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陷阱:奸商卖笔记本电脑四大骗人伎俩揭密(2) 海龙资讯 2004-05-28 11:09:33 【浏览字号选择:大 中 小】
这招也是笔记本市场上经典的陷阱。商家们在吵闹的市场里那忙得满头是汗的情景中,失忆似乎是合情合理的事。 案例重放:顾客乙,经过一番挑选,最终锁定了一款适合自己的机型。价钱、礼品都敲定了。商家提货回来,检查一番后,问题大大的有,机型外表是完全一样的,但是配置有一个地方却是不同的,就是COMBO变成了DVD光驱,细看,原来是这个系列的另外一个型号,其机型名称只是最后一个字母不同。商家把准备好的台词搬出来了:“真不好意思啊,我刚才报的价就是这个型号的啊,你看,我实在太忙了,型号又这么多,出点小错是很正常的嘛。你要的另一个型号是这个价。” 案例分析:商家这样精明的人,利润已经算到了附送的几块钱的礼品身上了,这种配置上的调包价钱又怎么会弄错呢,但是这个失忆战术却是屡试不爽。 三、陷阱三:引你入暴利区 尽管消费者在购本本前恶补了一番本本常识,也可能看中了一些心仪的机型,但是纸上谈兵的理论知识放到市场上后,又怎能与老练的商家们斗呢? 案例重放:顾客丙,在购机前看了不少杂志及网络等媒体,熟读了一些评测文章等,心中已经有了几款心仪的机型。进入市场后,在一家规模较大的笔记本专卖店中购买。商家对顾客丙提出的机型分析了一番,然后推荐了另一款机型,说出了种种优点及价格优势,什么“够用就好,名牌只是交广告费”等众多道理把顾客丙说得直点头,最后,顾客丙乐意地买下了商家大力推荐的产品。当然,这个产品是其代理的,也就是利润最大的。 案例分析:唯利是图是商家的本色,“为消费者着想”喊喊口号还可以,但你就别当真了。商家向你推荐的产品要么是库存滞销的,要么是利润很大的。尽管推荐的产品客观上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或者名气不响,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当商家把一个产品的所有好的优点说出来(缺点当然绝口不提),而把另一款你心仪的产品的缺点全说出来,两者一对比,马上就平衡得差不多了,商家再加些糖衣炮弹,或者价格因素诱惑,上当是自然的事情了。 四、陷阱四:黑箱操作,坑你没商量 这招是市场上最狠毒的一招,也是市场上牟取暴利的“科技含量”最高的一招,令人防不胜防。严格来说,这种黑箱操作式的手段已经不但是陷阱,更是违法的,其做法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黑箱操作一:以次充好。我们知道,厂商的产品要到达消费者手中,除了真正直销方式外,一般都是由代理制度下的层层分销商、经销商、零售商而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没有哪一个厂商的产品可以做到真正的完全是行货。总是有一些“非正常”渠道而进入市场的产品,这些产品的来路就不在这里探讨了。这种产品的保修一般是得不到生产厂商承认的,而且有相当一部分这样的货是返修货,当中不排除厂商也有参与这种返修货外包给一部分经销商非正当地去销售的行为。有一些商家就把这种产品以次充好,当成了原装行货来卖,一些商家会私下自己进行该种产品的保修,这样消费者就更看不出是不正常的货了。但是,应当指出的是,这种产品的质量问题令人担忧,而且其保修的商家在配件及修理上也是受到限制,如果某一天经销商改头换面后,你购买的产品就成为无主商品了。
|首 页||上一页||下一页||尾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