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莫斯科3月21日专电 (记者栾海)根据最新安排,“和平”号空间站将于3月23日陨落,在火焰与海水中了结辉煌和磨难交织的一生。
这将是迄今最具挑战性的航天任务之一。“和平”号这个重达137吨的大家伙,过去15年里一直是除月球外绕地球运转的最庞大物体。人类还从未尝试过定点回收过如此重的东西。正因如此,俄罗斯方面态度慎之又慎, “和平”号坠毁日期和操作方案一改再改。
最大可能地确保“和平”号安全坠毁,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它既需要精确的计算,也依赖于丰富的经验,还要有相当的技巧。地面控制中心必须在恰当的时间,选择恰当的轨道位置,进行恰到好处的制动。在这方面,俄罗斯进行过大量成功的实践。
为“和平”号残片选定的“葬身”海域位于澳大利亚至南美大陆之间,长6000公里,宽200公里。这片海域不存在任何航线,是很多国家坠毁航天器的首选。1978年以来,俄罗斯共在此坠毁过80艘“进步”型飞船和5座“礼炮”型空间站。坠毁“和平”号将采用同样的技术,只不过有更大的难度。
按计划,当“和平”号22日深夜飞过距地220公里的坠落标志性轨道后,俄地面控制中心将向空间站中央计算机发出指令,先后制造三次“致命”的制动,为空间站“刹车”和“改道”。制动将在“和平”号绕地球运行最后四圈的6小时中完成。
头两次制动将分别安排在前两个轨道周期,以引导“ 和平”号进入远地点距地220公里、近地点距地165公里的椭圆轨道。当空间站到达近地点时,它将正好位于坠落海域上空。第三次、也是最强烈的一次制动将选择在第四个轨道周期中进行,“和平”号将被“推”下轨道,以陡直的角度栽向指定海域。
“和平”号坠入稠密大气后,会在剧烈的空气摩擦下焚身以火,未燃尽的残片最终缤纷入海。这一过程预计持续30分钟。空间站的太阳能电池板和天线将首先在距地110至100公里的大气中化为灰烬。在90至80公里处,外壳及内部结构将裂成无数碎块。在穿越距地70至60公里的高度时,大部分碎块将在烈焰中灰飞烟灭。所剩的总重20多吨的约1500块残片,最后将散落于南纬30至53度、西经90至175度之间的南太平洋。
这将是一场极其壮观的“飞天舞”。其场面之宏大,很可能仅次于1908年发生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大爆炸。有幸目击“和平”号坠落的人,首先可能会看到一颗明亮的“流星”曳着长长的焰尾自西北方向落下。流星发出刺眼的白光,体积越来越大,然后散落成众多耀眼和大小不一的彩带。接着,由于空间站各部件彼此脱离,在5至15秒内,可以看到约数百个类似彗星、异常明亮的物体,纵横交错地旋转于空中。毁灭的高潮将是“和平” 号5个舱体在压力作用下发生爆炸,它们将在空中划出一条条光带。
但“和平”号的坠毁提供的将不仅仅是壮观,同样还有可遇不可求的科研良机。“和平”号结构复杂,仪器和设备众多,其各组成部分在大气中裂解和焚毁的机制和确切时间,将为科学家提供独特而宝贵的研究数据。美国宇航局就兴趣甚浓,专门派人赴俄学习和研究,以便为几十年后坠毁国际空间站等积累经验。俄专家为此感叹:没想到连“和平”号的陨落,也是“一笔宝贵的知识财富”。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和平”号仍将为人类的航天事业贡献“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