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新知田野广,展新章翠微长。
近日,中国三星乡村振兴“未来学校”(简称‘未来学校’)启动仪式在四川省广安市干埝村举行。这所坐落于“溪贤山舍”青砖黛瓦间的教育创新实践基地,由中国三星与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携手打造。
中国三星捐建的干埝村“溪贤山舍”民宿
人才赋能打造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如何培育更多“田秀才”“土专家”,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作为深耕中国33年的跨国科技企业,三星正在实践。
2014年起,中国三星启动“分享村庄”产业帮扶项目,多年来助力干埝村等“帮扶村”蜕变为多产融合、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中国三星深刻认识到,人才是乡村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只有将人才基因融入乡土血脉,村庄才拥有自我造血的能力,持续焕发内在活力。为此,中国三星致力于建立长效培训机制,搭建起学习交流的广阔平台,推动村庄实现从“外部输血”到“内部造血”转变。如今,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干埝村,也正引领三星乡村人才振兴整体布局的新篇章。
据了解,“未来学校”作为三星乡村振兴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了“一个数字化中枢未来教室+三大主题工坊+N个主题教育场景”的立体化教育网络,利用科技实现互联互通,让学习不再受教室限制,而是融入自然人文资源,使整个村庄成为开放、互动的教育空间。
中国三星首席副总裁张代君致辞
“‘未来学校’是三星‘人才第一’理念在乡村振兴中的具象化实践,也是中国三星对‘可复制、可参与、可衡量’公益模式的积极探索”,张代君表示。
从资金支持到智力支持,从硬件建设到软件赋能,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推进,中国三星期待通过“未来学校”,以本土化人才培育为支点,撬动“人才带动产业—产业反哺乡村”的良性循环。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执行副理事长刘文奎指出:“中国三星在推动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投身公益慈善事业。期待‘未来学校’以‘产教融合’的核心理念,着力培养更多‘懂技术、善经营、爱乡土’的新农人群体,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过程中,乡村带头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张代君形象地将乡村带头人、返乡年轻人、乡村孩子比喻为“头雁”、“归雁”及“雏雁”。
多维协同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同期举行的三星“未来学校”首届乡村人才振兴培训课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现代农业装备展演成为焦点。来自6省9县/区的中国三星帮扶项目村带头人及广安区本地的村骨干,不仅近距离观摩了无人机、果园智能农机等现代化农业机械的现场演示,更通过专家讲解感受“智慧农业”的魅力,深入了解了科技赋能农业的无限可能。
三星将创新科技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在新质生产力与乡村振兴的交汇点上开辟新路径。在乡村振兴实践中,中国三星不断探索农业新科技的应用,致力于为农民提供更加先进、实用的新型农业现代化机械设备,推动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
通过开展科技新农机综合项目,中国三星在舒兰市双河村打造“全程化、社会化”农机服务体系,成功应用“无人化、智能化”新型农机,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三星通过创新合作社运营机制,为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代君表示,“让优秀的帮扶村与社会分享村庄资源,使其成为乡村振兴学习交流的平台,培养更多的乡村未来人才”。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