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导航

国内UFO事件报道
国际UFO事件报道
历史上的UFO事件
解说UFO事件
遭遇外星人
UFO图片欣赏

 

 
 UFO(不明飞行物):难解之迷

 


美国人真的解剖过外星人吗? (2)

  

  另外,那些录像带里的外科大夫也不对劲。就说剪刀吧,录像里的大夫把食指和拇指伸进剪刀两臂的圆孔里,这是错的。实际上外科大夫的执剪方式是:拇指和无名指伸进剪刀两臂的圆孔里,用中指帮助保持剪刀稳定,用食指帮助剪刀精确走位。还有,录像上做手术的大夫头上戴了一个面罩,这就更令人费解。如果说面罩是防止手术人被外星人身体溢出的有毒物质或病毒伤害的话,那人们就该可以找到输氧管或气泵之类的东西,但从录像里找不出来类似的器械,看上去那些面罩是有孔而透气的。如此说来面罩岂不是多此一举?

  最后,波尔大夫还特意指出:录像的拍摄也存在问题。当时已经有了拥有近焦镜头的35毫米摄像机和彩色胶片,并且这种技术也广泛应用于医学录像,那为什么拍摄者还要采用老式的电影摄像机并用黑白底片呢?难道他不知道这是一次多么重要的记录?如果这个解剖真的存在过的话,那曾是人类空前的一次了解外星人的机会。波尔大夫在文章结尾风趣地说:但愿我的这些指摘今后不会成为炮制解剖外星人录像的指南。

  “罗斯韦尔事件”是真是假我们不好武断地下结论,但我们必须看到:地球在宇宙中是不是唯一拥有生命的星球?这一直是人类最想知道的问题之一。而长期以来,对这个问题总是久闻天外有来客,却在虚无缥缈间。谁也不能拿出令人信服的东西来证明。既然人们关注,那么有关这个问题的传闻就自然与之相伴相生。

  1991年美国曾举行过一个世界UFO大会,会上网罗了一批地外生命现象的“名人”。这些名人或称自己曾被外星人的飞船绑架过;或干脆就自称是外星人,来自于金星,并当众雌黄:“故乡金星上的生活同地球上的生活并没有多在差别。”发人深省的是,这样的滑稽剧不但有人来参加,更有人会斥资6万美元来赞助。另据美国一家民意调查公司的数据,美国有60%的人相信有地外生命存在。这样丰富的土壤,有个把传闻自然不在话下。

   真诚期待“第一次握手”

  地外文明探索是一项十分严肃的事,不能用猎奇与传闻来代替。从理论上讲,宇宙中除了人类以外,完全可能存在地外生命。从历史上看,人类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地外文明的探索,人类早就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存在。早在19世纪,大数学家高斯就提出在西伯利亚划出一个大的直角三角形种小麦,然后在三边(比例依勾股定理设为3:4:5)三个正方形种松树。由于这个图案体现的是勾股定理,是不可能天然生成的,所以如果外星人看到了,就会知道这里有高级生命。

  进入二十世纪,人类更是以先人所未有的先进工具继续这方面的探索。著名的“奥兹玛计划”(Project O zma)就是其一。这个计划的基本观点是:氢原子发出的21厘米波长的电信号是宇宙中常见的信号,外星人如果能够向其他天体发送信号的话,必定会使用这种波长。于是,美国科学家弗兰克 德雷克博士在1960年使用位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的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的射电望远镜向宇宙发送人造信号。这个计划开启了科学家的思路,许多科学家也纷纷使用射电望远镜搜寻外星人。科学家和普通人一样,对“我们是谁,我们是不是唯一的生命?”这个问题同样想弄明白。

  但是,茫茫人海一身藏,更何况是无垠的宇宙。一般认为,以地球作为生命存在的(其实也是唯一的一个)参照系,那么地外智慧生物从一个简单的生命发展到高级生命所需要的条件实际上是十分苛刻的。

  首先,高级智慧生物的进化大约需要40亿到50亿年(地球上大约35亿年前开始出现比较高级的单细胞生物);其次,在这段时间里,行星、和母恒星的状态要非常稳定,不能爆炸毁灭;第三,这个行星不能离恒星太近或太远,应该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第四,这个恒星质量适中,而且处于壮年期(就象太阳)。如果这些条件都具备,我们还要看到,这只是最基本的。如果这个星球上有生命,那这种生命是不是已经进化到同我们人类相当的文明承度了呢?如果低于我们,那么找到他们在目前来讲是不现实的。具体在银河系里有多少行星具备了高级生命,科学家们的推测结果很不一样,数字从几千到一两个的都有,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这种可能太小了。


  尽管如此,科学家们并没有放弃这项工作。前面提到的“奥兹玛计划”只是其中之一,其思路是设法听到对方发出的信号。而另一种思路是设法让外星人知道我们的存在。为此,人们不仅向外星发射有意义的射电信号;同时,人们还向宇宙发射宇宙飞船,上面放置有各种地球上的信息,其中包括两进制信讯码、各种自然声音、60种语言的问侯语、人类形象与音乐资料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两艘名为“先驱者”和“旅行者”的飞船都是美国人送上天空的。如果我们的科技能力还不足以走出太阳系和外星人握手,那么,至少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告诉那些远在天涯的生命:你们并不孤单。

  (脉搏网科技探索)

|首 页||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