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21年的超级赛道,新能源在2022年几经变迁,出现了多种细分的方向,纯粹的新能源赛道已经处于拥挤的状态,而过度透支的估值水平也使其投资价值出现限制,市场持续在挖掘新的方向,以探索“双碳”政策下更多的可能性。
展望新能源布局,绿色建筑有望带来产业变革
8月19日,发改委、国家统计局、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明确到2023 年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初步建成,到2025 年形成更加完善、扎实、科学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根据方案显示,对于参与可再生能源的政府类基金将大幅增加,年内碳市场将迎来全面扩容。
从“纯新能源”到“泛新能源”,市场的聚焦点逐渐扩散,叠加国内宏观环境的下行,对于赛道的选择就更为谨慎。展望2022年下半年,基建投资+新能源将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1中期至今,国内经济受疫情反复影响,经济和投资增速大幅下滑。2021年下半年起,政府重视基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基建投资成为“稳增长”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强调做好跨周期调节,政策靠前发力,基建投资回暖。
绿色低碳将会是新一轮基建围绕的重点,市场会更加注重绿色投资的比例。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49.97亿tCO2,其中内含碳排放约28.7亿tCO2,其中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1tCO2;运营阶段碳排放约21.3亿tCO2。建筑全过程碳排放量超全国碳排放量的一半,是中国实现碳中和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数据来源:资料来源:CABEE,《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1)》,申万宏源研报)
我国绿色建筑起步较晚,但政策的密集出台弥补了相关缺陷,绿色建筑体系逐渐完善。碳中和概念贯穿建筑业全过程,将带来全产业链的变革,“十四五”规划要求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力度逐步加大。
在2022年宏观环境下行的因素下,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力量,更能紧跟政策安排,勇于担重任,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中彰显担当。
近日,水发兴业能源集团发布了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上半年财务业绩报告。在上半年疫情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作为国企背景的水发兴业能源砥砺前行,保持较为强劲的增长态势,成为港股市场中承载“碳中和”绿色建筑产业的主要抓手。
营收大幅增长,清洁能源布局规模不断扩大
水发兴业能源(00750.HK)上半年实现总收入29.66亿元,同比大增20.40%,主要增长点来自于集团风能EPC业务的大幅增长。营业利润为3.35亿元,同比增长22.7%,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4.38亿元,同比增长6.71%;毛利率为18.6%,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集团资产总额165亿元,同比增长12.8%。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分业务来看,围绕着“新能源+绿色建筑”双主业,公司的经营稳步发展,各个板块表现均有亮点。2022年上半年公司的清洁能源业务实现收入20.78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风能EPC业务收入15.49亿元,同比大增29%,毛利率为19.1%,较去年同期明显提升了4.5个百分点。
据管理层所述,风能产业由于技术趋于成熟,其核心设备的造价不断下降,因此风能项目的收益率目前处于较高水平,成为市场主流。公司在不断提高风能业务的布局规模,顺应产业发展整合更多资源。光伏业务方面,由于原材料上涨的因素,为保证光伏业务的持续健康开展,公司暂缓了部分项目的进度。但在项目储备上,公司提前布局市场,为公司未来的业务增长做好项目储备。
上半年,水发兴业能源持续推进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建设,2月18日,集团宣布与广西省来宾市武宣县政府签订协议,将在武宣县投资建设250MW整县分布式光伏项目,助力当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6月30日,集团再次与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政府签订协议,计划在当地投资开发120MW光伏综合利用示范项目。
公司的清洁能源项目已实现全国布局。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在广东、内蒙、山东、宁夏、青海等地的储备项目容量已达20GW,在充足的项目储备下,公司有望在“十四五”期间顺利完成20GW的资产规模目标。
同时,公司与母公司水发能源集团达成了有关优质光伏资产收购的谅解备忘录,计划在下半年完成通榆500MW风电项目及水发清洁能源252MW光伏项目的股权并购。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疫情影响消退,绿色建筑业务表现可期
再来看水发兴业能源的绿色建筑业务。在碳中和的背景下,建筑节能与绿色发电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建筑领域的低碳节能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2022年上半年,集团绿色建筑收入为6.70亿元,同比小幅下滑,而毛利率则由10.3%提升至11.2%。毛利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绿色建筑相关业务的比例提升。
管理层在业绩发布会上指出,绿色建筑行业正在迎来快速发展的风口。在双碳政策下,绿色建筑与低碳园区、分布式光伏等深度融合,是2022年的一大主线,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都有望得到持续发展。
集团的绿色建筑订单充足,2022年上半年绿色建筑业务新增订单约13.9亿元;其中,新增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规模约25000千瓦。报告期内,集团获苏州华贸中心2.5亿绿色建筑订单,成功中标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大楼和停机坪2亿港元项目以及珠海市高新区1.5亿元城市更新重点项目。
在绿色建筑领域,集团持续深耕,近30年,积累了近千个国内外幕墙及绿色建筑项目设计、建设经验,积蓄了充足的发展动能。水发兴业能源将结合国有上市平台资源,发挥行业技术引领优势,打造绿色建筑技术新高地,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其次,水发兴业能源在潜力广阔的新材料赛道上同样表现优异,2022年上半年新材料销售实现收入4478万元。ITO导电膜、调光膜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一,汽车调光膜通过国际汽车行业质量体系认证,成为业内首家取得覆盖整机厂的汽车行业体系认证厂家。
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不断打造技术高地
历经多年的稳健发展和持续创新,水发兴业能源早已成为行业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同时也是行业标准的重要制定者,先后参与了131项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和团体标准的制定。仅2022年,集团主导编制了四项国家级团体标准、多项省级团体标准,其中《建筑光伏幕墙及采光顶设计标准》经评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科技创新方面,水发兴业能源掌握绿色建筑节能核心技术,参与30余个近零能耗建筑项目的设计和运营,完成100余项绿色建筑项目的设计咨询工作。公司的新能源产业园研发楼为其最具代表性的示范项目,是中国目前唯一的零能耗运行标识项目。上半年,公司入选“近零能耗建筑测评机构”,在绿色建筑咨询设计、建设运营的基础上,增加评价资质,有力提升了行业影响力和话语权。
同时,上半年公司成功获授权两项发明专利,新增授权专利23项,累计获授权专利405项,充分展现了公司的的研发能力、创新实力和技术水平,也凸显了公司的行业引领地位。
近期,为进一步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进行,做好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科技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统筹提出支撑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的科技创新行动和保障举措。可见科技创新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中的重要性。
水发兴业能源作为节能降碳的先行者,占领行业技术高地,凭借技术创新优势,紧跟政策方向,持续深耕绿色建筑和清洁能源,加快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业务的开拓布局,将为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写在最后
尽管前段时间的地方限电让市场对于传统火电的关注度再次提升,但从政策角度出发,“双碳”宣言下的新能源产业依旧是未来几年不可置疑的主线。“双碳”目标的提出是我国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而“十四五”是“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时期,需要全社会、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参与,积极推动低碳减排工作,促进经济发展低碳转型。
水发兴业能源作为一家港股上市的绿色新能源企业,其赛道优势以及国企背景让投资角度的安全边际得到了保障。随着全社会逐渐加大绿色建筑的推广规模,公司有望进入新的增长区间,实现业绩与估值的同步增长,值得长期关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