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正逢一场席卷上下游的智能化变革。
怡利电子董事长陈锡勋在接受亿欧汽车专访时表示,当裸视3D AR-HUD这一技术普及后,HUD的渗透率将迎来爆发。
1983年成立的怡利电子,在近40年的时间里,参与并见证了汽车产业的发展与变革,产品构成已覆盖光学投射型-抬头显示器(HUD)、行车辅助系统(ADAS )、车联网多媒体导航主机(IOV)等。
“当这个技术普及后,HUD渗透率会迎来爆发”
伴随着车载显示技术的成熟,HUD也发展迅速。但外部环境、市场、消费者需求等多个因素叠加导致中国汽车HUD的搭载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亿欧智库在即将发布的《2022中国汽车智能化功能模块系列研究-HUD篇》中预测到,随着车载功能智能化的高速发展,HUD搭载率将实现高速增长,2025年搭载率将达到45%,2019-2025复合增长率达到71%。
当下,HUD主要包含C-HUD、W-HUD、AR-HUD三类产品。
怡利电子深耕HUD多年,新一代裸视3D AR-HUD技术成为怡利电子的主要研发方向。在陈锡勋看来,新技术的开发,将会是解决目前HUD产业发展困境的“张良计”。
亿欧汽车:您怎样看待HUD产业发展的现状?
陈锡勋:HUD产品的成本及单价有持续下滑的趋势,已经在快速地搭载上车,但目前HUD的普及度终究受到技术因素的影响。
首先HUD产品体积过大,这从技术上来讲,HUD上车本身就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若要上车,每一款车的结构都需要为HUD做专门的设计。因为HUD对汽车的实际空间需求较大,但车厂能够提供的空间有限,这就需要供应商与主机厂不断地磋商HUD的装配体系。
在HUD产品从C-HUD、W-HUD逐步走向AR-HUD的过程中,HUD的画面显示正在逐渐丰富,由本来静态的画面逐渐变为动态画面。
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更大的问题,AR-HUD的部件体积更大,其装配上车更加困难。
亿欧汽车:您认为该如何解决HUD当前的发展问题?
陈锡勋:现在有些不得已的方式,就是在AR-HUD部件有限的体积下,放大其成像倍率,但这种方式会带来另外的问题,倍率太大的AR-HUD,会使用户出现视觉晕眩等状况。
目前有一些厂商,勉强地将AR-HUD搭载上车,事实上对消费者的体验带来了更大的冲击。HUD厂商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依赖于新技术的研发。
怡利电子主打裸视3D AR-HUD技术。该技术能在自由调整显示距离的同时,不影响其本身的放大倍率。同一画面内的不同信息可根据需求摆放在不同的距离上,让驾驶视线不用在HUD信息与交通实况间切换,可同时兼顾车辆信息与实际路况。
当这个技术普及之后,我认为,HUD渗透率会迎来爆发。
亿欧汽车:面对同类企业,怡利电子的优势和创新点体现在哪些板块?
陈锡勋:我们在国内也有很多竞争对手,但是当国内供应商想要进入欧洲市场时,往往会遇到比较高的门槛。
针对HUD等产品,国内车厂着重的是眼见为凭。他们想要先看到样品的可行性。就欧洲车厂而言,他们会更加注重产品的原理分析,这是怡利的强项,我们也取得了欧洲车厂的认可。
从产品本身的角度来看,怡利的裸视3D技术,对解决HUD体积过大等问题,以及在成本控制和技术成熟度等方面都具备较高的可行性。
就目前而言,怡利的裸视3D技术是世界上独一家能够取得车厂认可,有资格坐到谈判桌上的3D AR-HUD技术,这也是我们能够进入欧洲市场的一个依据。
“自动驾驶百家争鸣,我们选择智能座舱”
面对汽车智能化的洪流,各方玩家都加入了战局。
怡利电子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智能化领域均有所布局,面对日渐激烈的竞争局势,怡利电子也作出了优先级布局。
亿欧汽车:您如何看待自动驾驶产业发展现状?
陈锡勋:自动驾驶是一个比较明确的大趋势,但我认为,除非是固定路线的车辆,否则要想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并不切合实际。
自动驾驶系统做出的决断与车主的驾驶习惯并不能完全匹配,诸如车主的行车规划、开车动机、临时决断等方面的驾驶行为与想法,自动驾驶系统并不能做出很好的判断。
在此基础上,汽车应该保留车主的驾驶能力。
亿欧汽车:在自动驾驶技术向L4、L5等更高等级迈进的过程中,主要存在哪些阻碍?
陈锡勋:我认为最明显的问题是一些检测道路障碍的传感器还不够成熟,经常会产生一些误判。此外,现在汽车主要依靠GPS等方式进行定位,但其信号并不十分稳定,若其产生错误判断,就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即使解决了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汽车自动驾驶系统无法匹配车主习惯的问题依然存在。我们仍然需要告诉汽车自身的想法,与其通过语音等方式,不如直接使用方向盘来操作。
亿欧汽车:在自动驾驶领域,怡利电子有什么研发规划?
陈锡勋:自动驾驶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在火热的势头之下,各路英雄好汉都加入战局,百家争鸣。
相较于汽车整车,单一一家主机厂的产能无法满足整个市场的需求,所以会有众多主机厂的存在,但就零部件而言,未来可能会存在赢家通吃的局面。在汽车供应链的某些板块,诸如电控、HUD、自动驾驶等,可能只有少数几家厂商能够胜出。
以怡利电子的规模,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进行布局研发,只能够选择某个比较专注的领域,进行深入专研,并利用我们的先发优势,成为少数几家能够存活的公司。
过去,怡利电子在ADAS领域也有一些成功的经验,但现在互联网科技企业、主机厂都在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我认为,自动驾驶不是我们长久的战场,我们的主打业务,将会逐渐转向智能座舱领域。
亿欧汽车:您如何看待智能座舱产业发展趋势?
陈锡勋:我认为近期智能座舱主要发展方向,在于座舱的智慧化和AR化。
仪表盘、中控屏等车载屏幕的画面显示会趋向立体化,信息不再是单纯地显示在平面之上。诸如HUD等显示技术,其显示位置可能改变为车内、车外的任意一个位置。我们对于光学、AI等技术的研发,也是在朝此目标前进。
亿欧汽车:智能座舱产业供应链发生了什么变化?怡利电子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陈锡勋:智能座舱产业链相对较长,不同版块都有其相对应的厂商进行钻研,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协同也是一门学问。
怡利电子主要专注于智能座舱人机交互板块,利用显示技术或其他方式,告知车主相关驾驶信息,或利用按键或语音等方式,便于车主下达驾驶命令。
从更细分的领域来看,怡利最为关注的是显示领域,我们正试图将传统的仪表显示,向前挡风玻璃迁移,让显示的信息脱离平面,变得更为立体化。
“供应商要想活得好,首先要活得久”
汽车智能电动化变革,带来的是整个汽车产业链的转型。
基于国内外市场和合作伙伴的战略变化,怡利电子也在时刻调整自身战略规划。积极地拥抱变化,紧跟产业变革的步伐,是怡利电子顺应时代潮流的核心思路。
亿欧汽车:大众、丰田等怡利的合作伙伴均在进行电动化转型,怡利如何顺应客户端的战略转变?
陈锡勋:电动化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既定的路线。从智能座舱的角度来看,不管是电动车还是燃油车,其座舱的发展方向都是智慧化、AR化,我觉得他们的转型对怡利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亿欧汽车:汽车电动化给怡利带来哪些益处?
陈锡勋:汽车电动化对于HUD行业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汽车结构发生改变,给HUD等产品留下比较充足的装配空间。
同时,在电动化趋势之下,汽车产品开始导入了更多的科技产品,用户更希望汽车产品具有科技感,这也符合怡利的发展方向。
亿欧汽车:您如何看待汽车产业链发展趋势?
陈锡勋:这个世界一直在变,汽车也不会例外。
我很早就涉足汽车行业,看到中国的汽车产业逐渐完善,汽车电子等产业也逐渐发展起来。最近又出现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等风潮,汽车产业链正在面临着全球化、平台化、低价化等多种变化。
过去车辆追求极度安全,车厂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要求非常严格,现在这种观念有所松动。汽车相关技术也在一直精进,但技术要突破,需要耗费很大的资源,产业分工合作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我们只有洞察自身优势,并不断地扩大优势,才能取得更有利的地位。用开放的态度跟业界合作,形成产业联盟,这是怡利现在的态度。
亿欧汽车:怡利如何顺应汽车产业链的发展趋势?
陈锡勋:各大车厂为了资源整合,都在不断地结盟与相互投资,甚至最后拆伙的事情也在不断地发生,汽车产业的变化难以琢磨,但是唯一不变的就是其全球化的趋势。
每一家车厂在世界各地都有多处生产基地,他们会要求各地的子公司来帮助集团搜寻可用的零部件供应商,但零件的选用决定权还是掌握在母公司手中。
车厂母公司在选用供应商和选用产品方面具备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我们跟车厂母公司保持着很紧密的关系。
在怡利的整个发展过程当中,怡利会将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地展示给车厂,同步我们目前的进度,听取车厂的回馈建议。之后,我们会根据车厂的需求做出一些调整。怡利会与车厂的步调保持一致,最后才不会走偏。
亿欧汽车:怡利接下来有哪些跨国业务的进展?
陈锡勋:目前,怡利主要以国内、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市场为主,近期在欧洲市场可能有一次比较大的突破,我们进入欧洲市场指日可待。
过去我们最大的客户是丰田、本田等日本企业,随着产业链的转变,丰田和本田不再是我们的独立客户。未来,我们也会进一步地开拓日本市场。
亿欧汽车:您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您觉得应该怎样去提高提升管理效能,让业务更加发展迅速?
陈锡勋:在人员管理层面,我本身是公司的主要领导者,也是公司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我是技术出身,整个公司的研发团队主管基本由我一手培养。在注重技术的同时,怡利导入了一些能够支撑怡利持续有序发展的制度,让新生代的技术人员能够快速地适应汽车产业的开发流程,也能够让他们快速地接受新技术。
在业务发展的层面,怡利采取比较开放的态度。怡利本身是一家追崇技术的公司,业务拓展可能是我们的弱项,所以我们不断地与外界接触,争取每一个合作的机会,利用产业链各家企业的强项,彼此结盟形成更大的优势。
亿欧汽车:您进入汽车行业多年,您有哪些深刻的感受?
陈锡勋:通常,想要进入汽车产业的人会有一个错误的想法,就是汽车单价这么高,主机厂和供应商不会在乎小零件的单价。事实上,主机厂们对每一个汽车零部件的成本都在斤斤计较。
如果后来者想要进入汽车行业,不管有怎样的基础,非常重要的一点取决于产品成本有没有足够的竞争力。成本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无法形成足够的竞争力。没有足够的成本优势,后来者千万不要进入汽车行业。
我另一个比较深刻的感受是,供应商要想活得好,首先得活得久。面对往往长达数年的合作项目,供应商在其中必须有足够的长期驱动力,也要有时刻顺应变化的能力。
注明:亿欧网原创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