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我一直想采访一位既不是传统的贤妻良母,又不是那种让人敬而生畏的“女强人”的女性。我相信女人就是女人,然而,当我第一次见到诸葛虹云时,我还是不太相信面前的这位“小女子”就是那个统领着常年活跃在世界各地的十几个摄制组,为有着12亿观众的中国国家电视台制作国际电视节目的人。
诸葛说起话来声音不高,但节奏很快。尤其使我意外的是,她在美国呆了很多年,言谈中竟全没有那种港台味儿的国语和让人听来很累的英文词儿。就连国外的地名她也是用汉语译音说得字正腔圆的。这一切给我的印象她就是地道的北京人!
诸葛真正的角色是电视导演和制片人。80年代初,诸葛虹云跨出大学校门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当记者。而后来,在历时两年,遭到8次拒绝签证之后,诸葛终于去了美国,接受了大众传媒和电影电视导演制作的系统教育。
在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求学的中国学子不外乎两种。一种人是为了踏踏实实地学成,然后在自己的领域里大展宏图,实现自我价值。另一种人是为找一个年薪若干万美金的工作,然后买一幢房子定居下来,从此永远飘泊异国他乡。诸葛属于前一种人。做研究生时,她便开始寻找项目与美国的电视媒介合作,而不是想着到某个公司去找工拿多少年薪。从诸葛下决心远渡重洋的那一刻起,她就抱定了决心要做自己想做的事。
在美国做电视节目,诸葛的强项就是“我是东方人,要搞东方的题材非我莫属。”从那时开始,诸葛就是电视项目的负责人;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一个中国女孩子就当起了洋人的老板。回忆当时,诸葛不无自豪地说:“我在美国的所有同事当中,没有人因为我是中国人而小看我,也没有人因为我是中国人而降低我的工作质量标准。”她的片子曾经在美国国会观摩放映并应邀前往演讲。台下的听众是全美记者的政府官员。
然而,东方文化不是美国的主流,诸葛的工作也永远进不了美国的主流社会。虽然这时诸葛的社会地位和收入都已经不错了,但她仍然十分强烈地感到在别人的文化圈子里做节目的无奈和那种“有你没你都差不多”的尴尬,使她越发清醒地意识到,如果是在自己的文化背景下做事,会发挥得更好。
90年代初,三项选择摆在了诸葛面前:做美国电视公司的项目负责人,到大学去做访问学者,再有,就是回到自己国家发展。而临三大抉择,诸葛看中了祖国飞速发展的电视事业。经过与国内山东、湖南等电视台的合作磨合之后,诸葛终于与中央电视台达成了合作项目——制作《’94环球》这个国际性的电视节目。从此,中国的12亿电视观众随着诸葛与中央电视台合作从《’94环球》走到《’95环球》,又走到了《’96环球》。1996年的新年钟声余音未落,她的另一个栏目《世界体育报道》又在CCTV的荧屏上与观众见面了。紧接着,她与上海电视台的合作项目《电影与电影人》栏目也于4月15日通过矗立在上海外滩那巍峨的东方明珠电视塔传遍了千家万户。这三个收视率极高的栏目使她的石桥国际文化有限公司名声鹊起。这成功不能不说是巨大的,而这仅仅是在诸葛的公司创办两年之后。
诸葛虹云的名字人们依然陌生。但这无关紧要,因为她的摄制组已经走遍了世界各地。平均每个月都有几个摄制组在世界各地拍摄,每天都有她的摄制组在海外通过卫星传送回中国的节目。她是第一个在国家电视台上制作这个大规模的国际性电视节目的人,她是第一个把中国的电视记者带到海外并常年活跃在世界各地的人。如果说中国的电视事业要与国际接轨的话 ,诸葛虹云今天所做的一切必将在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年表中画上重重的一笔。
在诸葛的公司里,我见到了8位外国职员,他们来自不同的种族,有蓝眼睛高鼻梁的欧洲人、美洲人、澳洲人,也有黑皮肤的非洲人。她的朋友说她的公司是“联合国”。我问诸葛当老外的老板是什么感觉?她说她是个人文主义者,她相信不论什么人都是可以沟通的。她说她的外国员工做起事来,对中国的文化比对自己的文化还认真。“我从来都不要求他们加班,但只要他自己的工作没做,公休日他们也会到办公室来的。”这可能就是值得中国人学习的敬业精神吧。她的一位名叫露丝的美国职员在意大利采访一个被记者团团围住的著名球星时,她前面的一位同行不慎摔倒了,这位露丝小姐便一脚踩上这位同行的头顶把话筒伸到那位球星的面前。回到中国后这位露丝小姐才暴露了“活思想”;“我当时犹豫了一下,是先把他扶起来,还是先采访?结果,我决定还是先为中央电视台抢镜头吧!”至今谈起此事,诸葛仍感动不已。
诸葛说她这两年一直在扮演着双重角色——经营管理者和导演制片人,她说:“做电视导演和制片人是我想做的事情,而做管理者是被逼无奈。”白天的诸葛在做着管理工作,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制组打来的电话,需要不断地为他们解决问题。晚上的诸葛才进入了导演制片人的角色。她每天的工作结束时间是深夜两点钟。随着太阳和月亮的无数次交接,诸葛也在完成着角色的转换。当每天清晨的闹钟把她叫醒时,她都有一种“能够多睡一会儿就是最大幸福”的感觉。她说她最缺的就是业余生活。诸葛在纽约的时候有爬楼锻炼的习惯,回到国内以后,她特意买了双运动鞋放在车里,总想每天上班之前到一间大厦里去爬爬楼梯,可她手中的方向盘总是打不过来。就这样,她的那双运动鞋仍然躺在汽车的后背箱里一尘未染。告别诸葛时,她对我说:“你看我现在很堕落,不读书、不看报、不看电视,每天就是这样被活计逼着往前走。再吃两年老本儿恐怕我又得去上学了。”然后又极认真地说:“我想在你们那儿登一个广告,我出50万年薪招聘一个总经理你说行不行?”我说:“恐怕,你出100万也招不来能完全代替你的人。”此话绝不是有意恭维。
《八小时以外》
1996年6月总第138期
关键词: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国际获奖、中国电影走出去、在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电影、在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导演、在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演员、文化走出去、文化传播、蓝海、蓝海电视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