以铺天盖地放花粉的风媒花

(只有风媒植物的花粉能形成椭圆华)。

↑各种不同形状微小颗粒物形成的华环形状

怪哉怪哉啊!

在2020Top20中的No.14中

我讲过:倒是有一个理论,

能由普通的雪晶形成椭圆华。

但是形成的华特别微小,

绝对不能出现在日月上。

(比日月还小,因此完全被日月本身覆盖没了)

也就是说,大冰晶可以水平漂浮,

它是横长的,可以形成椭圆华,

但是华特别微小,几乎看不见。

(物理铁律:颗粒越大,华环越小)

小冰晶倒是能形成大型华环,

但空气动力学理论认为

太小的冰晶没有良好的水平稳定性,

它会不断乱滚乱晃,

不能保持水平横长状态,

也就不能形成大型的椭圆华。

这很容易理解:

你说大船小船在风浪里谁稳?

空气时刻在流动,如风起浪涌,

大冰晶就像大船,漂浮得稳;

小冰晶在气流中会剧烈摇晃。

但也许某些时刻的空气几无流动

而让小冰晶也能难得地静稳,

就像偶有绝对无浪的海面,

而令大型椭圆华稳定出现?

在进行专项研究之前,

这一切只能是一个未解之谜。

这种神秘未解令其发现成就与潜在科学价值

比壮观的雷暴和惊艳的特殊彩云都更高一筹,

因而排名于此。

|No.12|

万华镜旋之空

湖南大冰晕

4月30日

湖南多地

4月30日一早,

湖南邵阳、衡阳、永州、怀化、娄底

乃至直达湘赣交界的广大地区,

许多人目睹了天上出现这样的

“白弧凌空画出六芒星”奇观。

“反日点六芒星”| 2021-04-30 湖南 娄底

这“反日点六芒星”如果强烈,

一般是大型壮观组合冰晕的标志。

当天的景观全貌确实惊人,

远超任何电影特效。

“万华镜旋之空”| 2021-04-30 湖南 邵阳

“万华镜旋之空”| 2021-04-30 江西 萍乡

“万华镜旋之空”| 2021-04-30 湖南 衡阳

那个“六芒星”只是个小局部,

奇观全貌其实已达“万华镜”级别!

万华镜旋之空,

是一类顶级冰晕的代名词。

其出现时,天空任一方位几乎

都有各种光弧、光斑穿插交错。

是世界上最壮观的神奇天象、

天空奇观的王者。

这些光弧错综复杂,

如果你想了解每一种的名字,

可以细抠下面的模拟图注解↓

模拟程序开发:章佳杰

缩写释义

*模拟图中,22H = 22°日晕;22P = 22°幻日;22C = 外接晕 = 22°切弧;PC = 幻日环;LP = 下Parry弧 = 下帕利弧;

UP = 上Parry弧 = 上帕利弧;W = Wegener弧 = 魏格纳弧;ILA = 下侧弧。

这是我国有照片记录的

第八次“万华镜旋之空”事件,

也是湖南历史上的首次。

作为世上最壮观的神奇天象,

“万华镜旋之空”自然是

天象爱好者们重点监测的对象。

但以当前极为庞大的爱好者人数,

加以有组织地多年监测,

这种奇观也仅有8次,

全国年均不到1次,

再分摊到大多数具体地点,

其可能是百年一遇的。

我在《天文爱好者》杂志上,

开有“全国天象大收集”连载。

在2021.7月刊上列举了全部8次

“万华镜旋之空”的日期地点。

在以往的“年度Top20”中,

也展示了其中一些照片。

以壮观度、罕见度综合评估,

湖南4.30大冰晕能排在这八次中的第四,

且其已经是世界级的大冰晕。

其世界级意义体现在“天空钻戒”

这一传说级奇观上。

“天空钻戒”| 2021-04-30 湖南 邵阳

所谓“天空钻戒”,

是对一种特殊景观的比喻。

这种存在于理论预测中的景象,直到本世纪初还从未有人见过。它能否真如百年前的理论所预测的那样出现“戒指”形态,关乎验证理论是否正确。在当今的案例中,这种几代科学家长久期待的景观,已得到了完美的验证。

↑“天空钻戒”可以有不同角度的解读,

这在湖南4.30大冰晕里都实现了。

这种奇观在全世界

也只有屈指可数的数次记录。

曾经,最普通的日晕,

都能引起古人的顶礼膜拜。

如果古人看见一次湖南4.30

这样的旷世奇观,

将会演绎出怎样的神话呢?

其实我真的觉得这东西是超古代方向盘

|No.11|

偕日弧

在中国的发现

4月30日 衡阳、邵阳

9月20日 绥化肇东

在近年来全国爱好者的努力下,

世界上绝大部分天象,

已被我们中国人收集得很全了。

可以说,

中国从没人系统地了解天象,

到了解、集齐大部分天象奇观,

也就是最近这十来年的事。

进步不可谓不快,

成就不可谓不大。

我们已经发现了那么多超罕见、

世界级、甚至世界第一、首例,

但有一种“古典天象”,

它早在200多年前就有疑似记录,

且早在1940年就被探明原理。

但在中国却迟迟没有发现,

这一直是我们的一大惦记。

这就是偕日弧。

在4.30湖南大冰晕的照片中,

我终于发现了这个家伙!

偕日弧Helic Arc,

经典形象是穿过太阳的环套,

就像在太阳上打了个结,很奇特。

这种冰晕罕见,且一般很弱。

弱,却又离太阳很近,

这就像萤火靠近1800w大灯泡,

所以偕日弧极难发现。

偕日弧没什么观赏性,

但天然的偕日弧的罕见度,

尚且超过了“万华镜”。

湖南发现了偕日弧,

破去了大家多年来的遗憾,

惊喜中却留有遗憾。

那就是照片中的偕日弧很不完整。

考个100分而毕业,

和门门60分而毕业,

是不一样的。

偕日弧的“又”字形态不完整,

这个新记录就像刚及格的水准。

偕日弧| 2021-09-20 黑龙江 肇东

9月20日,我从黑龙江一投稿中,

再次发现了偕日弧的痕迹,

但依然不完整(只有上半部分)。

哎,看起来,要想追求完美,

仍需更多的努力与运气。

|No.10|

精灵闪电

大爆发!

北京、中国南方

2021全国强雷暴的大爆发,

不但令各种雷暴云奇观爆发,

还带来了井喷式爆发的

精灵闪电记录!!

精灵闪电之所以叫精灵,

是因为第一种被发表的精灵闪电

——红色精灵的英文名Sprite。

有人说了,Sprite不是雪碧吗?

确实,你把雪碧包装瓶转过来,

就能看到雪碧的英文名Sprite。

但雪碧之所以叫Sprite,

也是因为这个单词本义“精灵”。

20世纪40年代,可口可乐公司

创造出一个新的卡通形象Sprite Boy,

翻译过来就是“精灵小子”。

颇多见于40~50年代的广告中。

由于营销成功,

这个古灵精怪的角色深入人心,

后来可口可乐公司将出名的

Sprite一词挪用到产品雪碧上。

所以Sprite归根结底还是精灵,不是雪碧。

而精灵闪电是一类转瞬即逝、

争议颇多的神秘现象,

很像传说中小精灵那样难得一见。

因为第一种精灵闪电取了这名,

人们都觉得很贴切,

因此后面发现的各种精灵闪电,

大多跟风取了“xx精灵”的名字。

红色精灵| 2021-04-30 浙江 太湖方向

这在夜空中突然窜出来的

奇形怪状的妖物,

就是“红色精灵”。

由于很暗弱,

且持续时间仅零点零几秒,

其不但极难目击到,

且绝不可能抓拍到。

只能盲猜个方向让相机xjb连拍,

回家再看看拍到没。

这对于无法预判的偶发现象而言,

中奖概率太低。

因此,前些年,谁能偶然拍到

哪怕一个,都是神级成就了!

红色精灵| 2021-05-10 贵州 花溪

可你看看!你看看…

2021年,这红色精灵记录,

量产到啥程度了!

红色精灵| 2021-05-10 贵州 花溪

摄影/陈俊龙 感谢8KRAW友情提供

↑这多少个多少个多少个了?

反正我是数不清了。

关键是有此成就的有好几十人,

这文章已经很长了就不全列举了。

令大家继续卧槽的是,

北京光污染这么严重的地方,

都开始量产精灵了!

红色精灵| 2021-07-31 北京

感谢天文博主刘博洋友情提供

而福建群成员“大狮子”,

拍出了世界级水准:

红色精灵又大又暴力,

妖气十足。

红色精灵| 2021-09-05~06 福建 平潭

太牛了!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把红色精灵

拍成了大路货。

固然,随着多年科普,

越来越多的人感兴趣于精灵、

越来越多人学到了拍摄窍门。

但是,2021精灵记录如此井喷,

和强雷暴异常多也直接相关!

精灵闪电是一类和传统闪电反方向的

射向太空的特殊大气放电。

它们的出现频度和强雷暴的强度

呈直接正相关。

有这么多人把红色精灵量产到如此地步……直接让红色精灵跌下了神坛(虽然国外几年前就跌落了,因为掌握了拍摄窍门后这东西确实量产)。以前,拍到一个红色精灵都是震惊全国的事情,现在,大家已经麻木了,很多红色精灵记录发出来, 甚至都没几个人喊卧槽……2021之前/之后,大家的态度简直是“哼,男人”一般的转变。

但2021的中国,可不止只有最容易拍到的红色精灵爆发了。就连比红色精灵罕见百倍的巨大喷流,都特么的量产了……

巨大喷流| 2021-10-04 四川 贡嘎

巨大喷流Gigantic Jet,

是最罕见的精灵种类之一。

到国外引擎搜一搜,

红色精灵一大把一大把,

而巨大喷流的图片极为稀少,

它罕见到只有红色精灵的约1/30。

而红色精灵经常一次出现一群,

巨大喷流一次只出现一个。

这样比来,巨大喷流绝对罕见百倍。

他怎么一下就拍了俩!

再看看背景,这运气惊天啊!

他居然拍了两个巨大喷流,

正好都出现在贡嘎神山主峰后头。

这种画面,前无古人,

大概也后难来者了!

你再看这位

巨大喷流| 2021-10-04 云南 昭通

1234,你没数错。

一场雷暴,他竟然拍到4个巨大喷流。

要知道,在2021年以前,

总共才有4个中国人一次一个地

拍到4个巨大喷流的相机照片。

他一次就平了以前历史之和…!!

全世界每天有4万场雷暴,

且任何时刻都有2000个雷暴存在。

而世界上又有那么多摄影师,

包括美国和澳洲大量的风暴摄影师,

如此多雷暴和如此多摄影师,

可竟没有多少巨大喷流的影像。

可见这玩意有多难拍到!

国外还有一群“精灵猎人”,

常年追逐雷暴拍精灵,

动辄一天拍到上百个红色精灵,

把红色精灵拍成了大路货。

但却没有人能量产巨大喷流。

但是!!2021的超神记录:

巨大喷流| 2021-07-17 四川 宜宾

她竟然手机随便一按,

就拍到一个巨大喷流……

且不说每天4万场雷暴也没出多少图,

单说这一场雷暴持续1小时,

而巨大喷流仅仅持续零点零几

到零点几秒,占1小时的几万分之一。

她随便一按,就赶上了这几万分之一,

且,只有少数雷暴能出巨大喷流,

如此算来,概率小成啥样了?

她可能是手机拍巨大喷流的第一人。

那么多专业摄影师、天象发烧友,

常年拼命地拍雷暴,想拍到它,

也没几个人成功的。

她手机随便一按就有了……

这都行?你说,2021神不神?

最后以2021公认的精灵王、

广东天象群的兔爷的一小部分收获

(不到他全年收获的百分之一)

来结束本节。

祝大家柠檬愉快

|No.9|

金色气辉

把爱献给中国

7月30日 等

中国空间站

9月1日,一个话题、一组图片,

冲上热搜、火遍全网。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拍摄的地球大片#

话题下,我们看到了中国航天员

拍摄的美丽家园:地球。

气辉| 2021-07-30 摄影/中国航天员汤洪波

在这一年的所有大事喜事里,

神舟十二号上天和宇航员常驻空间站,

绝对在最令我们自豪之列。

但他们上去以后怎么样了?

官方适时放出的一组照片,

让人们看到了航天员们的视角。

这些罕见视角瞬间火遍全网,

不但令人安心,更令人惊喜。

这是中国航天送给全体国民的礼物。

气辉| 2021-08-08 摄影/中国航天员汤洪波

除了传递自豪、自强、自信,

这组图还传递知识。

细心的人纷纷提出疑问:

为什么地球外面有一层金光环绕呢!

拜此热度,“气辉”首次被国民关注,

这是史上首次有这么多人认识了气辉。

气辉 Air Glow,

是地球高层大气发光现象。

它不是极光,但和极光一样缤纷,

多种不同物质发出不同光色,

只是人眼看不见。

气辉| 2021-08-24 摄影/中国航天员聂海胜

看不见,是因为气辉亮度太低,

低于人眼能感知的极限。

气辉就像是弱化版的极光,

尽管它们原理并不相同。

极光是大气层受狂暴的太阳风激发,

而发出强烈、瞬时的彩光,

如果太阳不向地球喷射高能粒子流,

就不会有明显的极光。

只要太阳风一平息,极光马上消失。

气辉是普通日照就能引发的发光,

就像夜光材料的原理一样,

发光虽弱,但天黑后可长久发光。

气辉是地球大气的一种常态,

不限于极地,到处都有、全天发光。

气辉| 2021-07-09 内蒙古 乌兰察布

星空摄影师经常能拍到彩色的夜空,

这红红绿绿的就是看不见的气辉,

但通过长曝光可以清晰浮现。

下图中的红色气辉来自羟基(-OH),

绿色气辉则源自氧原子较高激发态。

这种红红绿绿的夜空非常普遍。

但我们宇航员拍摄到罕见的金色!

气辉| 2021-07-30 摄影/中国航天员汤洪波

包裹地球的这一片金光,

可能源自罕见的钠原子层发光,

钠的发光就像钠汽路灯那样,

是金灿灿、橙黄色的光。

但大气钠原子层太薄弱,

更可能的情况是:红+绿=黄。

仔细看过LED电子屏的人都懂,

红光+绿光=黄光。

照片中也确实能看到红、绿气辉,

它们在侧视视角下叠加出美丽金色。

摄影/中国航天员汤洪波

↑方寸之间,几十年苦练和坚守,

他们不忘向祖国人民送安心送惊喜。

气辉不稀有,但由宇航视角拍摄

并形成全民看到、关注的热潮,

这是中国的第一次。

尽管未来我们的宇航员可以一次次

再次拍摄到相似的气辉美图。

但2021“首次传递给全民”的意义,

我认为足以超过No.20~10的天象。

No.20~10虽更罕有,

但大都是已知天象,

或其虽具有某些未知性,

但不罕见在中国已不是首次发现,

不具有这种“首次”的里程碑式意义,

也尚未确定一定具有重大科学价值。

如果从民族自豪的意义和价值上,

中国宇航员们的照片理应排第一名。

但本文是以科学价值定排名的文章,

No.1~8天象的科学价值,

尚且更高。

|No.8|

爆炸级46°日晕

6月4日 岑溪上空

眼睛能察觉到的46°日晕,

是一种极罕见情况。

由于物理原理的限制,

46°日晕通常都是完全看不见的。

但2021真是神迹频出,

一个爆炸级强度的案例横空出世,

令天象爱好者们极度震惊。

46°日晕+环地平弧| 2021-06-04 广西 岑溪

可能有人说了:

我也见过平着或反着的“彩虹”。

但你看见的应该只是一条,

或者紧密接触的两条。

而绝不是这样紧密但不接触的两条。

因为这种案例,

全世界都没有过几次。

我很是花了一番力气,

用科学方法比对了全部可能性,

确定了这两条明亮彩弧的身份:

46°日晕(上)、

环地平弧(下)。

环地平弧没啥新鲜的,很常见,

声称“我见过”的人,看到的那种

“一条平彩虹”基本都它。

但这46°日晕就太nb了,

震惊世界级别的!

此次不但接近世界纪录高度,

更神奇的是它的强度(亮度)。

46°日晕和极为常见的22°日晕

由同一种冰晶形成。

因此从原理上它们必定连锁出现。

但同样因原理可知,

46°日晕必定远远远远弱于22°

模拟程序开发:章佳杰

你看,通过计算机模拟可知,

这才是22°晕和46°晕应有的强度比。

即使在22°晕很强时,

46°晕也弱得完全看不见。

↑这就是22°日晕,太常见了,常见到各国古人都知道它,常见到不少地方一年出现一百多天。可其外头再来一圈大的46°日晕是真没几个人见过。

除非把模拟量度提升10倍,

46°日晕才能像照片里那么强!

模拟程序开发:章佳杰

这意味着啥?

你看看比自然亮度提升10倍后,

普通的22°日晕都亮成啥样了?

——已经不是一个光环了,

完全是和太阳一样亮瞎眼的

一个巨大范围的光晕了。

从没有人见过这样的22°日晕,

它不可能这么强。

跳开常理,

这次世所罕见的爆炸级46°晕,

我有可以“强行解释”的方法,

比如:冰晶偶然在局部富集10倍;

比如:冰晶偶然以异常状态旋转。

我实在不想把解释归为偶然,

但大自然无奇不有。

就像很多人都知道氢有氕氘氚3种,

但其实在实验室极端条件下,

还可以有氢4567各种妖怪同位素。

也许,那样的极端条件,

就是极偶然地出现了,

并被最幸运的人碰上了一次呢?

|No.7|

多重椭圆晕

11月13日 浦东

椭圆晕是一种神秘超小晕圈,

在日月角度不太高时,

它可呈现特殊的纵椭圆形,

这在众多冰晕中独具一格。

2021年中国再次出现了多次,

记录如下:

椭圆晕是一个未解自然之谜,

这已经有很多人知道了。

它频繁地登上“Top20”历年榜,

但随着更多更新颖更罕见天象出现,

它本来已难排名靠前。

但是,11.13上海浦东的案例中,

有重大新突破!!

2圈!!

中国首次记录到 多重椭圆晕!

椭圆晕是一个未解自然之谜,

未解的原因是以前的猜想理论

都不能解释有些案例中的多重晕圈。

可以说,国内以前出现过的案例,

都只是最初级的椭圆晕,

只有拍到了多重的椭圆晕,

才算真正触及了未解之谜。

↑现存理论中的假想冰晶“超扁平锥晶”

现今唯一还有一口气的猜想,

认为形成椭圆晕的冰晶很像片晶,

但具有极轻微的斜面,

叫“超扁平锥晶”。

这理论没断气的原因,

是因为它可以解释多重的晕圈:

因为冰晶多出一堆斜面,

光在冰晶内部的光路也多样化了,

其中不止一个光路都可以形成

这种大小不等的超小椭圆形晕圈。

这看上去很完美,

但事实上这理论下晕圈的预测形态,

和实际照片总是有些差异。

↑国外有人曾拍过一组椭圆晕,

晕的形态和晕圈数量,

竟然在短时间内反复剧变。

但晕圈的大小对冰晶斜面度数

极其的敏感。

就是说:现有理论下,

这意味着冰晶斜面反复突变,

一会陡峭一会低平。

而冰晶又不是橡皮泥,

特殊斜面即使真存在,

也不可能反复变形呀!

椭圆晕| 2021-11-13 上海 浦东

无独有偶,上海这次

晕圈竟然也在2分钟内反复变形。

这对现存理论形成了巨大冲击。

要想给理论续命,

除非有什么特殊条件,

能让冰晶极容易改变斜面角度。

但人类还没有发现这种条件。

在大气采样中,

也只是零星发现过猜想中的冰晶。

但如果没有巨量富集的特殊冰晶,

就不可能形成明亮的椭圆晕圈。

且这“超扁平锥晶”的斜面度数,

和晕圈大小对应的理论所需度数还对不上号。

现有理论就这儿半死不活着,

既没办法彻底解决问题,

也还没有彻底失去希望。

我曾在《天文爱好者》的连载上,

统计中国2021之前椭圆晕的记录。

加上2021的,算起来,

我国已经出现20次椭圆晕了,

全世界更是有好几百例了。

↑《天文爱好者》2021.6月刊

↑2020、2021中国椭圆晕记录地变化图

一般的罕见之谜,

都是因为样本太少、难以比对

而找不到尝试解谜的思路方向。

可像椭圆晕这样出现好几百,

形态多样性和清晰度俱全,

气象条件也十分普通和明朗,

但就是死活揭不开谜底……

真是少有的神秘情况。

|No.6|

红晕精灵

被拍到照片记录

罗定

精灵闪电在2021的爆发,

不但让以前有一些记录的精灵

超过历史照片数量之和地量产。

还让多年来迟迟没被拍到的精灵,

终于被中国人拍到了不错的图片!

红晕精灵/负极性红色精灵| 2021-05-11 广东 罗定

我说2021是中国精灵雄起之年,

可并不是因为普通精灵的量产。

罕见度不够,量再大,也引不起质变。

中国精灵记录真正雄起,

始于广东群的兔爷。

5月,他发出一张监控拍到的妖物。

当时他不知道这是什么,

我一看,卧槽!!!

这不是红晕精灵吗!

盼了多年,民间终于有人拍到了!

天象爱好者团队的观测仪同学,

曾画过一张精灵大全,

展示了已知主要精灵种类。

其中,我国以前只记录到过

红色精灵、巨大喷流、蓝色喷流

和蓝色启辉器这4种。

比这些更难得的,

依次是红晕精灵和红环精灵,

此前中国从没人用相机拍到它们。

一些科研组的仪器倒是拍到过,

但我劝你还是别看了,

——根本看不出拍的是啥,

很是缺乏科普传播价值和美感。

红晕精灵/负极性红色精灵| 2021-08-28 广东 罗定

这些记录空白的精灵,

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盼了多年,

希望它们被中国人拍到好图。

兔爷争气,经过努力,

他在8月又用相机拍到了!

这相机拍的可比监控机高清多了,

清晰可见红晕精灵的晕盘状结构,

晕盘下方更亮的红尖尖,

是红色精灵。

普通雷电分正负两种,由雷电引发的精灵闪电,也便分为正极性和负极性的。

这红晕精灵(Halo)大多伴随红色精灵出现,且极性为负。这样二者连锁出现的情况,也称负极性红色精灵或精灵伴晕。兔爷拍到的都是这种情况(二者合体)。

红晕精灵也不是不能单独出现,但极端极端地罕见。

能 拍到普通情况下的红晕精灵, 已经是百里挑一了。你即使拍一百次红色精灵也不见得有一次伴有红晕精灵的。

想拍到 单独出现的纯净的红晕精灵, 无疑是万里挑一的——这还得建立在“你拍到过精灵闪电”的基础上。这个超难度目标值得大家在未来继续挑战。

↑回顾历史,当人类于1989年7月6日首次拍到精灵闪电(红色精灵)的影像证据时,图像仅仅是这德行。

但这一举证明了几百年来关于“精灵一样鬼魅地突然出现的向上射向太空的闪电”目击是可信的。因此,就这破图直接就发了篇Science。

而早期的红晕精灵照片(1999),更是惨不忍睹。

你说这拍的是红晕精灵?说是一片云,甚至说是烤地瓜干我都信!除了用于测定出现高度,这图真是几乎毫无价值了。

时至今日,随着大家见识的进步和器材的进步,民间都可以拍摄相当好的精灵闪电照片了。普通人都有机会做出科学大发现,如果谁拍到了样子很不同的新型精灵,真的有机会喜提一个Nature、Science之类的!

|No.5|

红环精灵

被拍到清晰记录

罗定

精灵闪电在2021的最强音,

是神级难度的红环精灵,

居然也被兔爷拍到了!

红环精灵| 2021-08-28 广东 罗定

兔爷发图出来问这是啥,

不少群员也一脸懵逼。

是啊,这是啥?

龙珠里弗利萨的气圆斩吗?

但是我看到这图直接卧槽!

卧槽程度比之前的卧槽还要卧槽。

因为这是最难拍到的精灵,

红环精灵Elves!

红环精灵的典型形态超奇异,

像是一个巨大的红色甜甜圈。

这个环,有400公里直径!

雷电引发的电磁加热在高空形成了它。

这红环精灵原本是最多的一种精灵,根据空间监测,其占全部精灵闪电的近八成——比现在影像记录已沦为大路货的红色精灵多十几倍。它不像红色精灵、巨大喷流等,要靠极少数超强的雷电才能触发,而是稍强的闪电就都能引发。

但,就是这么多的一个东西,

至今全世界高清影像却几乎为0。

这是因为它太暗淡了!

红环精灵仅仅存在不到千分之一秒,

是已知最瞬间的精灵闪电。

比起寿命为几十分之一到几分之一秒的

其它精灵闪电种类,

它释放的亮度仅是其几十、几百分之一,

且这渺小的亮度还稀释于过于巨大的范围。

红环精灵| 2021-10-03 广东 罗定

不但人眼看不到,

就连号称地表夜摄能力最强的

A7S3相机也拍不到。

它太暗了,就是各国几乎都无图的原因。

但是兔爷拍到了,

还拍到了好多个,

这真是中国民间天象记录的

一次里程碑式大突破。

终于有中国民间爱好者达成了

这顶级难度的神级成就。

虽然画质还不是很好,

但未来总会更加进步。

用兔爷2021四格精选,

激励更多人去拍摄和探索精灵。

(超高感光度视频机+超大光圈镜头+对着远处雷暴玩命录像,可以拍到绝大部分精灵种类)

|No.4|

Bottlinger光环

中国新记录

10月17日 长春上空

如果排名No.7的椭圆晕

已经让你烧脑之后感到nb,

那么还有一种天象具有相似外观,

但更加罕见。

俗话说“活久见”,

在我们苦苦期盼了好多年后,

2021,此等神物也在中国发现了。

Bottlinger光环/映椭圆晕| 2021-10-17 长春上空

↑这个小小的光环,

无论在多么发达的国家,

也都至多只有个位数的可靠记录。

由于超小的椭圆光环神似椭圆晕,

科学家们自然而然地认为

二者很可能具有相似原理。

于是,此现象和椭圆晕一样

面临探明原理上的诸多困难。

按照这个猜测,它既然与椭圆晕为同一种冰晶形成,应该有机会与椭圆晕同时出现。就像这样↓

椭圆晕环绕太阳,

Bottlinger环在对称位置上

环绕着太阳被冰晶反射的倒像“映日”,

因此它也叫“映椭圆晕”。

但现实中还从没有人见过这样的

上下两套椭圆光环的奇观。

↑外国文献中的案例,光环更加椭圆。摘自《 Applied Optics 》上的 Inflight observation of Bottlinger’s rings (2017)一文。

红环精灵好图虽更少,

但在监测仪器里记录仪频繁。

Bottlinger环则任何记录都寥寥,

因而更加稀罕。

它到底是不是椭圆晕的同类?

它们的原理到底是什么?

在当代,还没有人能破解这一谜题。

如果将来它能得以破解,

我希望率先研究清楚这一问题的

是我们中国人。

|No.3|

一条不科学的

三重并蒂虹

6月29日 自贡

自2012年首次发现以来,

三重并蒂虹就是一个未解之谜。

在以往的“Top20”连载中,

它因奇特+罕见+神秘,

长期排名前五。

让我们回顾一下往期内容精要:

三重并蒂虹| 2018-06-23 浙江 温州

↑2018年温州的案例,

是国内播报的首个三重并蒂虹。

并蒂而出,分裂为三,

这样的彩虹直到前两年,

还被全球科学家认为只有过几次。

不过3年间,我们在中国发现20多次了,

这令中国成为了彩虹学界的焦点。

彩虹为什么会分裂为三?

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

人类注意到扁水滴和长水滴的作用。

扁平的水滴可以形成更低的彩虹;

纵长的水滴可以形成抬高的彩虹;

而圆形水滴形成位置正常的彩虹。

看上去问题解决了…

但问题是:

虽然水滴太大时,其下坠过程中

就会因空气阻力压迫而变扁,

但水滴再小可也不会变长,

微滴无论多小,形状都是圆的。

那么纵长水滴凭什么存在于自然?

三重并蒂虹| 2014-08-02 广西 桂林

有人曾提出理论补丁,

猜测异常大风或雷电电场

可对水滴施加怪力让其拉长。

但这些怪力都不是稳定存在的,

无论大风还是雷电都瞬息万变,

它们最多令彩虹在一瞬间分裂,

解释不了那些长达数分钟的三重并蒂虹案例。

前两年,对于三重并蒂虹的原理,

在过去的理论漏洞百出全失败后,

德国天象专家Haussmann提出

一个脑洞大开的新理论。

他猜测,下雨时,水滴可能是震动的。

就是说水滴震动可能是一种常态:

随着下坠阻力等外力作用,

水滴在变扁和变长两种极端形态间

反复不断地震荡变形。

说白了就像弹簧那样,

受力变扁后又弹起来变长,

以原貌为中值,形状反复弹弹弹。

动画可能更好理解↓

“当大气中有无数的水滴同时震荡,

任何时刻都会有水滴处于不同形状,

但总有一部分水滴为原始圆形,

也有些处于长、扁两个极端变形形态。

这就同时形成了高中低三条彩虹。”

当在私人通信中他向我分享这猜想时,

我惊呼卧槽真特么是个鬼才!

但这一猜想只能解释规规整整的案例,

2021出现的一条并蒂虹则与之矛盾。

特异的并蒂虹| 2021-06-29 四川 自贡

乍看似乎也是典型一分为三,

但这彩虹其实处处诡异:

三条虹的暗弱变化竟然不同步!

尤其是左侧,上下两条变强,

中间的主虹居然却消失了!

这可就见了鬼了。

要知道,震荡理论的水滴必定往复,

也就是无论变长还是变扁,

都要不断回归为圆形原形的,

就像弹簧再震荡也要恢复原貌。

也就是说三条彩虹必定同步出现。

就像哥仨好,一起震↓

如果水滴不震荡,

那就只形成单独一条的普通彩虹;

如果水滴震荡,

那就是并蒂而生的哥仨一起出来。

而自贡案例和两种情况都不符。

光照不足倒是能引起主虹消失,

光多则彩虹亮,光被阴云半遮则彩虹暗,

这令彩虹可以明暗不均。

但这种情况下,如果主虹没了,

作为主虹震荡分身的上下分裂虹,

理应也一起消失了才对。

怎么可能主虹都没了它俩反而强了??

至今,Haussmann的猜想只能解决那些规规整整的并蒂虹。面对一些比本就千里挑一的三重并蒂虹还更为奇葩的、更百中无一的那些不规整、错位的特异并蒂虹,Haussmann也坦言,现有的数学模型无法在计算机中模拟出那些异状。

关于水滴应该怎样震荡、大气中水滴群体的震荡特性,都存在很大争议或干脆还没有公认靠谱的数学理论。数学这个东西,不但你怕我怕,连科学大佬都感到孩怕。

无论如何,在可靠的大气雨滴终极数学理论被人研究出来之前,人类对这类特异彩虹的理解,看来只能停留在猜想和矛盾层面了。

目前并蒂虹的特异情况被发现得还太少,全球也就10个左右案例,难以从中归纳出任何规律。因此各种争议中的数学模型既难证明也难证否。

特异的并蒂虹| 2021-06-29 四川 自贡

像2021自贡这样的案例,都是孤例。人类从16世纪笛卡尔时代开始科学地理解彩虹、从19世纪开始拍摄记录彩虹,几百年了,也只记录了这一例如此奇葩的孤例,尚无雷同。类似的特异情况如上所述,也就发现了10个左右,异状还五花八门毫无章法。

而广东群大锦鲤菲比在韶关拍到的这一案例,体现出了这种“五花八门毫无章法”的个性。在她的案例中,彩虹突然出现肿块一样的分裂增强,最后竟然分别向上下扬了起来,实在是和自贡案例完全不同风格的诡异。这些特异情况暂时还摸不出规律性。

|No.2|

第四虹!

中国新记录

10月5日 亚丁

11月18日 广州

看了去年大总结的朋友,

都知道中国发现了第三虹,

也就是牛顿宣称绝对看不见的

那传说了几百年的第三条彩虹。

看不见,也许是的,

但随着照相科技的进步,

肉眼看不见的不代表拍不出来。

2011年,德国人首开先河,

拍到了传说中的第三虹。

十年后,中国人第一次拍到第三虹。

而时隔一年,还是同一个中国人,

他又率先拍到了中国的第四虹!

广东群成员郭逸然,有了去年成功拍到第三虹的经验,在旅行中预判了第三虹出现的位置,再次拍到了第三虹。

图发出来,我增强处理后一看,卧槽!这不止拍到了第三虹,还有第四虹!

第三虹、第四虹,和并蒂虹、反射虹那样的特殊原理下出现的多条彩虹不同,它们是 科学意义上 真正的第三条、第四条“经典彩虹” 。

经典彩虹是依据光在水滴内部的反射次数而计数,极为常见的双彩虹,分别是第一虹(主虹)、第二虹(霓);而光在水滴内部反射3次和4次分别形成了更进一步的第三虹、第四虹。

↑对图像进行暴力增强,原本看不见的彩虹会变得明显些。

因为每一次反射都损失部分光强,

所以更多次的内部反射,

意味着亮度更弱。

牛顿断言从第三虹起绝对看不见。

牛顿之后的科学巨擘们尝试寻找第三虹纷纷失败后不得不追随牛顿的断言。伯努利曾叹惜:也许只有对于老鹰和猞猁(那样视力超群的生物),第三虹才是可见的 (" The third bow might be visible to eagles or lynxes but not to human eyes. ")

这就是“第三虹只有猞猁看得见”这一流传几百年的天象梗的来源。

↑鱼眼视角下的彩虹位置图,一二虹和三四虹分列天空两侧,遥遥相对。

而发现第四虹则更难,

它更加微弱,

且和第三虹都出现在太阳周围,

因而受到刺眼阳光的强烈淹没。

郭逸然同时拍到了1234虹,把他的照片和当时的自拍拼合在上图里,就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彩虹和人的位置关系。

其实,第三虹在极为罕见的情况下,尚且可以被人眼略微地察觉。这已经对牛顿爵爷啪啪打脸。

但发现第四虹,完全就是在挑战人类能力的极限:因为完全看不见,任何挑战都是成功希望渺茫。

No.3的特异并蒂虹再罕见,它也是一旦遇上谁都能拍到的。可这第四虹,人类明明几百年前就算出了它的出现位置,历史上无数人挑战,可却直到2011年才首次真被拍到;国内许多人也挑战过,才成功过2人次。因而它虽然不是未解之谜,但比特异并蒂虹排名更高。

经过努力尝试,广东群的另一位“锦鲤”又发现了中国第二次第四虹的记录。这一次,彩虹更加清晰,已经是世界级的记录了。群友们如此给力,接连斩获传说级世界超罕见、超难度天象,真是大赞。

彩虹的先天强度,在一些万 里挑一的极端有利条件下,可以超出常理地明亮。这些条件包括但不限于: 阳光绝顶强、水滴绝顶程度地密集、出现第三第四虹的位置正好以黑云为背景获得最大反衬、恰好没有任何炫光刺眼、观察者的视力和对颜色敏感度在人类当中绝顶地高……

我常常想,是否也有一些无限小概率的偶然情况下,第四虹也是肉眼直接可见的呢?

|No.1|

大日华!!!

重出江湖

暨 初解

1月5~7日 滇西北

如今的很多天象爱好者,

是看了2017年的“Top20”入的坑。

因为当年No.1的“史上最牛日华”,

实在是巨大得太匪夷所思了,

它超过了当时人类的认知范围。

有人至今还津津乐道于文中那句话:

原理我都懂,但它怎么这么大???

↑每次回顾当年的照片,

我们都为这种旷世奇观折服。

这七彩日华大得手机根本拍不全。

虽然当年还没有超广角手机,

但普通手机镜头视角已远超人眼,

你想象一下:比人眼视角还大几倍

的广阔天空范围全是七彩的,

是什么程度的神迹??

就像池藻华、花粉华那样,

尺寸均一的细小颗粒物能形成华。

颗粒物的大小和华的大小呈反比。

根据早已经极为成熟的相关理论,

当年我推算出,

能形成这全世界都闻所未闻的大日华的

云滴或云中雪晶的直径,约是2微米。

↑可云中的水滴直径,最小也是这2倍;

冰晶云更不用提了,是这几倍到几十倍。

再小的水滴不是云中没有,但形不成华。

因为根据理论和实验证明,

只有所有水滴统一大小时华才能艳丽,

只要有少量水滴尺寸不一致,华就暗淡。

↑虽然有时有2微米那么小的水滴,

但在云里只占据微不足道的比例。

这么小比例绝对形不成日华现象。

初生的云层倒是从0开始积累水滴的,可以有水滴尺寸无限小的时刻,但只是一瞬间,水滴就会长大——根据同样相当成熟的理论和实验,在饱和湿度下,水滴只要出现就必定瞬间长大到直径接近或超过5微米才能稳定存在。

看懂没,这就是说:

人类已极为成熟的科学理论说明,

由2微米那么小的水滴组成的、

能稳定存在的云层,绝不存在。

而2017大日华维持了数个小时,

就是说2微米微粒稳定存在数小时…

这就是令人震惊的2017No.1,

也是历年No.1中的No.1,

这一未解之谜的级别,

不是椭圆晕、并蒂虹、28°冰晕这些

“说明人类理论还有某些不足”的程度,

而是几乎撼动人类理论根基的程度了。

因为,如果连上述云的最基本物理学性质都研究错了的话,气象学、大气科学乃至物理学部分领域,就完全是扯淡了,必须推倒全部从零开始寻找错误的根源。这简直太可怕了。

2微米的悖论还不算啥,

在2017的“Top20”传播开以后,

读了帖子新加群的待秋老师,

投稿了一张更大的日华!!

还是2017.3.12云南曲靖会泽,

相比于找不到原作者的网传刷屏图,

这是首个有准确焦距数据的照片。

一测量,我们都惊掉了下巴:

这日华比城里拍的更大,

几乎和46°日晕一样大!!

↑通过章佳杰开发的冰晕程序,按同焦距同视角进行比对,白横线示意地平线。

而这么巨大的日华,

需要半径1.2微米那么小的云粒…

这进一步挑战上述理论底线。

太不可思议了!

你可能仍想象不出这华有多大。

那么——想象东南西北,

四个方向平分了360°四野,

这日华几乎有90°那么大,

也就是其一方向完全是七彩的。

著名天文摄影师戴建峰

(就是拍到No.18“四虹交映”的小哥)

曾拍到一张倍受赞誉的雪山日华,

这华看上去相当巨大了吧?

可其实这华一点也不大,

把不同焦距的照片等价缩放对比,

你尽管想象吧,云南这华有多大…

大得可怕啊 !

所以再次重复当年那句:

你特么的怎么这么大!!!

“任何天象,无论它多么罕见,只要天象爱好者们联合起来,并假以无限时间的观察和等待,则任何‘百年一遇’、‘千年一遇’,就终会更快地被再次发现”这是我在中国观云、观天象圈子每一个关键发展节点上,都会传达的一句话。

可我没想到,

这种世界上从无记载的神物,

居然仅仅时隔3年就重现江湖了!

2021年1月5日,云南维西惊现大日华,

这可是相机17mm超广角,

你看看这大小!

云南群的群友们炸开了锅,

距离近的人迅速去一睹风采。

我们提醒她:别忘了测大小呀!

所谓测大小,是在胳膊朝前伸直时,

用一系列手势测定天象的大概大小:

一拳大约是10°,手势六则约为22°。

由于勾着手自拍,她难以充分伸直,

实际上充分伸直后手应更小。

画出来大概就是下图这样

手测可知,这华至少超过60°大,

确实是绝世大日华无疑。

其实,在2020.12~2020.1月,

云南超高高度的特殊绝美彩云

(本文排名No.14)频繁爆发时,

我和几位天象大佬们就纷纷预感:

曾经的传奇大日华,

会不会是超高彩云的同类现象?

虹彩云和日华的区别,

只是云中各处颗粒大小是否均一:

不同区域颗粒尺寸不同,

形成的是虹彩,此乃常态;

偶尔,云任何区域都由相同大小微粒组成,

才会形成规则同心圆环——日华。

既然云南超高高度的特异云彩上头

总出现异常宏大的虹彩,

那在更偶然的情况下,

万一云里颗粒大小难得地全部一致,

岂不是能出异常宏大的日华?

↑但是我们也没想到,

这传奇大日华不仅真的重现江湖,

还一连在云南维西出现整整三天!

彩云之南,nb!!!(破音)

这是6号的;

这是7号的。

旷世神迹频现,

看来这5~7号的超小云粒极稳定,

才能连续3天出现绝世大日华。

7号之后大日华没有了,前面我说过:

极端高空低温和异常富集的水汽,

从2020.12月一直持续到2021.1.7,

所以云南的特殊彩云频繁爆发;

8号开始水汽急剧衰退,啥都没了。

这一波史无前例的3天大日华后,

我悟了。

*以下内容,如果你没仔细阅读本文的No.14怕是逻辑链缺失、读不懂,请速回去补课。

当年之所以“大日华在人类现有云滴理论下无解”,是因为我把出现大日华的云确立为了水滴云,而因“历史上对低、中、高云采样得到的冰晶都远没2mm那么小”就排除冰晶云的可能,是有漏洞的!

这种以前根本没人研究过的、这么异常高度、异常低温下的云南上空偶尔形成的特殊云层,其一定是冰晶云。因为早有实验证明任何水滴在-40℃就一定会凝结成冰,而这些超高云层形成温度在-85℃左右!

前人早有大量雪晶研究,

来揭示冰晶大小与温湿度的关系。

可以看到,温度越低,

冰晶越小,这趋势很明显。

但这些研究都没涉及超低温,

都是到-40℃~-70℃就到头了,

我们生活中没有更低的温度,

所以更极端低温研究是大冷门。

我找啊找,找啊找,终于找到一篇很新的文献,史无前例地对不同温度下世上真实的自然云朵进行了分析云中冰晶大小的探测研究,还刚好以-85℃为研究终点!

图表左侧的标尺顶端是万分之一厘米也就是0.0001厘米=1微米,可见,这-85℃下形成的冰晶云,云中冰晶颗粒的大小,还真是1~8微米,真可以有一两微米那么小啊!

逻辑闭环了!

大日华终于找到了破解方向!

大日华的真相,大概是:

因为青藏高原异常抬升…

又恰逢-85℃世界最低温…

又恰逢印度洋水汽偶然汇聚…

而形成于远超常云极限高度的…

长时间保持平静动态稳态的…

云中冰晶半径恰好全都一两微米的…

很大片的…

极薄的超高超特殊荚状云…

……这云在云南形成了这些

世上其它地方可能永远无法比肩的…

史上最牛日华。

↑所有苛刻巧合条件全都到位了,连史上从无记载的绿芯大月华都有了。

而 为什么炫彩且也极高的珠母云上,

只有错乱的虹彩,而没有大日华呢?

我说过,白天的珠母云并不强,

它只是借着夜色衬托才耀眼。

即使偶尔云中冰晶大小一致,

能形成日 华,也太淡了看不出来。

而当日落后珠母云虽然耀眼了,

但太阳都没了,上哪找日华去!

自从想明白了这些,

要解释每一个大日华案例,

就变得全都可行了。

每一次大日华案例,

应都是上述大背景原理形成的,

但每一次的具体冰晶尺寸有别。

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

我把冰晶按每0.01微米差异,

所有尺寸的衍射图案全都研究过了,

找到了每一个案例的可行答案。

↑这个案例,冰晶半径为0.65微米时,

日华大小与各级光环颜色与照片基本吻合。

↑这个案例,冰晶半径为0.85微米时,

日华大小与各级光环颜色与照片基本吻合。

↑这个案例,冰晶半径为0.95微米时,

日华大小与各级光环颜色与照片基本吻合。

↑这个案例,冰晶半径为0.78微米时,

日华大小与各级光环颜色与照片基本吻合。

且强度极为逆天,

根据模拟,要不是因为云层不够大,

这日华还可以更大,可怕,可怕啊!

↑而这个最为特异的“绿芯”案例,

当冰晶半径为1.20微米时,

日华大小与各级光环颜色与照片基本吻合。

当冰晶尺寸被严格限定在1.2微米左右,

华的最内部变成这种独一无二的松石绿色。

于是,以上种种

在科学史上从未记载过的、

大的异常的甚至颜色妖异的日华,

和它所带来的几年来最大的天象之谜,

至此,终于初步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完结撒花.

*感谢张超、王辰、章佳杰、贾昊、哭宝、A神、风云、小沉长期以来的指点和讨论。感谢全国各地几十个天象群群主、管理员和“天象爱好者”组织成员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天象圈,并向我提供案例线索、授权支持。感谢所有的天象投稿者。感谢杰哥、哭宝、阮哥、小狗、眠月、小沉等人维护和提升“南北天象大pk”天象大数据项目,这一创造性项目与“全国天象大收集”异曲同工并产生了紧密联系,为中国天象素材与数据收集提供了重要支持。

偷偷说一句:2021又是南方赢了。

历年Top榜回顾:

2015是天象大排名首次全国化。当年网上传播的天象咨询还甚是稀少,我对天象的了解尚未大成。以如今眼光看,其中竟有普通阴阳天和环地平弧这样的选手入选,实属稚嫩。不过,这帖子因被人恶意举报,现已仅在微博可见,且无法转发,想必很多人没有看到这样的拙作,甚是万幸 但当年的No.1宜昌5.9大冰晕即使今天看来依旧可圈可点,不负年度之王。

2016是中国天象首次震惊世界之年,这一年开年的天象就异常精彩且多罕见案例。遗憾的是因为突然结婚生娃,忙到年底最终2016的总结也只发出了一部分。这里捡重点补全它:当年原定的No.1是菲比石破天惊拍到中国首例同时又为世界最佳视角的巨大喷流,两年后发现当年7.20成都28°冰晕才应该是当年真正的No.1,此二天象均震惊世界。

2017是“Top20”系列第一次成为网络热帖,我的师弟后来反超为师兄的博物君分享了这一帖子,直接导致这帖子累计百万阅读。许多人都是从2017与天象、与俺结缘。那一年中国天象也确实猛,新记录不断,最终的No.1大日华更是成为了多少人多年来魂牵梦绕的终极梦想,也塑造了“神秘未解自然之谜”几年来的巅峰。

2018是中国冰晕雄起之年。这一年开年两大万华镜,年中好几十次锥晶冰晕,包括世界巅峰水准的几次案例,让全世界冰晕专家都知道了中国(尤其南方)才是世界罕见冰晕的圣地。此外,“方的云”、三重并蒂虹首次在中国播报出来,就都引发了世界级影响力。也是从那一年,被我们天象爱好者宣传火了出圈的寒夜灯柱开始年复一年地火爆全网。

2019是中国彩虹雄起之年。这一年锥晶冰晕、28°冰晕、三重并蒂虹都开始量产,巨大喷流也出现了第二个本土案例。各种罕见、更罕见层出不穷;新记录天象连续第四年爆发不断,马蹄云、虹彩幞状云、迭浪云等世界著名奇云竟此后沦落到再也挤不进Top20的程度。最终的最罕见彩虹未解之谜直接触及当今人类科学水平的瓶颈。

2020中国各类天象记录都取得更加惊人的突破,我们已经不是记录到“国内第一”、“国内首次”,而是开始大量创造各种“世界第一”、“世界首例”。天顶光环、五重并蒂虹、世界最妖的一次云顶跳动闪光……这些至今全球无人能望其项背。到这一年,全国各省、自治区、地区几乎都有了自己的天象社群了,投稿再次激增,大总结的写作难度也增加到要动辄半个月才能写完的艰巨程度。

最后,2021,就是你们看到的这一超长帖子。能再次大突破,尤其是在以前中国长期短板的雷暴、精灵上大突破,并以初步破解了几年来的最大谜团大日华作为收官No.1,我觉得简直不能再妙,简直无比完美,简直过瘾到巅毫。非常感谢老读者几年来的阅读和支持。

后 记

2017年,

当这一系列第一次成为热帖时

看到这完全与传播学相悖

也完全与快餐时代相悖的帖子

能对天象科普有喜人的推动

对观云、观天象爱好在国内的发展

也有比以前更大的促进

我决定坚持写它个5年!

“五年计划”

我的愿景是:

通过5年拼死写作输出

让天象爱好者激增

让中国天象记录随之激增

同时希望看了这些科普的人里

涌现出一批高水平的爱好者

现在看起来

幸亏没偷懒、没中道崩殂

这些愿景一个个如今都实现了

且大家居然用这么短时间

就让中国的云、晕、虹、华、闪电、蜃景

等各类天象

都几乎从积累薄弱到赶英超美!

我们不但集齐了世上大部分天象

还屡屡震惊世界学界

杂志上有了正式发表大家投稿的舞台

全国各地都有了天象社群

有些群主/群员实力很强

天象大佬不再是寥寥数人

厉害呀!大家真厉害

奇迹连环上演

一再上演

还将上演

而这个完成了历史使命的

年度天象大总结排名系列

很可能要告一段落了

除了本文开篇时简介的原因

还因为几年来

本系列已输出了大部分天象基础知识

只要你全都认真解读过

一定已经实力不俗

即使是本系列没提到过的天象

和各类天象的系统知识

我们写了本世界天象大全

也很快就要上市了

科普铺垫已完成

我要静候大家节节高升

开花结果和圈子大繁荣了

这几年来一直小黑屋写作

我亏欠家人太多了

女儿5岁了

但是很多成长记忆我是缺失的

我都不知道她是怎么长大的

未来我想把时间多一些留给家人

也把精力用于更多样化的科普方式上

未来的天象总结

大概率转变方式和平台

感谢几年来的老铁们

我们一同见证了发展进步

见证了诸多奇迹

也见证了这种反时代的帖子活在当代

感谢所有人

我的下一个愿景是

中国天象经由大家努力

充分掌握世界话语权

各种天空奇观不断被发现

而我

每天给儿女们讲你们发现的神奇天象

都多得讲不完!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風那边(ID: jiyun-shuo),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关键词: 天象 果壳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普及应用 数据同频驱动“未来工厂”

2022-01-27 10:34:56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普及应用 数据同频驱动“未来工厂”

一个专业的赛事授权体系,能给电竞产业带来多大的价值空间

2022-01-24 11:20:00一个专业的赛事授权体系,能给电竞产业带来多大的价值空间

科技能力不断提升 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将执行2022年首发任务

2022-01-24 11:10:23科技能力不断提升 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将执行2022年首发任务

央视频积分商城上线“现金巨惠”新功能 总台文创超值购

2022-01-24 10:22:43央视频积分商城上线“现金巨惠”新功能 总台文创超值购

植发值不值?专家指出植发只是治疗环节之一

2022-01-22 10:21:27植发值不值?专家指出植发只是治疗环节之一

“双千兆”网络设施建设加快 累计开通5G基站达142.5万个

2022-01-20 11:05:34“双千兆”网络设施建设加快 累计开通5G基站达142.5万个

相关新闻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