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军事 | 汽车 | 游戏 | 科技 | 旅游 | 经济 | 娱乐 | 教育 | 投资 | 文化 | 书画 | 公益 | 城市 | 社区 | 拍客 | 视频 | 好医生 | 海外购 |
科学家对尼安德特人的研究远多于其他古人类,但他们为何会从地球上消失,至今仍是一个谜。
变迁中的世界
科学家已找到一系列能证明尼安德特人如何消失的最新证据,古气候学研究提供的数据便是其中之一。我们知道,在过去20多万年里,尼安德特人经历过寒冷的冰河期和相对暖和的间冰期。最近几年,通过分析从格陵兰、委内瑞拉、意大利等地采集到的海洋沉积物、花粉和原始冰芯中的同位素,科学家精确复原了“氧同位素3期”(oxygen isotope stage 3)的气候变化过程。这段地质时期从6万年前开始,到2万年前结束,最初气候比较暖和,气温最低时整个北欧大陆都被冰川覆盖。
氧同位素3期开始时,尼安德特人是生活在欧洲的唯一原始人类,而在该时期结束时,现代人类则成为欧洲的唯一人种。科学家据此推测,可能由于气温骤降,尼安德特人找不到足够的食物,或没有有效的保暖设施,最终从地球上消失。然而,一个重要事实使这一推测难以成立:此前,尼安德特人已经历过冰河期并存活了下来。
事实上,很多生物学和行为特征都说明,尼安德特人能很好地适应寒冷环境。虽然为了抵御严寒,尼安德特人需要用动物毛皮制作衣服,但他们的桶状胸和粗壮的四肢都有利于维持体温。强壮的身躯是尼安德特人适应狩猎方式的结果,因为他们常以埋伏方式猎取独居的大型哺乳动物,如寒冷时期生活在北欧和中欧地区的长毛犀牛。尼安德特人的其他显著特征(如突出的眉骨)可能是遗传漂变形成的中性特征,而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但同位素数据显示,气候变化绝非从暖和到寒冷的稳定过渡。时间越靠近末次盛冰期(last glacial maximum,约2万年前),气候越不稳定,经常发生激烈而突然改变。生态环境也随之发生极大的变化:森林让位给一马平川的草原,麋鹿取代了犀牛……变化之快可以这么形容: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小时候看到的植物和动物,在他长大后就已消失,并被其他动植物取代。然后,自然环境又可能以同样的速度变回原来的模样。
直布罗陀博物馆的进化生态学家克里夫芬利森(Clive Finlayson)曾经主持发掘过多个直布罗陀地区的洞穴。他推测,正是环境条件的快速变化,逐步将尼安德特人逼入绝境。环境变化得越快,就要求尼安德特人在越短的时间内接受全新的生活方式。当树林变成了开阔的草原,采用伏击方式狩猎的猎人就没有了赖以藏身的树林,如果要生存下去,他们必须改变狩猎方法。
工具和猎物的变化说明,一些尼安德特人的确适应了不断变化的世界,但更多的尼安德特人却在变化中死去,只留下非常零散的群体。正常情况下,这些古人类很可能重新崛起,因为他们有过类似经历,只要环境变化不太频繁、间隔期不要太短。然而这一次,环境变化太快,尼安德特人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恢复人口数量。芬利森认为,尼安德特人在气候的反复攻击下,人数锐减,走向灭绝。
2009年4月,法国地中海大学的弗吉尼亚法布雷(Virginia Fabre)和同事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上发表的一项遗传学研究证实了芬利森的观点——尼安德特人最终分散为零落的群体。他们进行线粒体DNA分析时发现,尼安德特人可能形成了三个分支,分别生活在西欧、南欧和西亚,人口总数时高时低。
404 Not Found |
404 Not Found |
404 Not Found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