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当前位置:科技 > 快讯 >

非遗 | 遗产保护如何赋能乡村振兴——发现景德镇乡下的瓷业文化景观

非遗 | 遗产保护如何赋能乡村振兴——发现景德镇乡下的瓷业文化景观
2024-06-16 20:46:53 来源:财讯网

文化遗产保护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振兴方向的关键组成部分,而文化景观则是融合了“文化—自然”诸要素的新型遗产类别,因其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好用而有效,在国内外遗产保护领域广受青睐,对景德镇申遗也产生了重大影响。遗产型乡村普遍面临将遗产保护、社区文化传承与地方产业振兴有机结合的难题,既需要让文化遗产保护引领乡村产业振兴,同时也要让乡村产业发展反哺文化遗产保护,两个目标相得益彰。瓷业遗产保护团队长期关注景德镇瓷业文化景观,其在景德镇的观察和实践可能会给我们提供一个答案,并带你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景德镇。

瓷都的另一面:未被发掘的乡村瓷业遗产

景德镇是首批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以瓷业著称的城市,2017年景德镇御窑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鲜为人知的是,在这座瓷业都市的周围,还分布着大量瓷业乡村。景德镇瓷业遗产与乡村聚落存在着天然的伴生关系,大量瓷业遗址、瓷业手工艺非遗和传统陶瓷产业链关键遗存分布在景德镇周边的乡村中,成为当地挖掘文化内容、激发文化产业,以驱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

图为景德镇瓷业遗产保护团队于景德镇老城进行瓷业遗产资源调研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北京建筑大学贺鼎博士领衔的瓷业遗产保护团队与景德镇市申遗办、景德镇市老城办及景德镇市御窑博物院等密切合作,对景德镇瓷业乡村遗产进行了系统研究,该团队在《世界建筑》期刊上刊文指出,陶瓷产业是一种复合型产业,其产业链包括原料开采、燃料采集、成型烧制和物流商贸等生产环节,围绕着矿业、窑柴业、窑业和物流商贸业的不同陶瓷产业类型形成了矿业村、窑柴村、窑业村、商贸村,这些村落及其瓷业文化传统、社区记忆和周边自然景观,是乡村振兴的宝贵财富。

景德镇东埠村,因瓷业原料运输而兴起的瓷业贸易乡村,这里是景德镇瓷业遗产申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以来,东埠码头是瓷土、瓷器和生活物资贩运的重要码头,其瓷土开采与贸易活动一直延续到民国年间。

景德镇绕南村及水碓,利用水能进行瓷石加工,为陶瓷提供瓷土原料。

景德镇沧溪村朱氏祠堂现状,朱家是浮梁县经营窑柴业的主要家族之一,其村落周边分布大片松木林场,松木销往景德镇,是烧制瓷器的主要燃料。图中沧溪村朱家祠堂在火灾之后,裸露的木屋架及其空地留存至今,饱受风雨。瓷业遗产村落与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振兴刻不容缓。

遗址上的活态村落需要表达自己的文化:从“东方红”小院到湖田书院

2014年起,贺鼎团队就开始了景德镇乡村振兴的探索。当时在三宝溪旁的杨梅亭村中,私搭乱建的村民自建房鳞次栉比,这片杂乱的房屋重重包围之下,是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杨梅亭窑遗址。

杨梅亭古窑址,位于景德镇市东郊杨梅亭自然村,属湖田窑系。遗址呈长形堆积,四周设有界桩,南北长75米,东西宽36米,约2,700多平方米。整个遗址堆积非常丰厚,从所剖开的断面看,最厚处有1.7米。 整个遗址遗物分布面积约2000平方米。堆积中以窑具为主,器物残片中有五代及宋的陶瓷产品。上世纪50年代初期,陈万里先生来此调查,曾认定为是唐代产品。其中宋代的影青釉瓷,器型规整,细致精巧,胎质细腻,釉色精美。

三宝溪所在的山谷是景德镇重要的瓷业遗产聚集地,汇聚五代以来古矿址、瓷石水碓、古窑址等一系列陶瓷加工及生产遗址;如今,这里也是众多陶艺工作室聚集地,艺术氛围浓厚。然而,在村民房屋的重重包围之下空间拥挤不堪,缺乏瓷业遗产保护展示、供各方交往交流的公共文化空间,遗址上的村落,缺少文化表达的场所。

能不能用一栋建筑来激活这个村落?通过一栋建筑的更新、改造和利用,为艺术家、陶瓷工匠、村民及文物工作者提供一个公共空间,同时展示阐释好地方遗产价值、传承景德镇瓷业民俗与历史传统?

一栋小屋引起了课题团队的注意,就在杨梅亭窑遗址的隔壁,杨梅亭村村民王达金于1954年建造一座小屋,因为具有革命时期代表建筑风格,被当地人亲切称为“东方红”小院。由于王家子女已去城里工作,那座小屋侧墙倾斜、局部断裂而年久失修。

建筑项目着重于建筑本体的保护和修复、景德镇传统建筑施工工艺保存和传承、当地废旧材料的循环使用与可持续利用、院落景观的文化内涵隐喻等。景德镇湖田书院的建设,力图普及景德镇陶瓷文化教育,为艺术家提供公共空间,为村落提供社区活动空间和传统生活方式的回归。

修复、更新后的景德镇湖田书院,空间主要由茶室、展厅、书房、厨房构成,老屋的修复以修旧如旧为原则,加固主体结构、更新破败的屋顶材料,一方面老屋得到了保护性利用,一方面新的空间功能性、舒适性都得以解决。

庭院景观由玄关、流水和植物组成表达出景德镇昌江、南河隐喻与陶源瓷都的文化内涵。玄关由废弃的老砖和井全构成方圆结合的景观,透过一个圆透视古代景德镇陶瓷发展脉络。流水以陶源瓷都为源头,融合昌江、南河的微缩景观。昌江为流经景德镇市的最大河流,南河是其最大的支流。历史上,昌江曾是景德镇对外交通最重要的通道。古时南河两边窑厂林立,瓷矿资源丰富,精美的瓷器便汇聚昌江对外输出。

重新设计的湖田书院茶亭,成为了当地陶瓷社区聚会、品茶的场所,体现了地方生活方式的延续。

改造后的书院内部:瓷业文献整理,面向社区借阅书籍,以实现瓷业文献开放共享。景德镇市图书馆是第一个支持湖田书院事业的政府机构,调拨陶瓷类图书700册,授权电子图书查询平台,将湖田书院设点为景德镇市图书馆流动图书站。

建筑保护更新过程中,建筑上的历史痕迹被保留和展示出来。已有建筑材料和构建被妥善保存和重新利用,以此传承建筑记忆与社区历史。

湖田书院建设过程中,当地社区、瓷业工匠参与到施工过程中,凝聚了瓷业乡村社区。

节庆与日常:用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激活乡村社区

以湖田书院为枢纽进行传统瓷业节庆复兴与传承,在中秋节举行中秋窑复烧仪式,保护和发扬陶瓷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烧太平窑”,是景德镇的中秋旧俗,每年八月十五中秋节,孩子们拾取渣饼、垫片等瓷业废料,在街巷、河边等空地处,砌筑为圆形宝塔,或砌筑为蛋壳窑,中间填充用作烧窑燃料的松木柴,之后点燃烧红,并在附近进行传统曲艺表演,成为旧时景德镇的重要节日民俗。

伺候随着瓷业遗产保护团队“景德镇瓷业博物志”计划的启动,中秋窑这一结合了时令、祭祀与瓷业材料的非遗,让博物志中的草木、人文变得鲜活,并纳入了团队编制的瓷业课程体系。

湖田书院以瓷、茶结合的文化空间作为传统生活回归的起点,结合中国茶、茶点以及本土瓷质器皿,定期举办雅集;复原宋代茶饮与宴乐活动,邀请古琴、古茶传承人进行传统文化表演,进行地方传统教育和社区文化普及,连接当代与传统生活方式。

杨梅亭窑址及湖田古窑址,以高品质的宋代影青瓷产品而知名,如何在展览活动中再现并传承这一陶瓷技艺与文脉?湖田书院围绕宋代影青瓷进行策展,在斑驳的墙面、坍圮的墙垣前,展示宋代影青瓷的古窑瓷片及当代产品,这些当代产品由当代景德镇匠人研发、探索和复烧,由此传承宋代影青瓷工艺,传递传统审美意趣,传播传统瓷业文化。

再造乡村:重新发现瓷业遗产

景德镇在2014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员,被授予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称号。2017年景德镇御窑瓷业遗址进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录。作为瓷业遗址与活态的民间手工艺汇聚的枢纽地区,景德镇瓷业乡村的价值亟待被重新发现。

在景德镇申遗的过程中,应考虑从瓷业遗产的系统性价值出发,将涉及到矿业、窑柴业、窑业和商贸物流业的四种类型和生产、生活、生态的若干遗产要素进行系统梳理和保护,挖掘景德镇乡村瓷业遗产作为文化景观的突出普遍价值,研究瓷业乡村中生态环境与文化遗址、社区历史的深层关联,将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布局,带动景德镇城乡全面发展。

从乡村瓷业遗产的角度来看,景德镇申遗和与乡村振兴工作可以形成很好的协同效应。景德镇乡村具有悠久的制瓷历史、丰富的遗址遗存和活态的技艺传承。构建乡村瓷业遗产体系,将物质遗产、社区文化与生态环境进行整体性评估,制定整体性文化景观保护与管理策略,以此实现乡村文脉传承和可持续发展转型,是中国遗产特色乡村的重要课题。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关键词: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82 3641 3660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关键词:

万和引领电热水器行业健康水质新标准,荣获一级健康水质认证

2024-06-14 17:13:19万和引领电热水器行业健康水质新标准,荣获一级健康水质认证

LET探馆│ 打造数智物流的无限可能,中力数智展位全景呈现!

2024-05-31 15:28:13LET探馆│ 打造数智物流的无限可能,中力数智展位全景呈现!

科考研学,北京经开区青少年沉浸式探秘生物多样性奥秘

2024-05-22 18:08:05科考研学,北京经开区青少年沉浸式探秘生物多样性奥秘

黑鲨新品引爆2024 ChinaJoy!游戏玩家专属神器,让你征服对手!

2024-05-22 10:32:46黑鲨新品引爆2024 ChinaJoy!游戏玩家专属神器,让你征服对手!

北京羽嘉科技“一体化反无人机系统”高原实验圆满成功

2024-05-20 15:27:10北京羽嘉科技“一体化反无人机系统”高原实验圆满成功

香港一带一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向凌云:一带一路倡议拯救了世界

2024-05-17 19:35:39香港一带一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向凌云:一带一路倡议拯救了世界

相关新闻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