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这个大会主办方告诉我,我没拿到你的PPT,你能不能马上下给我,要是平时我就要命了,这么大一个文件要下载,怎么办呢?我现在没关系,我就通过这个云,首先下到哪儿呢?下到了我的在机房里的那台机器,非常快,下完以后,我转到这边网上,通过邮件转到这边网上,从这边下来。我不需要有笔记本带着走,我只要带着一台ipad我就能够干完所有的事,这就是我们将来,今天早上我们的科学家也在谈这个车性网的问题,其实说白了,真的到了那个层次,我们移动提供的还是从车到端局之间的服务,那个之后的服务还是由很专业的服务来提供,对吧?那顺带我们这里就讲起,在杭州最近搞了一个TDLTE的实践,恰恰就是在汽车上面,我们给得到提供了非常好的实践。在汽车上面我们能够提供在高速的车上,我们能够提供80兆大笔下载的带宽,都可以用。这样的话就非常方便,有了这样的一种工具在手上,所以我现在走在外面,我会带一个我们把任何地方的TD信号,转成WiFi的信号,然后我就和我的桌面云之间,就形成非常好的互动。我走到哪儿都没问题,所以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面,云就变得越来越现实了。
我们把这样的事情,逐渐构成了这么一个移动体系的云的过程,比如说我们对个人就有一个采云计划,在那个上面我们能够把所有的内容,都能够通过采云这样的一种形态为大家服务。通过企业我们向IDC这样的企业,我们会用无线城市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们会有一个很好的实践,就是在我们舟山普陀,他们也用了我们的桌面云。那他们这下用起来就方便了,以前走出来老是说,我能不能只带一个ipad,轻多了,又轻,待机时间又长,以前都说不行,那个东西苹果很闭塞。现在说没问题,苹果那小事一桩,它挡不住我。
所以其实云,云和链之争,其实是一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事,在某种程度上面,云代表着一种共性的发展的过程,而链代表着一个尖端发展的过程,当某一个人需要服务的时候,他需要有多几个链到他头上,然后他可以得到很多的服务。但是他会越来越感觉到他每天带的东西,走那个东西太多了,怎么办呢?他说你最好再给他云化、云化,云回去。云回去以后我就带的很简单,过两天云又不舒服了,又需要你把服务提供到他的前端,所以一定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所以我们讲追云,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分类精细化、服务标准化的过程,这个服务的组织的变革不仅仅依靠最佳实践和我们有英明的需求,那说句老实话,真的英明的需求真少。比如说我们前面讲的那些浙江移动所做的那个业务的框架,当时我做完的时候,非常、非常自豪说,你看我做了一个多好的框架,但是任何好的框架都会过时,任何好的框架都需要一堆非常高的成本去付诸实现,不是谁都会去做这个事的,最后我们发现其实那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够把需求有一个很好的机制,让它收敛起来,只要它能收敛,不管你今天走在哪里,最后一定是好的,所以我很欣赏这次上个月去了海尔,在海尔听到了张瑞敏的做法,他是把大企业做小,小企业做大。把一家海尔拆成两千多个生产体,这两千多个生产体的上下之间都是买卖关系。当然他有一个大的战略,在这样一个关系下,所有的资源都寻求最佳的组合,他没有KPI,只要要你的工资跟你的业绩挂钩,仅此而已。
每一个小生产实体都迸发出他们最好的创新方式,在那儿我感受非常深,所以在这里面我恰恰就是把它放进来,就是说我们要依靠开放以及收敛的机制,任何需求都能在云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任何符合标准的基础服务都能为我所用,这个是对前端的讲法。对后端说优质的服务能够得到优先的调用,其实很简单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任何一家品牌今天宣称它很好,它能够作为我云端下面的支撑,但是它明天不好了,它就能够及时被一个更好的能够替代掉它。也就是割韭菜的原理,你韭菜长起来,我就能割进来。如果是到这个样子的话,我们整个服务体就串起来了,这样的话我们刚才讲的前面一张片子里面的瓶颈,有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所以让我们一起努力,使大家都能够在云中漫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