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为什么越来越频繁?
地震其实一直挺频繁
通常认为,全球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平均下来每天有1万多个,只不过绝大多数不被人所察觉。据美国地震学联合研究会统计,全球6级以上的强震平均每年近200次,7级以上的平均每年近20次,8级以上的平均每年近3次。地震级数越大,数量就越少。看看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所做的2000~2009年全球5级以上地震数量统计可知,每年的大地震数目没有规律,但大致来说2007年倒可以算是其间地震较为频繁的年份。2010年以来的地震数量并未显示出数量上有异常,即使数目上有小差异,也不过是地震的随机性所致。
2000~2010年USGS对各年份地震频度的统计(来源,2010-03-01数据)
震级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8.0~9.9 | 1 | 1 | 0 | 1 | 2 | 1 | 2 | 4 | 0 | 1 | 1 |
7.0~7.9 | 14 | 15 | 13 | 14 | 14 | 10 | 9 | 14 | 12 | 16 | 3 |
6.0~6.9 | 146 | 121 | 127 | 140 | 141 | 140 | 142 | 178 | 168 | 142 | 23 |
5.0~5.9 | 1344 | 1224 | 1201 | 1203 | 1515 | 1693 | 1712 | 2074 | 1768 | 1700 | 268 |
注:2008年中国的汶川地震,中国定为8.0级,USGS定为7.9级,故该表2008年无8级以上地震。
绝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板块边界,其中全球地震的70%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其次15%分布在“欧亚地震带”;还有5%在大洋中脊;最后约有10%分布在板块内部。这是统计学上的规律性。但因为科学家们至今尚不清楚地震的产生机制和原理,所以下一次地震将在哪个地点和哪个时刻发生,尚无法准确预测。所以科学家又认为地震是随机的。-
再来看看今年以来发生的几次大地震,所罗门群岛、琉球群岛、智利都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海地也位于板块边界,因此这4次大地震的发生是完全合乎地学原理的,是正常的地震现象。
再来点心理因素
一些人认为:地震变频繁了。其实地震还是那些地震,它有规律又随机地发生着,但它从来不管降临的地方是人烟稠密还是人口稀少。只不过,因为近年来发生在人口稠密的地区的大地震让我们对地震比以前更关注了。
2007年,全球8级以上地震达到了4次,是21世纪以来8级以上地震最多的一年。从数字上看,比较异常,但谁听说过这些地震呢?当时谁可曾担心过它的异常呢?至于国内的地震,谁还记得2001年11月14日发生在青海昆仑山的8.1级地震呢?这次地震是中国近半个世纪来最大的一次地震。但正因为它发生在人烟稀少的西部地区,人员财产伤亡小,所以未被大众提及。
从心理因素上看,这其实并不难理解。汶川地震造成的灾难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阴影,人们对“地震”一词高度敏感,开始注意各种与地震有关的信息,原本并无异常的地震,也因此看起来越来越密集。公众在8.8级智利大地震后,产生种种猜疑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同样一个地震,发生在环太平洋人口稀少的阿拉斯加地区,就未必会引来这么多强烈的反响了。
(来源:猫扑)
404 Not Found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