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立直言:“目前在线旅游市场上的应用在产品本身方面做得不够好。”他认为,旅游并不是一个“定一个地方,安排好一切的服务”的过程,而是一次深度学习、一次深度体验、一次充满随机变化的行程。但目前应用大多都是提供一些大路货的信息,而缺少深度的攻略。他说:“对于那些‘以目的地为起点而自称解决你一切问题’的A PP,我不是信徒。”对此,蒋涛也向南都记者吐槽:“即便下载国内最大最全的旅游攻略,也要看二三十篇才能找到为数不多的有效信息。”
回到结伴旅游上,蒋涛认为,决定一个结伴应用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是否能结到合适的伴。如果能真正取代之前的论坛和网站,必须在产品上做得足够好。他说:“其实贴个帖子也不是很麻烦,如果能达到的效果比A PP好,可能更多人反倒愿意发个帖子。虽然论坛体验一般,但最终的效果强,能够切实解决问题。”
盈利是老门道
虽然有像查立和蒋涛这样对目前旅游应用不满的用户,但他们仍看好广阔的旅游市场。而创业者或许正是基于此才认为结伴旅行仍存有一片蓝海。
南都记者采访中发现,虽然国内目前还停留在“报团”的阶段,结伴旅游显得非常小众,但不少创业者和投资人更看重未来的市场。根据许佐麟和团队的一份统计,目前结伴旅游大约在整个游客群体中仅占据10%的比例,而且以90后为主。许佐麟说:“虽然看上去市场份额比较小,但是2012年中国旅游人次29.6亿次,相当于有2.9亿次旅游人次是结伴旅游,这样听上去,市场也非常大。”同时,许佐麟认为慢慢00后也加入这一团体,市场份额会越变越大。
蒋涛则认为,从旅游市场上来讲,现在越来越多人会选择自助游,同时也是未来的方向。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很多市民每年都会有一到三次的基本需求,所以乘着东风,结伴旅行的人肯定会增加。
在这样的市场前景下,张婷认为,在旅游和社交方面,未来一定是会出一家比较大的网站或者APP。她向南都记者分析,目前国内大多数在线旅游类的应用都比较集中在游记和攻略等内容上,而这些做游记和攻略的应用中社交成分都比较轻,更加偏小清新一些。所以不少创业者选择社交这一个切入点。
一直关注做旅行分享及交友社区的黄效峰也非常认同这一点,他在运营的过程中发现,结伴功能用户活跃度很高,所以才开始专注于这一领域。在黄效峰看来,不同于陌陌这类陌生人之间的社交行为,旅行结伴的沟通有明确的切入点,并且是一种从线上到线下的能带来更加真实和独特体验的社交方式。就拼途网的用户分析可以看出,其中20-39岁的用户占到75%,而女性占比约55%。
作为第一批结伴旅游的先行者,南都记者了解到,行者未来的盈利方向还是以预订为主,主要包括车票、门票、机票、酒店等。同时也会考虑对于其他APP的广告收入,或者通过一站式介入到一些收费的攻略应用获取利益提成。
而拼途网目前与一些热门目的地的比较知名的、有资质证明的户外俱乐部合作,推出了名为“拼途召集令”的产品。拼途网帮助召集用户,俱乐部则付给拼途网佣金。黄效峰告诉南都记者,未来这会成为拼途网的一个主攻方向。此外,还会考虑通过“俱乐部的收客佣金”、“旅行产品及服务的精准推送与导购”等增值服务。
目前成熟的渠道都已经有非常成熟的联合运营,而买广告将非常烧钱。
目前手游市场上,产品越来越多。但渠道越发呈现分散化的状态,对此,汪东风认为,这需要一个由分散走向集中化的过程。他分析:“所谓内容多了渠道为王,渠道多了内容为王。游戏产业在爆发的过程中,由于研发门槛不高,所以成千上万的团队加入到研发的领域,就变成了渠道为王的局面。”他告诉南都记者:“虽然渠道会存在非常长的时间,但寡头仍会集中在腾讯、360等公司,并不断挤压小渠道,慢慢终究会走向平衡。”至于云游未来在渠道方面的布局,汪东风非常低调:“目前还属于保密的阶段。”
在产品方面,如何根据用户需求调整产品?汪东风紧握着两个指标。一是产品指标,二是商业化指标。汪东风认为,产品指标主要是指产品的留存率。他向南都记者解释:“今天来了10000个人,明天还有多少人会回来。更细化的是,在多少级或者多少分钟流失的人最多,有没有补救的办法。”至于商业化指标,指的是游戏本身付费人群的比例,比如单个人付费的金额等。
南都记者留意到,公司内大部分都是年轻的面孔,汪东风介绍,因为只有年轻人才更了解用户,在研发产品上讲求速度之外,更看重能否在用户提出反馈后第一时间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