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荡漾的海面映照着蔚蓝天空,绵延的红树林在潮汐间舒展身姿,澄澈的海水中鱼群嬉戏,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生态画卷。春日暖阳下,一片被蔚蓝海洋温柔环抱的葱郁红树林湿地,以其独特的滨海魅力,成为行人们竞相打卡的生态胜境——这就是中交广航局承建的湛江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在潮起潮落间焕发着勃勃生机,谱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篇章。
湛江生态修复项目是公司承建的全国首个大规模红树林“种养耦合”修复项目,该项目位于湛江市麻章区金牛岛周边海域,主要内容为红树林种植-生态养殖耦合的模式发展红树林生态修复和海堤生态化改造,计划种植红树林面积546公顷,并在现有海堤迎海侧护坡上开展3.02千米海堤生态化改造,使区域海岸带生态系统结构进一步优化,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对比传统生态修复项目,本项目具有四大创新体系:
一是采用智能种养修复系统。融合种养耦合技术+动态施工优化,采用"红树林+生态养殖"复合模式,实现珍稀树种占比提升30%,创新运用多参数水质传感器实施监测施工区域悬浮物浓度,通过智能化监控系统实时监控施工进度与生态指标,实现生态精准修复的同时保护原水域的生态环境。
二是创新运用双层松木桩固土及潮位响应式灌溉协同技术。针对养殖塘盐度波动、淤泥质黏土流塑性强等难题,项目部创新运用双层松木桩护土措施稳定滩面,并在松木桩结构区域栽植红树林幼苗,降低潮水冲刷对幼苗的影响,提高松木桩整体稳定性,形成生态型护土措施。同时沿塘基布设PVC给水管,结合潮位监测数据进行精准浇灌,实现潮位响应式灌溉,灌溉效率提升约70%。
三是建立立体生态防护网络。通过培育抗逆性苗木和构建立体化防护体系,在苗木定植前进行断根促萌处理,提升盐碱适应能力,引入原生物种弹涂鱼控制底栖藻类过度生长,减少与红树幼苗的养分竞争,提升幼苗存活率。
四是构建全周期零废弃循环体系。通过动态补植技术,采用原位插胚轴法与容器苗补种结合,提高补植成活率,清除的死亡植株经粉碎后作为基质改良材料回填,有效促进植被快速恢复与生态资源高效利用。
湛江生态修复项目是加快推进湛江“红树林之城”建设,打造广东省高质量发展“绿色引擎”的重要举措,更是响应国家“海洋强国”和“生态文明”战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有力实践,对打造广航局生态修复名片,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