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我们的意识源自何处?
让我们认真想想,在出生前的那一刻,你在什么地方?然后再想想,在你死后的那一刻,你又去向何方呢?
答案很无情,没有任何地方。你的生命只是对地球进行的一次简短拜访,因为某个原因开始,也不可避免地会终结。
但是,你的存在是一个什么样的突然袭击呢?就像整个宇宙一样,你的意识从虚无中急急产生,并进化成一个充满了各种好奇和神秘的丰富且复杂的实体。
深入思考这些会让我们大吃一惊,头脑中会立刻涌现出无数个令人惊诧的问题:我的意识真的存在吗?意识这样一个事物如何从虚无中产生呢?它是否能超越死亡而存在呢?意识究竟是什么?
真的很难回答这些问题。哲学家托马斯·内格尔曾经问道:“作为一只蝙蝠是什么样子的?”内格尔曾指出,关于心灵状态的有些事实只能从第一人称的观点才能知道,这种只有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才能感受到的事实无法转变成第三人称的物理事实。以蝙蝠为例,蝙蝠通过生理上的声呐或回声定位系统来“看”或确定周围物体的距离和形状,我们可以了解蝙蝠的这种生理物理过程,包括其大脑的有关生理过程,我们甚至能根据其原理制造声呐或B超仪来探知水下物体的形状和人体内部的情况,但我们似乎依然无法知道当我们成为蝙蝠时,我们会有怎样的经验。就像一个天生的盲人可以有关于“红”的所有物理学、光学甚至生物学的知识,但却很难有明眼人关于“红”的感觉经验一样。
内格尔想要强调的事情是,对于人来说,没有办法知道“成为一只蝙蝠是什么样子”。从本质上来讲,这就是意识之谜。
现在,神经学家和哲学家分成为两大阵营。其中一方认为,意识是大脑的一个突生属性,而且,一旦我们完全理解神经活动错综复杂的工作,意识将一览无余。另一方则怀疑,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他们也同意意识源于大脑,但他们认为,内格尔的问题可能永远没有答案:知道一只蝙蝠大脑的所有细节并不能告诉我们,作为一只蝙蝠是什么样子。这常常被称为意识的“难题”,而且,从科学角度而言,现在似乎很难回答。
同时,“也还有一些所谓的简单问题需要我们思考。”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的安尼尔·赛思表示。其中之一是在大脑的活动中寻找意识的“签名”,科学家们希望这些“签名”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意识究竟是什么。现在,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当我们思考某些问题时,大脑的某些区域非常活跃;而当我们没有思考问题时,大脑的这些区域则保持安静,法国国家健康与医疗研究所的认知学家丹尼斯拉斯·代哈尔尼和同事已经在我们的额叶和顶骨叶发现了这样的区域。
这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神经科学研究所的伯纳德·巴尔斯提出的意识理论一致。巴尔斯提出了一个假设:最“非意识”的经验由大脑内特定的区域(视觉皮质)来处理。当信息被发送到一个名为环球协作平台的神经网络那儿(这一区域也由德哈尔找出)时,我们只是意识到这个活动。
但是,其他人则认为,上述理论并不能回答一切问题。赛思质疑说:“环球协作平台理论真的能解释意识?还是只能告诉我们与意识有关的一些事情?”
至于个人意识能否在人死亡之后继续这一问题,德国美茵茨约翰内斯古滕贝格大学的认知哲学家托马斯·梅岑格表示:“大脑死亡之后,任何形式的自我意识几乎都不可能存在。”
尽管非常不可能,但也绝非完全不可能。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基乌尼诺·托诺尼认为,意识是包括大脑在内的复杂物质同信息整合而成的产物。赛思表示:“根据托诺尼的理论,如果一个人可以建立能采用和大脑一样的方式整合信息的一个设备或一套系统,那么,这套设备或系统就能产生同样的意识体验。”这样的一台机器能使意识在人死后存活,但它将仍然不知道作为一只蝙蝠是什么样子的,正好应验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中国科技网)
404 Not Found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