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消息曝出,苹果公司已经有了足足3万亿美元市值。折合人民币,19.06万亿元。
有网友对此做了估算,这一市值,约等于2.5个特斯拉、7.5个沃尔玛、51个宝马。
消息一出,很多人怀念起乔布斯。
是他拉开了大规模智能手机时代的序幕。
在乔布斯担任CEO的十几年里,苹果的每个产品,都足以颠覆整个行业。
产品发布会,甚至成了行业典范。“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这句印在《乔布斯传》封面上的话似乎已经成为了乔布斯一生的写照。
可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传奇性的科技巨头,曾经,也只是一个穷困潦倒、一无所有的辍学生。
1974年,乔布斯19岁。
因为经济原因,他从大学休了学,几乎没有收入来源,过着流浪汉般的生活。
在朋友家睡过地板,在公益集会中混过饭吃。
还沉迷宗教和禅修,对未来懵懂迷茫。
这样的乔布斯,是怎么在短短2年后,成立苹果公司,开启个人电脑时代,推动智能手机大潮的?
故事开始于一家名叫雅达利的游戏公司。
1972年,惠普开发出世界上第一部手持科学计算器,极大提高了科学家、工程师的工作效率。
那年,阿波罗17号成功登月,人类的足迹踏入太空。
一个属于科技的时代,隐隐开始向世人展开。
雅达利公司就是在那年,推出了一款电子游戏,《Pong》。
模拟两个人打乒乓球,两条代表“球拍”的线中间,一个代表“球”的点在移动。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游戏的画面或许很简洁。
但那时,容易上手、却饶有趣味的特点,马上让它火遍了大街小巷。《Pong》也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款电子游戏。
乔布斯偶然间,看到了雅达利招聘电子工程师的广告。
其实当时他对电子技术一窍不通。
但雅达利创始人布什内尔却很欣赏他不同于常人的想法和个性。
就这样,他成了雅达利的第40号员工。
进入雅达利后,除了完成工作,乔布斯做的最多的,就是在琢磨研究公司游戏。
他好奇那一台台小小的机器为何有如此大的魔力。
越是接触,越是对游戏背后的代码、芯片等原理感兴趣。
机缘巧合,一次布什内尔给乔布斯安排了一项工作:开发一款新游戏,可以说是单人版的《Pong》。
并且还有一个附加条件:
如果能把芯片控制在50个以内,会有额外奖金。
其实当时雅达利的工程师做出一款游戏需要150个左右的芯片,研发成本居高不下。
布什内尔希望乔布斯能另辟蹊径。
这是乔布斯当时的事业生涯中,遇到的最大挑战。
他找到在惠普上班的好友沃兹,两个人分工协作,不眠不休4个日夜,真的做了出来。
而且,只用了45个芯片。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打砖块》游戏。
乔布斯延续了《Pong》中由线条、点构成的简洁画面,同时又加入了各种色彩。
哪怕只有一个人,也可以愉快地玩耍。
这个游戏,很多人可能看起来会觉眼熟。
80、90后童年玩的4399小游戏里,就有很多《打砖块》的翻版。
只是那时我们还不知道,这是乔布斯的创意。
正是这段经历,让乔布斯对宗教的信仰,彻底变成对电脑、芯片的狂热。
也真正发现,世界已经变了。
未来的时代,必将是电子科技的天下。
他想去做些真正改变世界的事。
1976年,他从雅达利辞职,和当时并肩作战的好友沃兹一起,创立了苹果公司。
后来他们说,那一鸣惊人的Apple II电脑的某些特性,正是从打砖块中学到的。
用过iPhone的人一定对手机底部的横条印象极深。
其实,那何尝不是与《打砖块》中接住小球的横条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初那个浑浑噩噩的乔布斯或许不会想到,几款看似简单的游戏,竟会偶然间为他打开一扇门。
让他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不断地改变着世界。
不止乔布斯。
另一个科技界的传奇比尔·盖茨,也是因为一次次“偶然”的堆砌,才创立了微软公司。
有人说,比尔·盖茨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是个天才、神童。
可小时候的盖茨,其实并没有展露什么天赋,甚至还有些叛逆古怪。
他抗拒与人交流,还曾因为对母亲说脏话,被父亲当场泼了一身水。
闹到全家人都去看心理医生。
而真正改写了他一生的,是13岁那年的经历。
为了改变儿子的性格,盖茨的父母把他送进了西雅图的湖畔中学。
没想到在那里,他很快被学校的电脑牢牢吸引。
“那个时候,我所在的学校刚刚成为全国第一批拥有计算机终端的学校之一
那台机器又大又慢,但我还是被它吸引住了。”
最开始盖茨和所有孩子一样,最着迷的就是电脑上的游戏。
一有空就和校友保罗·艾伦在电脑上玩三连棋游戏。
玩得多了,他开始想自己写游戏。
于是和艾伦找来一本编程指导手册,用学校的电脑,进入了代码的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学习过程中,两个孩子还发现了计算机软件上的bug,反馈给开发公司,甚至得到了一笔丰厚的报酬。
第一次编程实践,盖茨开发的也是个游戏:
在键盘上输入动作进行的“井”字游戏。
要知道,那年,他不过13岁。
再之后,盖茨愈发兴趣盎然。
他为学校写了一款课程安排程序。
甚至用编程语言Fortran创建了一家名为Traf-O-Data的公司,开发统计西雅图交通量的计算机系统,赚了2万美元。
那年,他不过是个高中生。
进入哈佛大学后,盖茨继续沉迷于编程。
这才有了21岁,和艾伦并肩创立微软公司。
知乎有个问题:比尔·盖茨的编程能力到底有多强?
下面的回答,证明了他的强大:
写basic解释器,与图灵奖得主、Adobe创始人齐名,大二时设计算法的论文4年后还被老师发表......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样超强的编程能力,竟是他为了开发属于自己的游戏,自学的。
直到当了首富,盖茨的办公桌上也始终放着3台电脑。
以便于更方便地写代码。
游戏启蒙了他对编程的兴趣,而他在编程上的精通,促成了他在软件领域一鸣惊人。
直到现在盖茨还保持着玩游戏的习惯。
2020年盖茨推荐的书单里,就有一款在线桥牌游戏。
他还说,巴菲特是他最好的游戏队友。
这样的启蒙故事,不仅发生在电子产品、软件公司的创始人身上。
甚至,还有AI公司。
半个月前,《科学》杂志曾评选出2021年度10大科学发现。
其中AI预测蛋白质结构,被评为年度最主要的发现。
先简要地科普下:
对人类等真核生物来说,一个蛋白质中平均含有400多个氨基酸残基,绝大部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极其复杂。
而这些结构,掌握着疾病的秘密,并成为药物的靶向。
研究蛋白质结构,就意味着有机会引发一场生命科学的革命。
虽然在过去50年里,研究人员通过各种显微技术煞费苦心地希望能挖掘其中的规律奥秘,但是却受到了诸多限制,始终缺乏实质性的突破。
直到2021年,一家叫DeepMind的AI公司,用人工智能系统预测了人类表达的几乎所有蛋白质结构。
这可以说是解决了生物学50年的重大挑战。
而这个DeepMind公司,也就是那个开发了Alpha Go,在围棋对弈中战胜人类棋手的AI公司。
很多人只知道Alpha Go,却不知它背后的那个人。
他叫杰米斯·哈萨比斯,正是创造了这个全世界最著名AI的团队的领头人。
哈萨比斯的家庭很有文艺气质。
父母是教师,妹妹是钢琴家,弟弟是作家。
但他却走上了科技的道路。
这一切,来源于他8岁时的一次“偶然”。
从小,哈萨比斯对国际象棋有极高的兴趣,刻苦钻研,8岁时在一场比赛中得了奖。
而那笔奖金,被他用来买了人生中第一台电脑。
那是一款叫做ZX Spectrum的个人电脑。
价格便宜,还支持彩色显示输出。
这成了哈萨比斯计算机入门的产品,爱不释手地玩、研究。
那个夏天,他每天都在布伦特十字站的一个报刊铺,“偷瞄”那些他买不起的计算机杂志。
杂志上那些编程的知识,像一个开关,打开了他脑中的想法:
“我意识到,电脑是我们脑力的延伸,就像汽车使我们跑得更快、飞机使我们飞上天空一样。”
他开始学编程,自己创作游戏。
11岁时,人工智能闯入他的视线。
他结合编程和人工智能,成功写出了一个黑白棋游戏的程序,还用来战胜了自己的弟弟。
16岁,拿到剑桥大学的offer后,他一边玩一边学,还加入了一家叫“牛蛙”的电子游戏工作室。
在那里,哈萨比斯终于在编程上大展手脚。
参与开发了一款经典模拟类游戏《主题公园》,玩家可以在其中设计并运营一个虚拟主题乐园。
而这个游戏,当时已经加入了一些人工智能元素。
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因为哈萨比斯对游戏产业的贡献,他被选为皇家艺术协会的成员。
还曾成立自己的游戏公司。
如果哈萨比斯继续走在这条道路上,说不定如今也是游戏界的传奇。
但他在编写游戏的过程中,不断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强大。
只觉得:“是时候做一些以智能为首要任务的事情了。”
于是创立DeepMind公司,开始努力去实现梦想。
不过有意思的是,哈萨比斯测试AI系统的方式,都是用游戏来试验。
比如通过《文明2》等游戏一个个回合的试错、通关,AI学习能力越来越强,越来越智能。
这才慢慢有了一战惊人的AlphaGo。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AlphaGo和它的创造者有着同样的成长轨迹:
从游戏中学习,不断借助游戏精进着自己的能力。
前几年,DeepMind还和暴雪游戏公司宣布合作,计划使用《星际争霸II》训练出更强大的人工智能。
尽管《星际争霸II》被誉为史上最难的策略游戏,但哈萨比斯或许能再次创造奇迹。
很多人的成功,是因为有一把“钥匙”。
于乔布斯、比尔·盖茨、哈萨比斯,这把叫做游戏的钥匙,激发着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启迪着他们的灵感。
打开了一扇扇关于编程、科技、想象力的大门。
有意思的是,除了他们,还有很多科技圈大佬都是游戏发烧友: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拿到哈佛录取通知书时在玩《文明》;
特斯拉CEO马斯克在推特表示迫不及待想玩《原神》。
而如今,游戏这把钥匙,也正在为许多领域创造更多的可能。
在数字医疗方面,有脑科学研究院开发VR游戏,进行老年痴呆疾病的筛查。
游戏让老人模拟在超市、餐厅、大楼等日常场景中,完成购物、点餐等任务。
根据完成的速度、准确性、行走路线等,综合分析进行老年痴呆筛查。
还有认知训练游戏,《巴浦洛夫很忙》,从注意力、信息处理速度、工作记忆等5个维度训练大脑。
游戏,正在为医学打通一条更高效的通道。
医疗人员对《巴浦洛夫很忙》带来的人脑活动改变进行评测
能高度还原场景的游戏引擎,已经成为许多需要高精度建模的实体产业的福音。
比如许多科幻大片的炫酷场景,就是用游戏引擎设计制作的。
还有,游戏引擎可以用来虚拟练车,还能加入AI模拟路上正在行驶的其它车辆,再现真实的考试场景。
有网友说,第一次考科目三挂了之后,就靠学车软件和方向盘配件在家天天练,两个月后就考过了。
不仅如此,游戏还在潜移默化中,驱动着芯片产业的发展。
澳大利亚一家公司,去年宣布制造第一款混合计算机芯片,并在训练该芯片时,用雅达利的《Pong》游戏测试。
该公司表示,这种芯片,最终能成为提供各种复杂推理和概念性理解的关键。看过一段话:
“我们不能用狭义的眼光去看待今天的游戏。
伴随技术的演进,游戏正逐渐成为一个「超级数字场景」,其边界与想象空间也在不断被技术所拓展。”
如今,不少高校纷纷开起游戏相关课程,希望学生能学以致用,兼顾多元发展。
北大电子游戏选修课
英雄联盟中国战队EDG在冰岛的夺冠,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强烈的民族自豪。
游戏,从来不只是一种带来快乐的娱乐消遣,更是一种融合了科技+文化的艺术形式。
在日常生活中,它推动着科技创新发展,包括计算机芯片、GPU、CPU等,同时它也在数字医疗、数字孪生城市、智慧交通等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未来,游戏或许还能创造更多可能。
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