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磊土鑫生态科技渣土固化胶结料建材发明人 谢盈庭
1824年,英国人约瑟夫·阿斯谱丁发明了水泥,这种“人造石头”一经出现,就此改变了世界的建设格局。19世纪末,随着广州、上海等通商口岸的开放,这种“洋灰”逐渐进入中国。从1892年唐山水泥厂正式生产出中国第一袋“洋灰”,200年间,这种神奇的混合物“亲眼”见证着古老帝国曾几何时的衰落,又“亲身”参与了这个新兴国家的繁荣发展。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我们习惯了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发展速度。但当摩天大楼拔地而起、钢筋水泥充斥于人们的生活中,随之带来的环境污染也不得不引起世人的重视。
有这么一位怀着家国情怀,民族责任感的草根科技工作者,他废寝忘食,埋头奋干,在上几千万次应用工程实验下,倾尽毕生心血和资金,经过长达二十多年的苦心研究,终于在2014年发明和完善了胶结料技术,将数百年前水泥发明所遗留下来的废渣淤泥土等建筑污染难题有了彻底解决办法,并实现了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的创新发明。他,就是磊土鑫生态科技渣土固化胶结料发明人和(以下简称“磊土鑫”)品牌创始人——谢盈庭。
变废为宝成现实 点渣成金在路上
近些年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但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对化学原料、能源消耗比较大,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各种环境污染问题,例如废弃物产生多、灰尘污染尾矿建渣等问题,对我国生态该环境变化和改善带来了很大阻碍。
2022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引导水泥行业健康良性发展,确保2030年前建材行业实现碳达峰目标。而早在政策颁布之前,在研究环保生态建材、治理建筑垃圾污染这一领域,谢盈庭已探索了20余年是我国最早从事生态环境资源治理与再利用的研究者。
谢盈庭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市的一个小山村。上个世纪的中国农村,大部分的马路还都是泥土路,晴天扬灰,雨天泥泞,住房也都是土坯房,暴雨会漏雨,洪水会垮塌。如何能让泥巴变得更结实、让马路更坚固、让房子更结实,成了谢盈庭苦苦思索的问题。
有幸在1998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北京水泥与混凝土国际会议上,谢盈庭向在场的世界专家学者提出:“水泥在世界上应用广泛,但它对环境破坏大,而且它不适用重复使用要求。但是在我国古代,没有水泥混凝土,我们的祖先依然建造了伟大的万里长城,那么我们在不用沙土、不用石头、在不伤害生态环境的情况下,能不能做出属于我国自主研发的具有防水防腐性强,保质期长的以就地取材的方法或者材料来解决?”这一提问得到了当时广西大学陈益兰教授的关注,经过反复地沟通交流,最终在陈益兰教授的建议下,谢盈庭从湖南迁到广西大学建立了胶结料研究实验室,并成功研制出复合土壤胶结料专利技术,开启新时代生态环保建材的技术研究先河,并在广西科技厅的支持下立项。
经实践表明,传统水泥,只能用沙、卵石以及低于5%的泥土才能施工,生产过程中会造成严重的粉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而复合土壤胶结料技术是在常温下能够直接胶结各种泥土颗粒,与土壤矿物质反应,生成胶凝物质的土壤胶结固化材料。与传统材料相比,具有固化强度高、耐久性能好、稳定性强、污染少、施工工期短、造价及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在许多场合应用该材料对传统混凝土有较强的替代性。后来谢盈庭发明的配料来源多为就地取材,可采用粉煤灰冶炼厂废渣、建筑废渣、矿山尾矿渣等无机废料,节约重要的砂石资源,同时还能够有效解决建筑垃圾河道淤泥,海滩沉泥等有效应用问题。
目前,胶结料技术已经被应用到多个领域。从1998年首个水利工程在湖南益阳辖山区开工,到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北京、内蒙古等地多个地点水利工程、城乡大道、森林隔离带、农田改造海滩为垦非烧结砖制造等,工程的应用实践证明,用胶结料可代替水泥混凝土,填补了水泥因含泥土过量的砂石料不能应用的一般民生工程应用,如在全国的大范围使用与推广会对今后的建筑行业、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产业等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如果胶结料的技术能够得到全面推广,一年可以消耗全国20亿吨建筑垃圾和工业废渣及粉煤灰等!”谢盈庭自信地说道。
出生在农村 回馈于农村
2017年,谢盈庭紧跟国家品牌战略规划打造中国品牌,将研究了20多年的生态科研成果汇集于“磊土鑫”品牌之内,为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他正在为成立磊土鑫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而奔走。这些年来,谢盈庭带领着磊土鑫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将原专利产品名(复合土壤胶结料)改名为现在的(渣土固化胶结料),并获得了业内外人士致高度认可。
1998年,由磊土鑫承担的湖南资江大堤防洪坡工程,已经过25年洪水侵蚀、日晒雨淋,护坡体依旧牢固,保持95%以上的完好率,未见裂缝及风化腐蚀现象,牢牢守卫了当地百姓的生命安全线。2000年4月,磊土鑫在湖南株洲市湘江大提(南洲镇竹基提段)工程中,采用渣土固化胶结料修建防洪堤护坡工程,历经23年的运行使用,工程整体完好率达95%以上,株洲市渌口区水利局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我的家乡,用普通水泥修的路已经修过了两次,但现在全都烂得差不多了。相比之下,我利用胶结料技术修的路,18年过去了都没有再重修。”谈到这些实践中取得的成效,谢盈庭颇感自豪。
而他和磊土鑫也因此收获了来自各级政府部门的鲜花和荣誉。
谢盈庭先后获得生态环境领域科研创新五项发明专利。曾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成就奖”“2016年度中国管理创新十佳杰出人物”和“中国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2018年他主持撰写的论文《“磊土鑫”品牌科技能为生态环保工程建设有哪些方面的创新》在第十五届中国科学家论坛上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而他主持研究的“道路固化土应用技术规程”也在2020年收录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被地方发改委等部门称为“硬核科技”。
成果和荣誉并没有阻挡谢盈庭求索的道路。近年来,针对城乡建设迅猛发展造成的各地城镇日益增长的建筑垃圾废土淤泥,谢盈庭利用胶结料技术开发了一系列非烧结建筑废渣制砖、河道淤泥制砖、尾矿渣制砖、普通泥土制砖及非烧结仿秦青砖。生产出来的生态环保砖不用烧制、不用水泥,就能制造出达到甚至超过普通红砖强度的建筑材料,颠覆了水泥只能用沙、卵石及低于5%的泥土才能施工及制造砌块、管道的局限性,其强度和寿命都可以与烧砖及混凝土制品媲美。在给国家节省大批资源的情况下,消纳大量固废一举两得,率先打响了农村房屋建设使用免烧砌砖的绿色环保理念,助力生态环保乡村建设,拉开了新时代生态环保建材的帷幕此举前途一片光明。
变废为宝成了现实,“点土成金”正在路上。农村出生,农村成长的谢盈庭,这些年来,用自己的坦诚、用自己的热情、用自己的坚毅,在生态环保科研路上不断探索。纵然有失败,有质疑,他仍然选择跟随自己最朴实的内心召唤,紧跟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科学进程,用已有的多项科技成果创造生态经济财富,助推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更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2023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客户端以本文标题进行了报道,目前他所遗憾的是岁月不留人,已入古稀之年的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希望得到国家对他更大的支持,办学传教胶结料的设计、施工应用等相关知识,为国家专业人才培养及科学普及工作,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让科技服务于民生,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文/张红艳)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82 3641 3660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